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至于其他,还是应当找到谭大夫,还有确定赵同手里的方子是否出自后宫秘闻录。如果是,那么他又是从何处所得。手抄册在乌七公子手里,那么原册又在何处?那些人闯入乌家从书房里找出后宫秘闻录,如此大费周章,我觉得未必仅仅是为了这么一个方子。你有些局限了。” 长孙恪的话犹如当头棒喝,卫昭醍醐灌顶。也是,他一心扑在长姐被害这件事上,根本没有去想这整件事的背后。一本后宫秘闻录便已牵扯这么多条人命,也许长姐被害只是其中一环。 卫昭捋了把脸,见长孙恪踱步过来,在他跟前转了一圈,淡淡开口:“好看么?姜婶给做的。” 卫昭适才没注意,这会儿见长孙恪竟破天荒的穿了一身青色衣衫,衣摆绣着墨竹,腰间坠着宝玉并一个绣了蝴蝶花的荷包。若是给他一把折扇,活脱脱就是儒雅书生啊。才要夸几句,就见长孙恪眼神里带着几分炫耀,突然就觉得心里发堵,不甘心的捶着桌子:“我也让姜婶给我做!” 长孙恪瞥他一眼:“姜婶没时间,她要回乡了。” 卫昭一呆:“我怎么不知道!” 长孙恪道:“我知道就行了。” 第127章 卫昭扭着身子去找姜氏,姜氏正捧着一套衣裳要去找卫昭,两下就在回廊里对上了。 不等卫昭开口,姜氏便道:“姜易前两日回来,这几个月见了不少族人,大家都有归族之意,请我回凤溪主持大局。当年姜氏惨遭屠戮,族人四散,如今能将族人重新凝聚,也算告慰祖宗在天之灵。” 卫昭点头:“这是好事,姜婶儿何日启程,我叫府上好好安排。” 姜氏忙道:“岂敢劳烦三公子,姜易已经着手安排了。自昱儿死后,多亏了三公子照顾,留我在府上。眼下我身无长物,只这一手绣工还算不错。便给三公子缝了一身衣裳,还望三公子不要嫌弃。” 卫昭一听,忙接过姜氏手里的衣裳,扭头朝长孙恪得意的一笑,又转过头笑眯眯对姜氏道:“怎么会嫌弃呢。”他翻了翻,见没有荷包,便道:“要是再有个和恪哥哥一样的荷包那就更好了。” 姜氏噗嗤一乐,目光落在卫昭身后的长孙恪身上,见他已换上新衣,趁的身姿修长挺拔,如松如竹。褪去往日冷酷严肃,如今眉眼含笑,竟多了一丝儒雅之气。 姜氏不由得晃了神,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雅致清隽,风姿绰约的男子。他也是这般含着淡淡笑意,柔柔的叫她一声:“苑娘。” 卫昭眯眼看看姜氏,又看看长孙恪。他一直都知道姜氏对长孙恪不是一般的好,而长孙恪对姜氏的态度也很不一样。难道这二人果真是失散多年的母子? 卫昭的目光太过炙热,姜氏不自在的咳了一声:“三公子,这次回族,我那侄儿姜敏之也要一同回去的,太华街的书铺……” 卫昭不在意的摆摆手:“姜婶儿放心,回头再提个掌柜便是。” “有劳公子了。” 卫昭就叹气:“日后吃不到姜婶儿做的菜了。” 长孙恪也蹙了下眉,嘴角略略耷下,似有些委屈。 姜氏见他这般神情,嘴角浮上淡淡笑意,安抚道:“族人抬举认我是姜家姑奶奶,可说到底我已是外嫁女。这次回去祭祖是其一,其二也是将族中产业理一理,把他交到敏之手上。待处理完这些事情,自会再回来的。就怕三公子要嫌弃我了。” 卫昭咋呼道:“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嫌弃。” 长孙恪也笑了笑,道:“不如晚上吃梅汁排骨吧。” 姜氏一听,笑意更甚,连连点头:“好好好,我这就去准备。” 卫昭喜滋滋的捧着新衣裳回了房,麻溜儿的换好,迫不及待的到长孙恪跟前也炫耀了一番,高扬着下巴,道:“比你的好看。” 他抻了抻袖子,又整了整衣领,问长孙恪:“我觉得姜婶儿挺喜欢我的,你觉得呢?” “当然。” 卫昭眼睛亮了亮,道:“所以她一定会接受我的。” 长孙恪瞥他一眼,见他脸颊微红,方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不由得翘了翘嘴角:“会的。” 想了想,卫昭又小心试探:“你确定了么?她真的是你的母亲?” 长孙恪道:“我的心不会欺骗我。” 卫昭道:“但理智告诉你应该找到证据。” 长孙恪没说话。 不知想到什么,卫昭忽然跳起来:“凤溪在南梁地界,当初南梁皇帝便觊觎姜氏之财,不惜屠了全族。这时姜婶儿回去会不会有危险。” 长孙恪眼眸覆上一层阴狠,他道:“南梁皇帝就快自顾不暇了。” 卫昭看了他一会儿,呆呆说道:“说起来我好像有好长时间都没看到展翼了。” 长孙恪挑眉不语,卫昭福至心灵。 “如此也好,南梁内部乱起来,也省得他们惦记碎雪关。” 赵同最近有些心神不宁,他没想到那个方子竟如此厉害。这些日子每每闭上眼睛都会看到赵二夫人浑身是血的躺在床上,双目圆睁,满眼不甘。还有那个诞下的死婴,他甚至还能听到婴儿低低啜泣的声音。 赵同自认为不是什么好人,折在他手里的人命不少,可从未像如今这般,仿佛被什么东西缠上,夜夜不得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