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王养妻录[重生]在线阅读 - 第135页

第135页

    至于办成之后的功绩,豫州这事本不是什么轻易的事,更别说他们还下了套,所以朝中的态度对姜家是怜悯而不是警惕,甚至会猜当今此举是不是要对姜府动手了,一门双状元嘛,原就反常。当然也正是朝中的这种态度影响了后面棋局的走向,这就不剧透了,还有其他的小彩蛋是...

    他们一走,守着小兔子的人就少了最有力的两个诶。以及...

    引起虞舒注意,挂于岁岁腰上的珊瑚禁步,可是圣上亲手挂上去的。

    剩下的彩蛋宝贝自己寻吧,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在角落里发现了~

    第70章 求旨

    金銮殿中寂静异常, 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得一句淡淡的:

    凤位。

    上首的帝王微微垂眸,浩瀚的威势刹时于殿内荡开, 凌厉得仿佛叫人恨不得连心都给剜出来,若朕不允呢?

    正使叩在地上, 看不清神情, 砖石上的血迹却扎眼的很。

    若, 若不如此, 大雍日后...他缓了好一会儿,方才好似寻回一星半点气声:恐有血流成河之难。

    众臣心思陡转,面上却屏着息,生怕引得人半分注意。

    这时,一声分不出喜怒的轻笑落入他们耳中。

    朕倒有几分好奇, 正使口中的血流成河, 该是何等景象。

    在大脑尚还未曾反应过来之时,朝臣们腿一软, 已是先跪了下去:圣上息怒。

    立后一事被即刻打回并不在臣子们意料范围之外,若是雍渊帝答应了他们才会觉得惊惧呢, 难道之前数年他们就盲了瞎了,看不到后宫主位空置?

    自不是如此。

    别说其余妃嫔, 单论赢面最大的四妃,谁敢说自己没有入主中宫的念头?又有哪个氏族, 不想自己族中出一位皇后?

    一旦事成, 便是百年荣光。

    可这是他们想想, 便能成的么?

    想起那些被全然遮掩下的宫中密辛, 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臣不由打了个寒颤。

    当今从来不是良善之辈, 想要从君王手底谋求什么, 便要做好抵命的准备。

    与其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荣宠赌上整个家族的命,还倒不如静观其变,免得到头来为旁人做了嫁衣。

    可现在...

    金銮殿砖面冰冷寒凉,纯色官服下,有的人的心却一点点染上了热意。

    强埋心底的贪欲被人挖开一角,便再难压下。

    天赐良机。

    众臣虽是叩首,眉眼官司却是仍存,底下乌压压一片跪着,不知是谁颤声道了句:

    此事关乎国运,望圣上...三思。

    就像楼高欲坠,最中心那根圆柱却遭人倏地抽走,广厦将倾,不过瞬息。

    朝臣先后一叩首,谨声言道:

    还望圣上三思

    姜淮掩在人群里,一时也有些摸不清此事的底细了,只余心底越发浓烈的不安。

    姜大人今日的谋算到最后也没能成。

    安远侯快步追上神情恍惚的尚书大人,下意识压低声道:尚书放心,不过暂且耽搁一阵罢,等观星监卜出那位吉星,我们两府的婚事便可继续了,没甚妨碍的。

    朝野上下为着后位一事翻了天,群臣跪谏,终是让圣上退了半步。

    说是退也不尽然,只是因着观星监正使说自己力有不及,还需一段时日方能卜出星象所示的具体人选,圣上借以此为由,将其押后再议了。

    此事总算是还留有几分转圜的余地

    虽然很难说得清这其中有没有正使想要以命染金銮的缘故。

    不过因着此事,大雍女子婚嫁均需缓上一缓,京中尤甚。

    在观星监作出论断之前,那关乎国运之人到底是何人,谁又可知呢?

    那就都先压着罢。

    那时朝上吵吵嚷嚷的,究竟是哪位官员提出的此策安远侯不大清楚,但是老侯爷觉得这话听着确是有些许道理。

    虽然大家对吉星的人选都心知肚明,总逃不开宫中那几位去,但明面上该做的还是不能落下。今上择后,你府中却忙嫁娶,是何用意?

    终究只是等上几日罢了,不妨事不妨事。安远侯这么想着,嘴上也就这么说了,甚至不忘宽慰几分脚步虚浮的亲家公。

    其实看着这样的姜淮,老侯爷心中还是有些难言的欣喜的。

    原来尚书府比他们家还要在意这门婚事些。自觉面上无光的侯爷倏地多了几分底气。

    迎着安远侯老大怀慰的目光,姜淮的面色更复杂了。

    他怕耽搁着耽搁着,他女儿就要没了啊。

    朝会上所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被姜大人带回了府中,虞舒姣好的面容上满是严肃。

    朝中多少年未曾提过立后之事,怎么偏偏这时冒出来个什么劳什子吉星,还偏生就在今日!

    看着怒气冲冲的自家夫人,也曾舌战群儒的尚书大人顾不上理自己发皱的官服,小心翼翼地搭话道:或,或许是几位皇子渐长,哪位娘娘买通了观星监正使,想借此搏

    夫君可莫要再开口了,姜淮话还未落,便被虞舒拿起桌上的糖葫芦一把塞进了他嘴里,堵得严严实实的:要是此事当真是四妃冲着后位去的,我就在佛前给她们铸个金身,日夜祝祷,也算还了她们此番大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