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衣冠不南渡在线阅读 - 第456节

第456节

    “在十年前,窦宾病危,死之前告诉自己的儿子们,让他们拥戴拓跋力微,可他的儿子们却想要杀了拓跋,拓跋就先杀了自己的妻,向窦宾的两个儿子发丧,等他们前来奔丧的时候,拓跋趁机除掉了他们。”

    “随即,拓跋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他们的部族,各部大人全部都对他很是恭敬,他的部落中能拉弓骑马的人达到了二十万人!!”

    刘豹认真的讲述了起来。

    曹髦眯起了双眼,当今的鲜卑各部,其实跟大魏的关系还算不错,名义上还是臣服关系,虽然不像南匈奴这样完全被控制,但是大魏出兵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跟随。

    当初司马懿去平定辽东的时候,就用了鲜卑雇佣军,其中有慕容鲜卑,击破公孙渊有功,受封率义王。

    东部鲜卑先后形成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据辽西,又有刘豹所说的这個拓跋部,南迁来到了云中,西北还有秃发部和乞伏部。

    刘豹说道:“前不久,这位拓跋领着军队继续南下,当时右贤王还不曾逝世,他就派遣我的叔父右谷蠡王潘六奚率大军在北部抵御拓跋鲜卑没想到,竟然是全军覆没,他和五个儿子都被拓跋所杀。”

    刘豹看起来忧心忡忡的模样,这是故意在给曹髦暗示,拓跋有南下的想法。

    可曹髦知道,拓跋部目前还算不上是威胁,尤其是在拓跋力微还活着的时候,这人虽然是个雄主,但是有个问题,他活得太久了

    他后期的诸多cao作,司马安世都干不出来,他将自己最有能力的太子给杀掉了在他死后,号称二十万的部族就直接散了。

    曹髦当然也没有轻视他们。

    当今的胡人是越来越难对付了,因为常年的来往,导致这些胡人的汉化程度越来越高,胡人的首领都开始熟读五经,通读汉书了,兵法更是常备在身边,已经不再是只靠着骑兵简单劫掠的原始模式了。

    拓跋力微就曾很不服气的说道:“我遍观前代匈奴、蹋顿之流,苟且贪图财利,抄掠边境民众,虽然有所获取,而他们的死伤不足以相补,更招致许多仇敌,百姓困苦,不是长远的计策!”

    当今的这些胡人首领们,他们几乎看不起那些只会劫掠的前辈们了,他们所想的是“行仁政,逐鹿天下”,这性质顿时就不同了。

    曹髦点点头,“你说的这个人,朕是知道的,可他并没有与大魏作对的想法,还曾写信,说想要跟大魏友好的相处,说自己愿意将儿子送到洛阳来。”

    刘豹脸色一黑。

    他又说道:“陛下,此人面对自己的妻尚且不留情面,可见,是个彻头彻尾的残酷小人,陛下可勿要被这样的人所欺骗啊!”

    曹髦瞥了他一眼,你道德水准还特么挺高的啊!

    曹髦问道:“那第三件事是什么呢?”

    刘豹回答道:“右贤王刘猛,他看起来对陛下恭敬,只是因为他的实力不足,且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随他。”

    “他不喜欢读书,不许自己身边的人去读圣人的书籍,常常对人说,自己这个右贤王没有得到一寸的土地,名不副实。”

    “众人都不赞同他,因此他只能在暗中积累实力。”

    “倘若此人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定然会反叛!”

    “陛下不可不防!”

    曹髦的脸上没有半点的惊讶,甚至说,自从刘豹进来之后,皇帝的脸色就没有变化过,一直都是莫名的严肃。

    这让刘豹完全看不出皇帝的心思和想法,只觉得高深莫测。

    “这三件事,朕知道了。”

    曹髦说着,随即认真的说道:“当初太祖皇帝分五部匈奴,令诸部帅教化其民,如今看来,五部之内,唯独左部帅最是用心啊。”

    刘豹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臣奉令,自是全力而为。”

    “好,那就请部帅且先在洛阳休息一段时日。”

    “你所禀告的事情,朕还需要跟诸多内臣商讨。”

    “唯!!”

    在刘豹带着儿子离开了太极殿之后,裴秀方才再次前来请罪。

    “陛下,臣不知道他们会来的如此之快,未能按照规格来迎接。”

    “好了,既然已经责罚过了,那就不必再谈了,且坐下来吧。”

    曹髦挥了挥手,让裴秀坐在了自己的身边。

    裴秀再次被罚了俸禄,他怕是要成为大魏花钱上班的第一人了。

    曹髦认真的说道:“礼部不只是要教化,也当重视四方胡人的事情当今,蜀国跟吴国还不曾被灭,对待胡人尚且不需要兵部,更多还是需要你们礼部来负责。”

    “如这南匈奴,他们驻扎在县内,说是贤王,却是跟县令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驻扎了这么多年,庙堂里这些高呼着要教化的人,为什么就没有想着将他们变成金日磾那样的人呢?”

    北方的胡人极多,光是鲜卑一个部落就有二十万引弓纵马的骑兵,而经过了长期的迁徙和来往,这些胡人已经不只是待在塞外,大多都进入了大魏的境内,南匈奴在并,羌在凉,鲜卑分布最广,幽,并,雍,冀,凉各地都有。

    而胡人的问题在八王之乱后达到了最顶峰,门阀大族夹起尾巴就跑,倒霉的还是底层的庶民。

    这些胡人分布在北方各地,汉化程度有高有低,胡汉混杂,让历代的统治者都极为的头疼。

    而到了隋唐,北方的胡汉问题得到了解决,很多胡人部落在隋唐时就没有了。

    若是不参观为人津津乐道的野史说法,那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应当是北魏孝文皇帝拓跋宏。

    他通过改姓,易风,通婚,学经等方式,让汉风在中原再次成为主流,到隋唐时期,过去的北方诸胡已经跟汉人没有区别了,甚至连统治者都具有胡人血统。

    而曹魏在教化方面做的不是很合格,首先,最令人诟病的就是辽东事件。

    司马懿在辽东攻杀了太多的汉人,让这里的胡人比例大大增加,竟让胡风压制了汉风,另外就是在雍凉的部分地区,庙堂的苛政逼的百姓们效胡风,邓艾对此有过上奏。

    当然,到了晋朝就不是合不合格的问题了,晋朝在后世有这般名声,不只是因为他们上位太丑陋,也不只是因为弑君,是因为导致了五胡乱华。

    明明在曹魏末年都能远征辽东,怎么到了你们新生帝国就这么拉呢?

    而如今蜀国跟吴国还不曾平定,无论是庙堂是想解决拓跋部,还是西北的秃发部,又或者是南匈奴,都不是最好的时机。

    其实让礼部跟兵部一同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现在兵部有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只能让礼部承担更多的责任了。

    裴秀听到皇帝的询问,随即沉思了起来。

    “你觉得,当初太祖皇帝为什么要专门安排刘姓之人来担任匈奴各部统帅呢?”

    裴秀这才抬起头来,他迟疑着说道:“臣并非是不明白陛下的想法,只是,臣怕做不好这件事。”

    “哦?”

    “那卿且先说说伱自己的想法。”

    “无非就是易风改俗之事而已,陛下,臣是怕引起叛乱”

    曹髦笑了起来,“这倒是不必那么害怕,兵部虽然有要事,但是也不是不能偶尔分心,你尽管去cao办就是了,倘若出了事,就去找陈骞。”

    裴秀当即起身,朝着皇帝再次大拜,随即匆匆的离开了这里。

    等到他离开,张华方才走进来,他说道:“陛下,裴君虽然谨慎,可为人倨傲,让他来cao办这样的事情,只怕是不会那么容易。”

    “无碍裴君有小过失,但是才能非凡,他做事定然不会有什么纰漏此番迎接刘豹,你以为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对方会来的如此迅速吗?”

    张华愣了一下,“那是他故意为之?”

    “我们的这位尚书啊,哪怕是服散的时候,做事都没有出过纰漏,何况是如今呢?”

    “他大概是早就想到了朕要让他来cao办这件事,故意如此,就是想让朕另选他人。”

    “哈哈哈,想要推脱,哪有那么容易呢?”

    第184章 你朋友居然还能通过?

    此时大魏的郡考也已经结束。

    跟县考不同的是,这一轮考核的通过率极低,只有不到一成的士子们通过了该项考核。

    这其实也说明了,当今天下的士子才能是真的很有限。

    很多士子甚至在考核结束后大病了一场,许久都没能回过神来。

    这次的考核难度让很多人顿时就清醒了,出了府就朝着自家县衙赶去,就是想要看看是否有县吏的空缺名额。

    他们已经不想着要继续参考了,这个难度超出了他们的极限,他们自认就是继续苦读下去,也未必能通过这样的考核。

    毕竟这次出卷者皆是郡守之类的人物,两千石亲自出题来问策治理,又有郡丞之类的出数学题,和诉讼刑法的难题,这想要通过确实费点劲。

    曹髦并没有规定参考士人的年龄,名义上,任何岁数都是可以参与的。

    到了这一轮,通过者普遍都是三十岁起步的人了,甚至还有个别年纪非常大的。

    年轻的士人当然也有,但是不多。

    毕竟这些东西不是读了书就可以的,还得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

    经典的考核题不会让你写出下半句,而是直接给你几个治政难题,让你用经典上的办法去解决。

    农学题也不再是考简单的农时了,直接变成了振兴一郡农桑的应用题。

    在这一轮考核结束后,落败的考生们开始在县衙担任县吏,按着制度,担任县吏后,他们往后还有资格继续参考。

    不过,要等庙堂再次开考才行。

    而他们也敏锐的意识到,想要通过这样的考核,光是待在家里读书还不行,还得有点治政的才能。

    而且,若是在县吏的位置上做的出色了,或许都不用等到下次开考,就能直接升级。

    通过这一次的开考,庙堂成功的补足了巨大的官吏空缺难题。

    虽然不是完全得到了解决,很多位置依旧是有空缺的,但是不会出现官衙里空空如也的情况了。

    地方各地换上了新人,过去那些靠着贿赂和奉承手段来混上去的人被替换,这让情况变得确实有些不一样了。

    原先的大魏,虽然开国还不到四十年,却已经有了种垂垂老矣的感觉。

    庙堂臃肿无能,地方乌烟瘴气。

    就犹如一個走到了末路的帝国一般。

    其实这样的情况也能理解,毕竟曹魏虽然是打出来的,可毕竟是建立在后汉的基础上,后汉的很多问题,在大魏没有得到太好的解决,尽管君王们做出了尝试。

    这导致大魏从一开始就有些腐朽之气,完全没有一个新生帝国该有的朝气。

    曹髦这么大力的整顿了一番,倒是让帝国焕然一新。

    这些新上来的人,曹髦也不敢说他们的私德cao守就一定有多好,但是好歹他们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上来的,哪怕是敷衍百姓,也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办法,不会跟原先的那些官吏一样直接乱棒打出。

    何况,这些人都有继续往上走的想法,过去的小吏,他们没有出头的机会,他们担任小吏大概也是为了在地方上办事方便,谋取利益,故而对百姓们下手是非常狠的。

    如今大概会收敛很多。

    而通过郡考的那些人,此刻也分成了两批,一批人是决定安心在郡里做事了,还有一批人则是想要继续一步,看看能不能一路走到皇帝的面前。

    太极殿内,司隶校尉王经肃穆的坐在一旁,给曹髦讲述着司隶地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