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在线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79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79节

    师爷呵呵解释过,陈木高兴不已,拿着木牌就走向了崔娘,崔娘抓着木条仔细看着,眼都笑眯了起来。

    “你刚刚在选什么,耽误这么久?”

    “没什么,就想数十二个数。”

    崔娘看着陈木,又看了看木箱方向,握着手中的木片,低头道:“你还记得?”

    陈木憨笑着摸了摸后脑勺,道:“我们的大吉之日,怎能忘了。对了,那个师爷说咱家挨着主道,说什么可以做点买卖,我想着啊,你也别跟我下地了,就摆个豆腐摊吧。”

    崔娘看着身边叫好的孩子,催促着陈木带好东西去北面。

    抽勾完成之后,六千户分散在了四个方向,各有衙役带着前往,按手中的竹片,去找房屋。

    陈木与崔娘看着眼前的小院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真的是给我们的家,不是破茅草屋,不是一个破草席,而是一个真正的房屋,上面竟还是瓦片?

    院子不算大,东西不过八步,南北不过十二步,北屋是三间,西面有一个专门的灶房,东面和南面空着,地夯得很是平整,修着一个一人高的木栅栏,栅栏上端削尖,如一根根长矛,一看就是军寨的围子,不过用作了院子。

    “实木啊。”

    崔娘难以置信,小心地拍了拍柱子。

    陈木也如同坠入梦中,这房屋可比自己在山西时的家好太多了,这辈子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还能住上瓦房,就这屋上的瓦片,都够全家吃半年的了。

    五个孩子蹦跶着,欢喜地跑来跑去。

    房屋里面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三张简易的木床,连个柜子、木桌也没有。不过不打紧,有这样一个遮住风雪的家,什么不可以慢慢有?

    陈木眼含热泪,朝廷没有将自己当牲口看,迁移过来就不管死活了,他们将自己看作了人,看做了家人。

    人心归,才能扎根。

    北平,布政使司衙门。

    布政使张昺收到宛平县收入六千户百姓的报告,召参议徐玉和、参政曹昱商议相关事宜。

    “宛平接收百姓最多,又是北平外的紧要之地,百姓能不能安顿下来,事关重大。粮食筹备、过冬物资准备妥当没有,是时候发放了。”

    张昺雷厉风行,不喜拖沓。

    徐玉和拿出一份文书,道:“北平粮食储备充分,各地粮食供应足以坚持到明年三月份。第一批与第二批过冬物资都已到位,只不过第三批还在途中。当下最紧缺的,还是耕牛。”

    张昺也有些头疼,牛可是宝贝,价也高,一头壮年的牛,没个八两银子根本就谈不动,就连小牛犊子,也都要个四五两,整个北直隶接收的可不是六千户,而是三万五千多户,二十万人口,都给耕牛的话是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事。

    “眼下能筹集到多少牛?”

    张昺问道。

    “不到三千头。”

    徐玉和有些为难。

    眼下是冬日,这件事还算不得着急,但打春之后呢,百姓总需要耕种,没牛,那么多地,累死人又能拉多少亩?

    第五百六十七章 牛

    牛,在古代有着极高的地位与重要性,是农耕文明与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人们通过耕牛,来破开沉睡的土地,翻地耙田,分担人的繁重体力劳动,得以更好耕作。

    很多人不知道与不理解牛对一个古代农家的重要性,甚至还以为古代酒楼里,动不动就能喊出一句“小二,来两斤牛rou”,真要这样喊了,牛rou估计是吃不成了,牢饭的滋味倒能尝尝。

    古代打仗死了无数的男人,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那这些破碎的家是怎么支撑下来,活下来的?真的是依靠微薄不堪的抚恤吗?

    不!

    是靠牛!

    是因为家里的男人死了,还有女人,还有牛!

    只要有一头牛帮着,女人辛苦辛苦,也能把地种出来,把家养起来,把弱小的孩子抚养成人,把老迈的父母送终。

    如果这个家连牛也没有,那只能把自己当牛用了,累,也得活下去,也得耕作下去,这就是无数底层百姓心中的牛精神。

    在古代,牛rou就不是随便可以吃的。哪怕是周天子,想要吃牛rou,也得等祭天祭祖的时候吃两口,王侯都没资格吃。

    秦代时,更是将耕牛当做了“人口”一般看待,直接登记造册,还会派人时不时上门看看你家的牛还活着不,若是受了伤,或者死了,那你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哪怕是这头牛是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死了,或是太老了,自然死亡,你连动刀子宰杀的资格也没有,必须等官府来人,先调查牛的死因,确定不是你小子为了吃牛rou弄死之后,才会记录在案,然后再分配牛rou,至于你家分个牛腿还是牛头,那就看官员的心情了。

    如果调查是你蓄意杀了牛,那好了,牛死了,你也一块殉葬吧。

    杀牛,死罪,这不是开玩笑。

    汉代多少能吃点牛rou了,按照《汉律》规定,牛老年之后允许宰杀,但宰杀之前,需要到官府报备,而且还需要衙役在场,没许可杀牛,一样是死罪……

    唐代直接就禁止吃牛rou了。

    宋代法律意识提高不少,认为杀牛就是死罪,多少有点不合适,毕竟杀人才应该是死罪,牛怎么能和人比呢?

    于是在北宋的《宋刑统》里面规定,杀牛者的就拉走服刑,为期一年半。南宋认为太轻了,于是延长到了三年……

    一头牛,三年有期徒刑。

    等到了朱元璋时期,对牛依旧高度重视,并写入了《大明律》:

    凡故杀他人马牛,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如果平日里和官府关系不好,几十棍子下去,也就没命了。

    历朝历代极重耕牛,根本就在于极重农业,没有牛,开荒太难,没有牛,田地耕作太难,没有牛,拉运庄稼太难。

    一句话,没有牛,田亩数量就很难增长,农业增产就是个笑话。

    张昺有些着急,那么多百姓过来,马上就要分地了,这些地可不是已经耕作多年的老地,而是荒芜多年的荒地,上面不是树,就是草,还有水洼。

    现在天寒地冻,砍树可以,就当存点柴火了,烧了野草也可以,就当施肥了,可来年春天,这些地需要彻底翻一翻才行啊。

    没牛,拿什么犁地,拿什么翻土啊。

    “想办法,至少弄一万头牛,三户一头牛也行!”

    张昺踱步,严厉地说道。

    徐玉和一脸苦相,摊开手,道:“我的布政使啊,咱大明的耕牛从来都是不够用的啊,这能从哪里找去?”

    张昺一拍桌案,厉声道:“我只管要结果,给你们三个月,三个月内解决牛的问题,解决不了,我就解决你们!”

    徐玉和目瞪口呆,这算什么事……

    参政曹昱见状,连忙说道:“张布政使,这事确实难办,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牛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吹嘘两句就有了。我看,不如给朝廷上本,让朝廷想想法子?”

    张昺摇头,厉声道:“解决民生乃是布政使司之职,若这点事都解决不了,我张昺还坐在这里干甚?再说了,朝廷移民五十万,河南、山东更难,纵是朝廷有耕牛,也会优先给那两地,怎么会轮得上我们?”

    曹昱与徐玉和沉默了。

    张昺说得也是事实,河南、山东确实很难,去年河南遭了洪灾,虽没有酿成大祸,但大暴雨还是淹没了无数良田,今年好不容易有些收成,勉强自给,又有移民进入,完全是靠着朝廷供养。

    山东更不用说,那里疏浚会通河耗费无数不说,今年又遭遇了青州齐王叛乱,白莲教造反,里里外外都需要花钱,听说山东布政使司都已经吃咸菜过日子了,根本拿不出来多余钱财购置耕牛,朝廷不支持都难。

    相对而言,北平财政算得上宽裕,尤其是受益于卫所耕田买卖,新商之策,这也是张昺大兴建筑,安置移民的底气所在。

    如果北平叫穷让朝廷帮忙,朝廷除了为难之外,说不定还会发怒,整几个官员下去。

    曹昱思考许久,一拍手,道:“布政使大人,咱们没有牛,但别人有啊,多了不说,买个五千头过来还是不成问题。”

    张昺看着曹昱,急切地问道:“从何处买?”

    曹昱笑道:“北元和朝-鲜。”

    张昺听闻之后,连连摆手,北元经过宁王、燕王一通乱锤之后陷入了内部混战,鞑靼不敢待在呼伦湖了,已经朝着蒙古高原的中部去了,瓦剌正在上演全武行的斗殴运动,一时半会没人干买卖,至于朝-鲜,现在也不合适,皇上刚刚拒绝了人家的册封,还留了一个公主在宫里,李芳果此时应该正发愁怎么活下去,哪里有时间理睬大明的交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真没办法了。”

    曹昱有些为难。

    张昺严肃地看着曹昱与徐玉和,不容商议地说:“若是没有牛开荒,来年这二十万百姓就很难自给自足,势必会成为拖累,到时北平民生上不去,折损的可是全体同僚的利益,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必须……”

    啪!

    徐玉和一拍手掌,喊道:“张布政使,我们要的是开荒,不一定要的是牛啊……”

    张昺看着徐玉和,反问了一句:“不用牛,你去开荒吗?”

    徐玉和看了看自己的身板,就这体格去开荒,地开出多少不好说,自己肯定会累死在那里,见张昺脸色不好看,便说道:“耕牛不好找,但咱不是还有马啊,用马耕不也可行?”

    “马耕?”

    张昺、曹昱看着徐玉和,一脸的木然。

    事实上,马耕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马耕的记载,比如汉代就已经有“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的记录。

    又比如西方耕田,多以马耕为主。

    中国古代以牛耕为主,原因有很多,除了与精耕细作有关之外,更多的原因是中国马场实在不多,马匹的数量,对任何中原王朝而言都是不足的,战马都快没了,哪里有马匹给你拉去种地,这不是开玩笑吗?

    谁能想象的出来,如此大的一个国家,战马的数量不到五万,北平、蓟州与大宁等地加起来,就占据了大明一半的马匹,剩下的战马,才是分布在大同等重镇与京师要地,各地卫所。

    你徐玉和现在说要用战马去耕地,这不是要了平安的命吗?他能把那点宝贝疙瘩拿出来让你去耕地?张昺想要呵斥张玉和,可也清楚,这好像是当下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了。

    “这种事直接找平安说,怕是会被赶出来啊。”

    曹昱有些担忧。

    徐玉和自信地说道:“那就不找平安……”

    张昺看着徐玉和,无奈地坐了下来,揉了揉太阳xue,道:“不找平安,谁给我们马匹?”

    徐玉和咧嘴一笑:“十二月有大朝觐。”

    张昺干脆闭上了眼,这个家伙想让自己到京师直接和朱允炆谈借马的事,让朱允炆给平安下令……

    大朝觐是个大事件,三年一次的官员大宴,决定升与降,赏与罚,这种场合见到皇上,就应该说点好听的,而不是给皇上出难题,找麻烦。

    “还是先和平安通通气吧。”

    张昺可以想象平安的拒绝,说不得还得拍桌子亮兵器。

    可没办法,移民来了,开春之后就是开荒,这事耽误不得,耽误过了农时,谁都承受不了这个后果,毕竟朝廷不可能一直给五十万人口提供免费口粮。

    来到这里,第一年就必须让移民有口粮,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第二年就有所剩余,添置点家具衣物。如果这些做不到,大移民就是失败的,而失败的后果,将是联锁性的贫困,甚至会演变为一种灾难。

    这个结果,没有人可以承受。

    张昺下定了决心,起身道:“走吧,去宛平县看看我们的百姓,茹瑺发了狠话,冻饿死一个,他就要我们的官帽官服,你们也不想被一个内阁大臣摘了帽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