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忽然间,他发现了一种可能,一种关于未来的可能。 “你怎么问起这个?”沈青仪不解地看着他。 沈听澜又搅了两下小米粥:“没什么,就是好奇问问。”他没什么胃口,喝完粥,又强迫自己多吃了些菜。 他去二楼的房间里休息,才躺在床上,就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考清华美院要求多少分”。 清华美院是很不好考的,出了名的题难录取率低。就算是艺术类的学校,它对文化课的要求也高。达到500分以上,几乎一本线的水平,老师才会建议去考清华美院,语文和英语还有硬性要求,最少达到80分。 当然,如果专业课足够好,能在校考之中排名靠前,四百多分也能进。 但这种可能性太小。 美术是讲天赋的,老师可以交给学生绘画技巧,但不能教会学生对线条和色彩的理解与观察。 报考清华美院的学生专业都不差,有一部分是自小接触美术的老油条,还有技巧熟练的复读生,更有将近三十岁的人背着沉甸甸画袋子到北京去。 这世界上追求梦想的人千千万万,沈听澜并不是最特殊的那个。 沈听澜想了一会,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要回学校去。 他披上江诉声的衣服朝楼下走,路过那幅飞天时又抬头看了它一眼。 画家的情绪落在笔上,赋予了它人性。 “澜澜,你去哪?”客厅里的沈青仪看到他,从沙发上站起,提高声音问。 “我回学校,我想学习。每天中午午休,我去医院就行。”沈听澜说的是真话。 沈青仪抬起头来望了他片刻,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要我送你吗?” “不用了,我自己就可以。”沈听澜不想麻烦她。 沈青仪闻言,怔了怔,又重新坐到了沙发上。她不说话,对面的墙上挂着那幅牡丹的装饰画。 她心里比谁都明白,上次争吵时讲的那几句话多伤人。她这时候想把忽视了十几年的亲情再捡起来,可又怕。 那毕竟是她的儿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什么物件,哪儿能说捡就能捡起来的。 她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看着沈听澜出了门。 别墅区叫不了滴滴,沈听澜一路走到大道上,却见车堵成一团。它们互相塞着,谁也不肯让,最后塞成了一个大大的死结,谁也挪不了,只有刺耳的喇叭声响成一片。 沈听澜起初以为是出了车祸,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后,才明白为什么会堵车。 八中放学了,它校门口小,很多人挤在一块儿,像在赶大集。 它是滨海市有名的私立学校,全名可以和“艾利斯顿商学院”媲美。可惜大部分市民都记不住它那满嘴洋屁的名字,就叫它“八中”。 谢景行就在这里上学。 作者有话要说: 我去798赶上过一次画展,一个小雕塑,就要30万,吓得我当场远离了它,生怕它有个好歹。 第23章 哥哥 “哥哥!”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听澜转身看去,张老三一家的流动炸串摊摆在了距离校门口很近的一棵大榕树底下。 楠楠踩着花池边的台子,朝他招手。 “你今天怎么没有去上学?”沈听澜走过去。 “今天是周日啊。”楠楠笑眯眯地说,“哥哥,买些炸串吧,可好吃了。” 沈听澜没什么食欲,他按照江诉声的口味挑选了一些交给张老三媳妇,嘱咐她多放点辣椒和酱料。 “哥哥,”楠楠又说,“上次咱们明明说好的,你会常去五金楼看看。我都等了好久,也不见你来。” 沈听澜看出她的小心思,又笑着挑了两根洋白菜:“这样行不行?” “谢谢哥哥,哥哥真好。”楠楠眉眼弯弯,满脸愉悦神色。她逐渐开始话痨,对沈听澜讲最近发生在五金楼的事情,“哥哥,你知道朋朋姐要搬走了吗?就咱们留下理发店里头的那个jiejie。” “搬走?” “是啊,搬走。那天房东去五金楼收租金,我正好在她店里。听到她和房东说,自己再住半个月就走。” “什么原因,她说了吗?”沈听澜希望是张朋朋在滨海市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 “我想想。”楠楠沉思片刻,说,“我记得当时朋朋姐告诉房东,她年纪大了,家里替她相好了亲,她准备回老家嫁人去。” 沈听澜觉得张朋朋不像是会说出这种话的人,她二十多岁,正是大好的年纪。再者说了,哪有家里人替相亲的道理,这也太荒谬。 “楠楠!”张老三媳妇轻声斥责她,“别乱议论人!” “没有嘛,我讲的都是实话......”楠楠低下头,一双手抓着衣角,看起来有些委屈。 摊子前还聚着几名八中学生,他们讨论着家长会的事情。正这时候,一个“熟人”朝张老三媳妇的摊子走过来。他垂着脑袋,像一株被阳光暴晒的丝瓜藤,蔫蔫的没什么精神。他也没注意到沈听澜,张口就说:“买点炸串。” “谢景行,”沈听澜故意对他笑,“我请你。” 谢景行一愣,这才发现沈听澜。他瞧不上他这副“小人得志”模样,像只耀武扬威的白脸狐狸,心里头气不打一处来:“用不着!” “我也没打算请你,跟你客气客气,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