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从陈桥到崖山在线阅读 - 安石登场篇

安石登场篇

    《宋史》是中国历代史书里最杂乱、最不可信的一部,很多人从情感上把它归罪于第一次使汉民族全面亡国的蒙古人。因蒙古人野蛮粗俗,不尊重战败国的文化,随便乱写。反正他们能打,写错了能把他们怎么着?这样说,就冤枉了他们。其实都是汉人自造孽自身受。就跟北宋亡时,金兵只在撤退前才冲进了皇宫一样,此前所有抢掠,都是在城外开价,由宋朝汉jian们自己在城内搜刮…

    《宋史》的错乱也根源于此。

    研究宋朝,最好资料是各位皇帝的《实录》,这是官方最权威资料,记载着帝国每一件重大事情,乃至于皇帝、大臣的每天言行。其它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个成于元朝,一个在宋室南渡后,从根本上就没足够准确性,所以宋人各种私人笔记,也成了官方信史的一部分。

    那么提问:各位皇帝《实录》都完好无损,是不是宋史就一清二楚了呢?不!从第一本《太祖实录》起,就被一改再改、面目全非了。其中改得最可怕的,就是神宗朝!《神宗实录》前后共被改过三次:

    第一次在元佑初年,由范祖禹、黄庭坚、陆佃等同修,编写时就吵成了一片。黄庭坚说“如公言,盖佞史也”陆佃反驳“如君言,岂非谤书”陆佃曾是王安石的学生,但不赞同新法。连他都看不过眼黄庭坚等人对王安石事迹的篡改,这本《实录》可信程度可想而知…

    第二次修改在绍圣改元时,当时宋哲宗在祖母高太皇太后去世后亲政,怀念父亲事迹,要为神宗正名。他命国史院把范祖禹、黄庭坚、赵彦等人找回来,问实录的依据都在哪里?这几人的回答超级雷人“各称别无按据,得之传闻”都只是些传闻!哲宗大怒“文字己尽见,史臣敢如此诞慢不恭”于是命蔡卞等人重修!蔡卞版的《实录》取材于王安石私人日记《日录》。他把元佑版《实录》涂改很多,以朱笔抹之,号“朱墨本”这是第二次的《神宗实录》…

    宋徽宗时,想第三次改,可惜被金兵入侵给耽误了。直到南宋绍兴4年,才由范冲再改。范冲是谁?范祖禹的儿子…这30多年来,新旧党之争已反反复复折腾了4回,死了近三代人,怒火积怨己上升到不共戴天的程度,还能期望谁能公平公正说话吗?

    现在流传下的24正史之一的《宋史》中有关神宗朝的部分。就是根据范冲版的实录而成,前两版《实录》和王安石的《日录》都己散落人间,再也没法搜寻…所以从绝对意义上来讲:没任何人能把当年到底发生过什么事说个清楚明白。那我能做什么呢?就是尽量把现有资料层层剖析,分出真假?

    宋神宗出生时,祥和的光芒照耀产房,大群老鼠出现,吐出大片大片彩色的气体,积成了厚厚的云层…只不知赵顼他妈、未来神勇无敌、人称“女中尧舜”的高氏当时有没有被呛死?

    1067年1月8日,未满19周岁的赵顼继位。这注定了他执政初期超强的信心:我命由我不由天!

    神宗皇帝出生在濮王宫。受的教育很平民化。这是个重点!培养一皇帝,和培养一贵族子弟,用的不是同一本教材。他和前3任皇didu不一样。勉强算来,只有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与他类似。都没受过帝王之术的系统训练,但那两位是天纵奇才,神宗陛下嘛…

    10日,曹太后升格为曹太皇太后、高皇后升格为高太后。

    接下来要讨论两国睦邻。赵顼该怎么称呼如今大辽的太后、耶律洪基的母亲萧挞里?按辈份,耶律洪基应该是赵顼的叔叔,那么他的妈…?礼部官员说我们应自称重侄、称对方大母。但被太常寺官员否决。说我们应自称侄孙、称对方叔祖母,才符合辈份。心高气傲的赵顼勉强认可了太常寺官员的说法。但后来的历史可以证明:他是不服气的!

    接下来考虑的首要大事是怎样给老爸送葬。为此,赵顼把三司使韩绛叫来:来!查查帐,看看我们有多少钱?

    只见韩绛搬来像山一样高的账本:陛下您瞧,这里一笔笔都是进账、都是钱。神宗很高兴,但下面一幕就足以让他吐血:账本里都是钱,库房里却连根毛都没!

    以刚过去的1065年为例,年总收入116138405两,非常多吗?很好!但再看支出:却是…120343174两,己入不敷出有赤字了。这还不算完,还有零星支出,史称“非常出”11521278两,几乎是全年收入的又1/10!

    总算一下:1065年的财政赤字是15726047两!这是人过的日子吗?至于怎么搞成的这样,以后细聊。现在是年轻的皇帝捧着脑袋在龙书案上卧倒,搅尽脑汁得想出辙来啊。没办法只能节约…

    14日神宗下诏:先帝英宗的治丧费和神宗自己登基的恩赏钱都大幅度缩水,只有以前仁宗嘉祐年间的1/3。勉强咬牙把这些钱花出去,剩下的钱被皇帝紧紧捂住,他发布了两条命令:1从现在起请大家勒紧裤带了,国家没那么多钱乱赏乱花。2大家做些你们最爱做、最擅长做的事——进言。

    每当有些风吹草动时,进言就会发生。有皇帝提出的、有臣子们自动发言的,内容很广泛,从对外战争、民间暴动、皇帝休老婆、天上流星等等,有事就可争论。这次神宗要求的是“论仁宗、英宗两朝积弊”这是篇大论文,其实也是老生常谈,这种课题太常见了。只是谁也没想到,他提出这议题的背后有什么目的。

    这次进言的焦点聚集在几个人身上:张方平、韩维、吴奎、韩琦、司马光。这不是偶然的,因他们每个人都有被关注的实力、根源。

    张方平的奏章开篇就提出钱是国家最重要的东西,没钱就没一切。接着他又提出怎样省钱,具体就是设计了英宗皇帝的葬礼花费,给赵顼大大省了一笔钱。这让神宗很欣赏。

    韩维,他是赵顼还是王子时的亲信,亲信说的话永远是神秘的。于是正儿八经的奏章忽略不记,我们即将看到的是他和神宗皇帝背后的悄悄话。

    吴奎的奏章里一味强调君子小人,说帝王只要判断正邪之分,让小人滚远点,天下自然就太平富裕了…神宗对此打了个哈欠:爱卿说得有理,下去洗洗睡。

    韩琦。首相大人的奏章是封辞职信:按惯例,前朝首相负责大行皇帝的山陵事(安葬),事毕后必须辞职。何况现在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好,请允许我到地方上养老。不过很显然。他辞职的背后有很深的潜台词。这几年里树敌太多了,再不激流勇退,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又只剩下了老混蛋司马光,这永远是个独特的人。事后来看,他在这件事上和上面的人都不同,他留了个心眼。不过按时间顺序,他的奏章此时还没上,再等一会…

    2月6日,立前宰相向敏中的曾孙女向氏为皇后。

    3月24日。参知政事欧阳修因在英宗朝所犯众怒而被罢免。次日,枢密副使吴奎改任参知政事。

    闰3月6日,夏毅宗李谅祚遣使朝见大宋新皇帝,并请谢罪。求恢复两国榷场。

    25日,王安石被任命为江宁知府,正式登上神宗朝的历史舞台!王安石,抚州临川人。1021年出生。父亲王益是宋朝中下层官员,终生辗转南北,没做到京官。这样就终定了王安石早年的生活:1飘忽不定。2学业自成。

    因飘忽不定。他可大开眼界,从小就看尽北宋王朝的利弊兴衰。因其幼年流走天下、父亲早亡,他必须自己研读诗书,这决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根基与处世性格。他的心灵从没羁绊,孔圣的儒家学说对他没貌似神圣感的那种约束。甚至于他赴京赶考的目的都不那么“崇高”他后来明白告诉世人:是家里太穷了,得有功名、有工资,才能养活mama和众多弟弟meimei…

    这就是北宋史上最有名、同时也最有争议的一代名相王安石!

    王安石在1042年考中了进士第四名,之后官场之路走得极其独特,终北宋一朝堪称绝无仅有。他谢绝了所有机会进京,视功名如粪土,在举国争名夺利的世道中孤傲不群,宁可在乡下偏远小地方当官。这其间他放弃了笔试,这是地方官做过一任之后的正常权力。他可进京参与馆阁人员的筛选。以他唐宋八大家的文笔功力,相信唾手可得,不废吹灰之力。可他就是不!他还放弃了举荐。文彦博、欧阳修这样的顶级文官的举荐居然被他浪费了!这是为什么呢?先不忙,继续看他的人生之路。1058年,他终于进入京城,成为三司省的度支判官,之后进入馆阁,做到两制官中的知制诰。于1063年(宋仁宗去世的同一年)因母亲去世,离开了京城。

    这6年期间,他留下了一封畅谈国事的万言书奏章,除此以外可说默默无闻。从那时起直到现在英宗去世、神宗登基,他都在江南悠游闲逛…

    这里面包含着王安石本性到底如何的大问题?他是个百分百纯洁无瑕、不使jian诈、甚至不懂jian诈的伟人吗?这是历代赞扬王安石的人的立论根基。或是个大jian似直、大恶似善、一肚子歪门邪道的伪君子?这是历代打压王安石的最终目的…这两个180度大转弯的评价,都要从他平生一点一滴的作为上去分析。这时就可以开始了。从他是怎么引起神宗皇帝注意的这件事上说起。

    话说宋神宗赵顼早就知道王安石,那就是他当王子时的亲信、前面说的那位韩维的功劳。韩维此人严正立身,是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至少经常让神宗皇帝肃然。如神宗和他聊功名,韩维拒口不谈,从一开始就掐断了谈话“圣人不谈功名,只说做事”事情成了功名自在,总抱着功名心去做,迟早成jian邪!

    某天年轻的赵顼王子穿了双式样新颖的鞋,韩维看见了,冷冷说了句“王安用舞靴”赵顼立即脱掉扔了。

    还有赵曙和曹太后较劲期间,韩维提醒赵顼危机到了,“奶奶”要生气,赶紧去解释。赵顼立即照办,替父亲去赔罪。这里稍加一句:赵顼与赵曙截然不同,终神宗一世,对曹太皇太后礼敬有加。

    总而言之,韩维对宋神宗影响很大,属于严师益友那种。尤其难得的是:他经常对国事发表些独特见解,每次都让皇帝目瞪口呆、豁然开朗,这时韩维总会说“这不是我说的,是我朋友王安石的看法”时间长了,王安石名字就深深在皇帝心里扎下了根。

    还有那篇王安石第一次进京时,唯一留下的万言书,那简直让少年赵顼心潮澎湃。于是,神宗皇帝在百忙的国事中仍不忘对万里之外的江宁府下了条指令:王安石就任江宁知府!

    截止到这里就可讨论了:话说以前那么多次任命,王安石都推了,这一次会例外吗?例外偏偏出现了,他接到指令后没半点迟疑,立即走马上任,当官去也!于是反对王安石的人有话说:王安石是jian诈的,你看:他先是有意结交王子的亲信,天天吹枕头风一样给年轻的未来皇帝洗脑。再派自己长子、在前一年考中进士的王雱进京城随时和韩维保持联系。这次他答应得这样痛快,第一暴露了他强烈的名利心,第二让他狐狸尾巴露了出来,为得到重用,使尽了手段,不仅早有预谋,还安排周密!他根本不是个纯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