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综历史] 开局给汉武帝直播晚年在线阅读 - 第13章

第13章

    但是,一旦君主荏弱,或者幼主临朝,外戚的势力就会极大扩张,又在下一个外戚崛起时迅速衰落,给国家的朝政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风波,祸患极大。

    终其两汉,都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其中有着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但显然也有君主不重视的原因。

    雄主觉得外戚能控制,自己能捧起来就能杀下去,他们不在乎。

    弱主整个朝政都被把控,他们做不到。

    所以没有一个皇帝想要真正做些什么避免这一切。

    为了彻底解决外戚专权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外戚是为什么产生的。

    汉朝的朝官往往都是贵族阶级或者贵族阶级的后人,偶尔有一两个平民出身,也依附于贵族集团或者不成气候。

    随着时间的推进,朝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当帝王不愿受到更多的桎梏时,就会寻找其他的力量与朝臣对抗。

    最容易被发现,也最和皇帝目标一致的,正是外戚。

    帝王没有更多的选择,就如同开国时的吕后那样,要么杀大臣,要么用外戚。

    于是外戚走上了汉朝的历史舞台。

    既要用外戚,还要限制外戚,怎么办?

    事实上,真正缺乏的是内容严密的成文法,其他任何手段都会给当权外戚留下cao作空间。用成文法限制外戚的权力,比如汉初刘邦的“白马之盟”就为后来讨伐诸吕提供了很好的理由。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配套制度,以避免太后临朝不还政等问题。

    不能说成文法就一定有用,但不成文一定没用。

    毕竟法治永远比人治靠谱。

    但是,究其根本,还是汉朝察举制的弊端。

    察举制, 是指汉代的公卿、列侯奉诏甄拔人才, 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官的政策。

    诚然,察举制给新生的大汉带来了活力,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首先, 选官权名义上掌握在皇帝之手, 实则控制在中央或地方官吏手中。两汉察举风尚, 往往由身居高位的“公卿大臣”以能罗致人才, 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耀。

    其次, 被选者大多是富豪子弟, 或是贵族子弟、权势之家, 或是其“门生故吏”, 并无真才实学。当时一些豪强地主依仗权势进入仕途, 充塞官场。

    “举子”视举荐者为“恩主”, 生为之报效, 死为之服丧。官僚、贵族为增强自己的权势, 和举子抱成一团。察举制使得汉朝朝堂上的贵族抱团难以根除。

    朝堂上的贵族抱团一天存在,外戚制度就一天不能被废除。

    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汉承秦制,而秦,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帝国。

    在汉武帝的时代,无论是帝王还是朝臣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刘彻隐隐知道自己应该提外戚以制前朝,但那是一种顶级政治家野兽般的直觉。他从未,或者说他的眼界不足以他将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

    天幕一言,豁然开朗。

    【后世,随着纸的发明,知识开始变得廉价,渐渐传入寻常百姓家。

    当更多的人能够学到知识,当治世的政策渐渐变得成熟统一,更多的平民学子渴望着走入庙堂,为国效力。

    于是,科举制就应运而生。

    科举制,是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使得更多背景的人参与到朝堂上,冲淡了朝堂上贵族集团抱团的习气。较为公平的选拔方式保证了朝臣的质量。

    虽然仍有党争、座师等类似“抱团”的行为时有出现,但是却给帝王提供了除提拔外戚外另一条可行的路。

    更重要的是,当科举为官成为人们的共识,无能的外戚便难以进入帝国的统治中心了。

    当然,科举制也不能完全解决外戚的问题,毕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帝王的情感。毕竟一日有帝王,就一日有外戚;一日有外戚,就一日有专权的可能。

    但是,科举制毕竟减小了外戚在朝堂上的发言权,也给帝王提供了人才的更多可能。】

    天幕在讲到这里时,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制纸的画面。

    “张汤!司马谈!把纸的配方和制法记住了!”

    刘彻顾不得帝王威仪,高声喊道。

    他自然知道制纸、推广教育、改制有多难,有多少人会反对。也许站在这里,刚刚还要一起兴利大汉的同道者都会换一张脸,阻碍他政策的推行。

    他自然知道这也许会花上很久很久,也许二十年、三十年,也许就是他的一生,也许他这一生都看不到科举制在大汉推行,也许这一步步走的都得以百年计。

    但是,谁说我刘彻只是好功好名,不能为大汉做一些起于微末的事了?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2。

    有时候,人也得做一些愚公移山的事。

    你说对吗,“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老夫子?

    第9章

    视频结束

    【话说回来,巫蛊一事不过只是刘彻在晚年行事中的一件罢了。

    自元封元年以后,刘彻在内政上并无建树,基本沉迷于功成之后的求仙问道之中;在对外御敌上,大宛之役后对外战略目标基本完成,然而由于大宛之役用人不当,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太过昂贵,之后的战役也是连年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