第34页
姜迎春狠狠点了点头,这样就对了,她少有的有些激动,姜文兰,真的是少见的勇于抗争命运的人。 “可人家说,我已经离婚了,买卖不成立了,而且这纸上,没有说买卖的事情。” “那你打算怎么办?”姜迎春心里有很多想法,可她还是先听姜文兰的。 “我想好了,这后半辈子,我再也不吃一口窝囊气,我不嫁人,也不求我爹娘,我就自己活,我一定把日子,给过好了!” “我手里有些钱,明天和村长大伯说说,把户口迁进来,分些地,先好好种地,我看着现在好多人干个体户了,你知道,我从小就喜欢缝缝补补的,这几年也会做些衣裳,以后,我准备做衣裳卖。” 姜迎春几乎有些敬佩这个女人了。 她立即想到了自己还在路上的半车布料。 “文兰姐,我相信,以后,你的人生,一定精彩纷呈,你来帮我吧。” 起初,姜文兰住在姜迎春买下的隔壁院子,谁也没在意。 一个女人,离了婚,没男人,爹娘也不要,就和沾了泥巴的花,能有什么出息。 可接下来的事,让人大开眼界。 迎春不知从哪里买了半车的布,又买了缝纫机,姜文兰,就那么当起了裁缝。 又是布又是缝纫机,那得多少钱啊,迎春丫头就是能折腾,还有,文兰大字不识一个,会做什么衣裳? 结果没过多久,姜迎春的大棚竣工的时候,姜迎春的衣裳卖进了省城。 紧接着,订单就来了,姜迎春接着又买了两台缝纫机,开始招工。 这招工的领头人,就是姜文兰。 第22章 再次招工 原本,姜迎春也没想着这么快开展服装生意,她计划以农业种植为主业。 结果巧了,从宣城回来的时候,她在火车站旁边的批发商场,碰到了布料大甩卖。 那老板挖掘了新的商机,正等着清货收集资金。 “嗨,现在正赶上国家的好时候,我要到南方下海,倒腾这点布料也挣钱,可挣得太少了,我得赶紧清货,大钱等着我挣呢。” 那布料卖的是真便宜,不少人一匹一匹的买。 兜里揣着服装店老板联系方式的姜迎春就有了些心思。 布料她看了,平纹棉布、缎纹卡其,倒是不错。 直接两百块包圆了,又托那老板找了个托运,外加要了布料供应商的联系方式。 她打算布料先放着,自己有空做几件衣服家里人穿,可没想到,姜文兰出现了。 姜迎春第一次觉得,有些人真的是心灵手巧,姜文兰简直就是天生能吃服装这碗饭的人。 衣服的款式,姜迎春只简单的一说,她就能做个八九不离十,虽然识字不多,可姜迎春买的服装裁剪的书,她一看就懂。 有这么个人才,姜迎春当机立断,服装做起来。 亲兄弟明算账,姜迎春和姜文兰签了合同,按照她给的图纸裁剪衣服,试行一个月。 姜文兰一天能做一件,且件件合格。 一个多月,做了四十多件衣服,卡其斜领的短款外套、A字版型的棉布连衣裙,姜迎春各寄了一件给宣城的老板,没过几天,定金合同就随着电报回来了,对方明确表示,有多少要多少。 四十件衣服出去,三百块钱轻松到手。 这三百块姜迎春给姜文兰发了工资,剩下的,刚好又能买两台缝纫机。 姜迎春看着带着几分喜气的姜文兰,“文兰姐,再招几个人吧,你领头继续做。” 有些人跌在泥沼里,有人拉一把,就能绽放光芒,姜文兰就是最好的例子。 谁能想到,当初人人不看好的姜文兰,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人人巴结的领头人了呢。 周二红挺着肚子看着迎春家门口排起的长队,实在是眼红。 “他爹,你说,我去迎春那里做衣裳行不行?” 赵老二正美滋滋看着闺女写字的本子,他识字不多,闺女的写字本上,有好些字不认识,可他越看心里越美。 听到周二红的话,他不乐意,“你大着肚子,掺和什么。” 周二红伸头看了眼闺女的写字本,也乐了,“我这不是想着,多挣几个钱,和大哥家一样,让满银也跟着上学吗,你看看满红,天天背着书包上学校,咱闺女眼红呢。” 赵老二跟着点头,“上,明年就去,钱你不用愁,我挣。” 周二红咂摸了一下自家男人这句话,怎么都觉得美,“那等肚里这个出来了,我再干活,那天我问了,迎春说,活少不了,以后她大棚起来了,还得找人呢。” “不急,你好好养身子,还没给你说呢,早晨我过去的时候,迎春说了,她要进布料,得找人去县上接货送货,问我干不干,我应了,一趟两块钱。” “哎呦,这大好事儿你怎么不早说。”周二红一下子就笑开了,一趟两块,一个月就是两趟也四块钱了,她男人现在一个月能挣七块,再算上送货,一个月能有十多块钱了! 往年,他们一年下来,累死累活,都存不下二十块钱。 想到自家日子越来越好,她咯咯笑起来,又想到了姜二力家,“姜二力今年也不知道得罪了财神爷,这惹了迎春,又对文兰没个好脸色,我看着文秀在那排队呢,你看着,一准儿不要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