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在线阅读 - 第250页

第250页

    曹许深深地同情了一把赵旸:“那后日,我替殿下你去看望苏轼他们吗?”

    赵旸轻点了下头:“那就后日去。”说完,他想到了一件事情,“对了,之前我问欧阳先生要了最近十年的科举的考卷,后日你带去送给苏轼他们。”

    “最近十年的科举考卷?”虽然曹许不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也知道最近十年的科举考卷有多珍贵。

    “苏轼他们不是要参加科举考试么,把最近十年的科举考卷送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地琢磨。”

    “苏轼他们明年要参加科举吗?”

    “他们不参加。”赵旸之前问过苏轼他们要不要参加明年的科举考试,苏轼他们并不打算参加明年的科举。他们决定在太学读三四年的书后,再下场参加科举考试。现在,他们觉得自己还没有实力参加科举。“先把最近十年的科举考卷给他们看看,让他们了解下科举考试。”

    “好,我带给他们。”

    “对了,你问他们要几篇他们写过的文章和诗词,就说我要的。”

    曹许疑惑地问道:“殿下,你要他们的文章和诗词做什么?”

    “有用,让他们把他们写的最好的文章和诗词给我。”虽说日后欧阳修会看重苏轼他们,但是那要等好几年。如今,有机会提前让欧阳修欣赏苏轼他们,那就提前让欧阳修看看苏轼他们的文章和诗词。

    “好,我知道了。”

    赵旸没有再说什么,继续看劄子。看了一会儿,他就站起身在御书房里走一走,看看窗外,让自己休息一下。

    这时,曹皇后拿着小食来到御书房。

    这段时日,每天晚上,曹皇后都会拿一些吃的来御书房看赵旸。宋仁宗可没有这个待遇。

    曹皇后陪儿子说了一会儿话后就离开了。临走前,叮嘱赵旸好好休息。

    赵旸吃完宵夜后,没有再继续看劄子,而是看书练字。他忙着监国的同时,也不忘看书练字。

    不好好练字不行啊,王胖胖的字比他写的好看。每次和王胖胖通信,王胖胖都会在信里炫耀他的字,然后不忘笑话赵旸的字没有他写的好看。

    两日后,曹许特意选在中午的时候去太学看望苏轼他们。

    苏轼他们见曹许来了,但是赵旸没来,心中很是失落。

    “福慧家里有事,暂时没空来看望你们,所以派我来看你们。”

    “福慧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不要紧吧?”

    “不要紧,福慧说等他忙好了,就来看你们。”曹许说完,想起赵旸的吩咐,连忙对苏轼他们说道,“对了,福慧问你们要你们写的文章和诗词。”

    “啊,福慧要我们写的文章和诗词?”苏轼一脸惊讶,“福慧要这些做什么?”

    “看啊,你们把你们写的最好的文章和诗词拿给他。”

    苏轼和苏辙他们没有多想,立马把他们最近写的文章和诗词拿给了曹许。

    “我和阿辙写的文章和诗词不算好,如果福慧想看好的文章和诗词,还是看刊登在太阳书局报纸上或者杂志上的文章比较好。”苏轼和苏辙觉得他们写的文章并不出众,如果福慧要学习写文章或者诗词,应该看那些出色的文章和诗词。

    “福慧就想看你们的文章和诗词。”殿下要是想看好的文章和诗词,何须看太阳书局刊登的文章,直接看晏殊和欧阳修他们的文章就行了。“对了,这是最近十年的科举考卷,福慧让我转交给你们,让你们好好看。”

    “什么,最近十年的科举考卷?!”苏轼和苏辙一脸震惊。

    “福慧让你们好好了解科举考题。”

    “这……”苏轼和苏辙他们非常吃惊和感动。他们没想到福慧这么细心,竟然为他们准备了最近十年的科举考卷,这……可是无价之宝啊。“帮我谢谢福慧,我们会好好看的。”

    “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曹许问道,“有没有缺什么?”

    “我们什么都不缺,一切都好,让福慧不要担心我们。”福慧比他们小很多,但是一直以来却非常照顾他们,这让他们心里很是感动,但是同时又觉得有些羞愧,因为他们并没有帮上福慧。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不要不好意思。”曹许手指着苏轼他们说,“如果你们缺什么不跟福慧说,福慧知道后悔生气的。”

    苏轼笑了笑说:“我和阿辙在太学里,真的什么都不缺。”

    苏辙附和地点头:“我们真的什么都不缺。”

    “要是后面缺了什么,记得跟我说啊。”

    “你放心,如果我们真的需要帮忙,一定不会跟你和福慧客气。”

    “那就好。”曹许又跟苏轼他们说了一会儿话才离开。

    宫里的赵旸,收到了范仲淹写的劄子。

    范仲淹写的劄子,晏殊他们看了后,并没有批阅,而是拿给了赵旸。

    赵旸监国的消息,早在前段时日传到眼中有和包拯他们耳朵里。

    范仲淹得知后,就立马写劄子给赵旸。

    在劄子里,范仲淹先是把赵旸之前在相国寺为江南祈福一事夸赞了一番。接着,又关心宋仁宗的身子一番。最后,对于赵旸监国一事,他表示非常支持,并且认认真真地跟赵旸说了很多朝堂上的事情。

    在劄子的最后,范仲淹写到了《庆州大顺城记》一事,还提到了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