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在线阅读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94节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94节

    这年头都朴实着呢,有口饭吃比什么都重要,至于那些刁民二流子,也不敢在这上头犯浑,不然能被人拿锄头撵出二里地去。

    耿氏问她:“那淘淘怎么办?”

    苗婉在家也不总抱着淘淘,可能是苗婉总时不时出去,淘淘跟耿氏她们在一起的时候,过不了多会儿能看见苗婉也没事儿。

    可要是哪天苗婉回来晚了,淘淘哭过一回再醒,那就不好哄了,晚上也扒着苗婉睡,憋醒苗婉若干次,淹了她好几回。

    而且不知道小孩子是不是天生就会看人眼色,前头淘淘脾气急,哭的时候嗷嗷的,比杀猪动静还热闹。

    自从有几次因为忙着吃蛋羹嗷嗷不过来,抽抽噎噎更叫人心疼以后,嘿……这么点小东西,无师自通了装可怜的技巧,吭吭唧唧比苗婉闹症候的时候还恨人,偏偏又心疼。

    苗婉听婆婆这么问,也哑了。

    但地里也不能不管啊,她干脆抚掌,“那咱们就干脆都去呗!叫得让淘淘知道外头世界的险恶……和臭,省得她总想出门。

    聚福食肆后天旬休,千金楼也跟聚福食肆一样,关门三天,咱们全家人一起去!”

    就当郊游野餐了。

    耿氏被噎得无奈极了,“千金楼才开张半个月,到时候怕是要叫人骂吧?”

    苗婉无辜眨了眨眼,“反正有不老少人都知道两家是一个东家,让他们感受下熟悉的味道也挺好嘛,就说东家有喜,重新开张后上新品,一成价儿送试用装。”

    活动还不是说来就来,她就是得让客人习惯,我不但说关门就关门,我还限制你们买多少,有本事来打我呀,嘿嘿……

    当然了,试用装几乎等于白送,手里银钱没那么富裕的咬咬牙也舍得买一两件用,只有让人知道千金楼的东西多好用,客人才会越来越多。

    乔蕊原本跟着爹写字,听见动静出来凑热闹,她比旁人都了解苗婉。

    “嫂子,你是不是不敢自己一个人去?”

    苗婉捏她小脸儿,“你不想出去玩儿?”

    说什么大实话呢,她苗世仁多怕死一个人。

    乔白劳不在家,光张伯和吴伯护着,她还带着孩子,哪儿敢往镇子外头去。

    那肯定得食肆和千金楼的壮小伙们一起,她才安心。

    “想想想!”乔蕊讨好地仰头笑,“那我现在就去跟福哥儿和禄哥儿说!”

    说完她颠颠就往张家跑,完全没给苗婉拦的机会。

    苗婉收回伸出的手,嘿嘿笑着看了眼哭笑不得的耿氏,要她小姑子保守秘密,跟给她下毒似的,会要命。

    阮嘉笙因为科举之故娶妻晚,只有个三岁的闺女。

    这一辈的长孙是阮嘉麟五岁的大儿子,叫阮元福,小儿子三岁,叫阮元禄。

    本来耿氏不想让苗婉去,主要是不想叫淘淘去,孩子才半岁多,出远门还是去镇子外头,也太早了些。

    闺女都去广而告之了,没法子,只能准备起来。

    张三壮这边早就习惯了苗婉动不动就给他们野外拉练,食客也习惯了他们一旬休息一次。

    阮嘉麟得知苗婉的决定,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货还没交付完呢,你就不怕客人以为咱们卷款潜逃,上门来砸了咱们铺子?”

    张三壮替苗婉说了:“不会,但凡去过聚福食肆的都知道,老天爷往东家手里塞银子,都追不上她任性的速度,习惯了。”

    阮嘉麟:“……”

    到了出发这一日,给食肆用的骡车,还有为千金楼新买的骡车,以及乔张两家在用的骡车,整整三辆车,都挤了个满满当当。

    不全是人,只有耿氏和张娘子带着苗婉和几个孩子,挤在家里用的骡车里。

    这骡车被苗婉做了改装,座儿上铺了棉褥子,地板上都铺了毡毯,坐着躺着都特别舒服。

    后面两辆车上,全是从食肆里拿来的烧烤架子,还有各种猪rou羊rou等食材和给小孩子们搭帐篷休息的地儿。

    苗婉抱着淘淘,娘俩都是全副武装,全带着帷帽。

    淘淘人小,直接被帷帽圈在里面,用绳子系在腰上,腰以下裹得严严实实,保准不会被蚊虫叮咬。

    张家翠丫和巧丫抱着卤蛋跟去了千金楼找孙氏,驴蛋、长寿、铁柱和狗蛋都去了私塾,只有铁蛋和毛蛋。

    他俩跟乔家一大三小四个孩子,六个娃叽叽喳喳出了一百只鸭子的效果。

    苗婉和笑闹个不停的孩子们一样兴奋,在流放路上一路来西北时,有士兵看守,她身体也虚弱,一直是躺在板车上昏昏沉沉,被乔瑞臣抱着进出,都不记得外头是什么样子。

    从来到西宁镇后,她最多就是从家里去瓦市和西宁镇,还从来没出过镇子,从坊丁守着的哨楼底下出了镇子,她就忍不住掀开车帘,深吸了口气。

    “呕……”苗婉差点没吐出来,“这什么味儿啊?这么臭。”

    张伯在骡车一旁走,闻言笑道:“嗐,这才是镇子外头的常态,进镇子比去西永县还严,要排队让坊丁查哩,畜生的屎尿还有孩子吃喝拉撒那些,也没人管,可不就这个味儿嘛。”

    苗婉愣了下,这跟她想的郊游有点不一样,她心里突然多了点沉甸甸的分量。

    这份量随着一路越来越荒凉,几乎要坠到她心底去。

    虽然西宁镇位置特殊,镇子里的道坑坑洼洼也是按官道的标准来的,但是镇子外头,真就是草丛里踩出来的泥巴地成了道。

    坑坑洼洼不说,道路两旁不少看见各种牲畜甚至是人类的粪便,淘淘已经将脑袋扎祖母怀里好半天了。

    更让苗婉心里沉重的,是偶尔路过村落,那零星鳞次的房屋,全都是茅草屋顶。

    偶尔有几个灰瓦的人家,房子也就稍微平整些,同样是土坯和着麦秸直接做得土砖盖的房子

    。

    一般人家的墙上,都已经被风吹雨打跟道路一样坑坑洼洼,窗户都是拿破布塞着。

    她心里升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

    得亏她还以为自己已经在竭尽所能的帮尽量多的百姓们过好日子了,光千金楼和种地就能帮上百号人。

    所以张伯他们说丰收,她还自得满满带着全家出来……郊游,苗婉摸了摸自己的脸,疼得她鼻子发酸,眼眶发红。

    她一直以为自己穿越后适应良好,可她其实是把自己关在镇子里面,自欺欺人,把外面的世界还当做后世的农村。

    后世即便最贫穷的时候,大家日子难过,也没有到这种程度,她这跟何不食rou糜有啥区别?

    下来马车,远远看到地里那些破衣烂衫的瘦削汉子们,一个个弯着腰在地里干活,苗婉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耿氏叹了口气,她懂儿媳妇的感受,当初来西北的路上她就被震惊过。

    她上前拍拍苗婉肩膀,半开玩笑般安抚儿媳妇,“不是说要叫淘淘知道知道外头的威力,好老实呆在家里?你怎么比你闺女还不如?”

    苗婉见大家都在看她,听说东家过来凑过来的百姓,见她表情不好,也都惴惴不安。

    她深吸了口气,勉强笑出来。“我这不是被臭晕了头嘛,淘淘难道就不……”

    话没说完,苗婉看到了带着小口罩的闺女,估计是耿氏心疼孩子偷偷给做的,正好奇地探着身子,啊啊叫着去摸阿墩。

    阿墩怕自己身上脏,又想躲,又怕小东家不乐意,脸都快愁成包子了。

    可别说,阿墩这几个月吃得好睡得好,个子蹿了一大截,快赶上苗婉高了。

    他见天在地里忙,被太阳晒得更加黝黑,像黑珍珠一样发亮,脸颊上又有了rou,虽然还是不好看,可配上那双圆溜溜黑白分明的眸子,丑萌丑萌的。

    淘淘已经见过俩表兄被晒的那个熊样子,接受能力高了不少,看探身子的那样儿,还想让阿墩抱她?

    苗婉确实被闺女逗乐了,孩子是最治愈大人的。

    她想了想,小声跟耿氏道:“娘,要不咱们收成后,让孙阿达现做点青稞团子吃?这些干活儿的要下大力气,想必也不舍得吃rou,咱带的那些……”

    耿氏拍拍苗婉的脑袋,这就看出苗婉是阮家人了,心软又善良,也挺好的。

    “你说了算,咱们来的这些人,也不缺这一顿rou。”

    苗婉高高兴兴哎了一声,过去找孙老火。

    以前她想着多赚钱,让镇子上也能在元宵节放得起烟火。

    那时候的她,最惨的时候,能干的婆婆手里也捏着近三十两银子呢,其实恐惧更多来自于小说的既定结局。

    可现在她心里好像有什么变得不一样了。

    她还是想让这片天空升起花火,可在此之前,人们仰望星空之前,得吃得饱穿得暖,能等到那一日才好啊!

    她心里的主意更坚定了些,这也算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姑娘,跨越时空,能为家乡做的一点点贡献了。

    孙老火听了苗婉的话,跟耿氏一样,眼神柔软许多,他也是从村子里出来的,若是没有他师父,说不准他早饿死了。

    不过他没耿氏会说话,大咧咧指了指张三壮他们:“叫这几个怂包下地,他们恶心的隔夜饭都能吐出来,好东西给他们吃也瞎了,叫人家习惯了的吃,才不浪费我这好手艺。”

    张三壮:“……”亲丈人。

    苗婉感觉膝盖默默中了一箭,乖乖点头,“那孙阿达您看着安排,待会儿咱们吃青稞团子,加点野菜做菜团子好不好?给几个小孩子留点rou汤吧。”

    吃粗粮菜饼,这才是郊游的真谛,没毛病!

    地里老农们忙着时,浓郁的rou香味儿伴随着风吹到了地里,馋得干活的百姓都忍不住狂咽口水,眼含羡慕看着苗婉他们帐篷的方向。

    地主日子就是好哩,出门都要吃rou,香死个人咧!

    只是没想到,没一会儿,张伯就敲着铜盆朝地里喊——

    “大伙儿听好了,抓紧时间收粮食,认真干活儿的,今天东家带来的所有rou都给咱们吃!”

    众人:啥?!!!

    一时间,地头忙得热火朝天,连张三壮他们都被带动起情绪,奋力收起粮食来。

    与此同时,西平郡东西两头的乌氏胭脂铺里,人头攒动,那热闹的劲头丝毫不比地头差。

    作者有话说:

    女鹅已经走在成长的路上啦!给女鹅加油打气叭!

    第74章

    苗婉以前觉得,伟人说过的先富带动后富很有道理.

    她想着只要铺子越开越多,等先前铺子的人手锻炼出来可以升为店长,那时候定北将军差不多也该下马了。

    到时候若是乔家全家回京,她就与这些店长签契约,雇佣当地的老百姓,以西宁镇为中心,带动周边村落的发展。

    可她现在明白,西宁镇的特殊让自己有些想当然,伟人也是先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了那样的道理。

    这个时代,也许不等她雇佣,很多百姓日子就已经过不下去了。

    先开花后结果更适合眼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