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刘侾啊!那个混蛋小子放弃了乡试,马不停蹄的抛弃了父母,溜到了北方。 倒是他舅舅孟源奉命前往北方地界当乡试主考官,半月前派了人送了封信过来,称他在济康郡遇到了刘侾,将人逮住后,又怕这孩子再度逃跑,便决定等主持完乡试后,带刘侾前往已故永平王爷、王妃的故乡祭拜吊唁。 倒霉孩子是逮住了, 但错过的乡试却不可能再有。 乡试是必须在户籍所在地的省城考的。这是为了防止有人认为自家的家乡难考, 而特地跑去其他偏远的地界考试。 当然, 像永平王府这样的勋贵,自是可以不遵守这样的规矩。事实上, 刘家祖上是实打实的北方人, 只是从先帝赐下府邸、爵位之后,他们就一直留在了南陵郡。自然, 儿孙的科举也都是在南陵郡考的。 可这并不代表刘侾就能随意的换地方考试。 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在他舅舅当乡试主考官的这一届下场考试,完全是因为他舅舅被分配去了北方地界。 完全不搭边的,自是无需避嫌。 这也是为什么孟源在发现倒霉外甥开溜后, 没有第一时间押他进考场的缘故。又因为送回南陵郡也赶不上乡试了,他只命人将这倒霉孩子五花大绑的捆起来,关在城郊的庄子里,等他主持完乡试,再亲眼监督这熊孩子祭拜先人,最后押送回南陵郡。 反正就挺不容易的。 可就算这一届的乡试,永平王府没人下场,但是吧…… 是没人下场,但有鬼啊! 刘二老爷作为一个科举出仕的读书人,尤其他还曾经在乡试上失败过一次,只愈发的惦记此事。 一方面,他是希望老太太一举考过的,毕竟老太太要是再落榜,指不定搞出什么事儿来。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太扯淡,自己寒窗苦读十余载,还曾乡试落榜呢,老太太满打满算的,过世也才七年啊! 短短七年时间,从大字不识一个,就顺顺利利的考上了举人? 倒是谈不上嫉妒,只是心里十分不好受,仿佛自己是个大傻子。 大傻子刘二老爷心情特别复杂,知情人也罢,不知情的简直就是一头雾水。心说侾哥儿也没下场考试,您这副做派是搞什么名堂啊? 殊不知,还不如他倒霉儿子下场考试呢,甭管是否考中,他都能坦然面对。 可偏生还是他家老太太…… 还是已经变成了鬼的老太太…… 刘二老爷的心情,可比九章算术复杂太多太多了。甚至在南陵郡的乡试中举名单公布当天的晚上,他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连台词都安排了两套。一套是用于老太太中举后的恭贺之词,另一套当然是安慰了。 总之,他认为甭管梦到了啥,他都能保持淡定。 没啥的,不就是恭贺/安慰自家那已经过世多年却咬牙就是不肯投胎转世的老太太吗? 然而,刘二老爷啥都没有梦到。 就那种连着两三天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美好感觉。 还是刘二太太提醒了他,说阴曹地府不一定跟咱们这边的日子对上吧?就算是在阳间,每个郡城的放榜时间也不一定是一样的。 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 刘二老爷放下心来,用更成熟的心态面对这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然后他就做梦了。 梦里,老太太还是当初病逝前的模样。说真的,再没有谁跟他似的,亲娘都走了七年了,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 这要是哪天,老太太来阳间走走逛逛,他保证自己能一眼就认出来。 老太太面无表情的开麦。 哦不,是开骂。 这次甚至完全没提到他哥永平郡王,而是从一开口就点了名,骂的就是他,刘老二、刘诰这个小王八蛋、兔崽子! 刘二老爷全程懵圈脸。 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这个剧情走向真的不太对啊,难道不是只有两条岔道支线吗?一条预示着乡试通过,老太太考取了举人功名,继续认真研读,来年开春参加会试。另一条当然是象征着失败,但这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他娘,多试几次,总能成功的。 本来刘二老爷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无论是哪个结果,他都提前预备了台词。 可谁能告诉他,怎么这个剧情就变成了老太太冲着他破口大骂了? 更气人的是,假如老太太还活着,挨骂就挨骂呗,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横竖老太太忘性大,通常都是出过气就彻底翻篇了的。 可老太太她人没了啊! 考虑到这一点,刘二老爷不得不强打精神,在梦中认真聆讯挨骂的同时,还要从这海量的骂人词汇之中,挑选出重要且有用的信息,以此来找出真相。 这已经不是苦不苦的问题了,是连哀悼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 一夜“好”梦。 次日醒来时,刘二老爷感觉自己的脑袋都比平日里大了一圈。他很努力的回想了一下昨个儿的梦境,不多会儿,他就找到了关键词。 老太太真不愧是死了都还不忘读书的,肚子里的墨水是比生前多了一些,连那么深奥的话都会讲了。 那句话是:养不教父之过。 可就是这话,在刘二老爷的脑海深处回荡着,他想啊想,想破脑袋都没想通,老太太究竟在表达什么意思。 偏此时,刘二太太来寻他了,见他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样,当下了然:“梦到老太太?可是吩咐了什么?” “倘若有人指着我的鼻子骂我,养不教父之过,你觉得她是想说什么?”刘二老爷诚恳的发问道。 话音刚落,刘二太太瞬间变成了呐喊脸。 “侾哥儿闯祸了?我大舅说他要去拜祭老太太,是不是他做了什么混账事儿?天呐!!……还好还好,老太太没跟他一般见识,只是在梦里骂了老爷您。” 刘二太太惊悚过后,就是满脸的庆幸,连声念叨着老太太大人不记小人过,回头她一定会好好收拾自家那个混账儿子的。 再看刘二老爷…… 哪怕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也没办法用言语描述出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儿子闯了祸,他亲娘怒骂他一宿,他夫人却觉得无比庆幸。 这个世界还能不能好了??? ** 同样的疑问,也在杨冬燕的心中激荡着。 窝头落榜了。 闵秀才也一样。 这其实是在预料之中的,其实说白了,哪怕都是科举考试,童生试跟乡试的差距是很大的,甚至考的就不是一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提前有针对性的进行研读,直接下场考试的结果…… 还用问? 考不上才是正常的。 窝头并没有失望,闵秀才也一样。当发现自己榜上无名之后,俩人还有商有量的,决定明个儿就去省学那头碰碰运气。 作为一等秀才,理论上来说,闵秀才被省学录取的可能性会较高一些,但假如考虑到年岁的,已经二十八岁的闵秀才,还真就未必比得上窝头。 反正就去试试呗,被录取最好,不行就再去其他官学瞧瞧。省城那么大,各个书院多得很,多跑几处总归会有着落的。 等他俩商量完毕,就发现杨冬燕傻了。 窝头有些纳闷:“奶?奶!奶你是不是不高兴我没考上举人啊?我接下来会好好学的,下回再认真考!” 杨冬燕回过神来,但眼神却还是直勾勾的,她指了指旁边的人,问窝头:“我方才听到他们在说啥保康,还有啥十三年……窝头啊,这是啥意思啊?” “保康十三年。”窝头下意识的接了一句,随后看向榜单,指着上头说,“今年考中的就是保康十三年的举人,朝廷规定他们必须参加来年的会试,会试地点在国都南陵郡,大概是在说尽快赶路吧?怕过完年再去会来不及,再晚一些可能会遇到大雪天。” 杨冬燕:…… 她就听了个前面,随后脑子一片空白。 保康啊,这个她是知道的,是皇帝的年号啊!她死的那一年,是保康六年。而在位的就是本朝第二位皇帝,人称保康帝。 还有国都南陵郡…… 杨冬燕脑子里嗡嗡嗡的响,她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所以说,她不是借尸还魂到不知道啥犄角旮旯的世界去了?她甚至都没有离开这个国家,只是从南方到了北方? 这信息量还是蛮大的。 “奶?奶!”这回不是窝头喊了,而是猪崽,“奶你咋了?哥!都是你没考上举人,瞧把奶给气的!” 窝头一脸愧疚的低下了头:“嗯,都怨我不争气,没考上举人。” 这一幕就很令人牙疼。 因为他们方才在看榜单,压根就没离开贡院范围,哪怕都这会儿了,身边还是有不少读书人凑到前头看榜,以及闲聊。 听到窝头的那番话,周遭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之中。 闵秀才赶紧示意大家走人,等走出了贡院范围后,那种弥漫在周遭的尴尬气氛才总算是消退了,他开口劝了几句,大意是乡试很难的,考不上也是正常的。 猪崽和猪小妹都拿眼看他,看得他头皮发麻,最终闭了嘴。 好在,这会儿工夫,杨冬燕略微有些缓过来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嘛,她是借尸还魂,还能挑地方不成?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至于旁的事情,也别那么计较了。 再一个,在一张地图上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回头她就可以告诉儿子们,等着啊,等老娘考上状元,得空了去瞧瞧你们! 才这般想着,杨冬燕就被人拽了一下,差点儿把她拽得一踉跄。紧接着,没等她反应过来,就感觉眼前一阵狂风吹过,直接将她吹得灰头土脸,一点儿都不夸张的说,那就是尘土“噗”的一下,全糊在了她的大脸上。 闵秀才一脸的心有余悸:“省城这边不是不让策马游街吗?怎么那么胡来?差点儿就出事……” 话还没说完,方才那条道上就又飞驰过好几匹马,速度倒是不如前头那个快,但以前连着数匹马飞驰而过,造成的尘土飞扬甚至远胜之前那个鲁莽的骑马人。 显然,前头的人是在跑,后头的则是在追。 因为后头的人一面快马加鞭的追赶,一面还大声嚷嚷的类似于别跑停下来之类的话。 “这是在抓贼?”闵秀才脑洞大开,因为已经有了前头的惊吓,后头倒是没造成太大的问题,起码他们这一行人都退到了路边,让那些骑马追赶之人快速通过。 杨冬燕全程面无表情,只要是她站的位置特别好,角度也很棒,愣是用她的大脸承受了两拨尘土。 甚至因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还呼吸了一大口气,眼下嘴里都是土。 气到头顶冒烟。 没等杨冬燕破口大骂,第三拨人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