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小青梅[八零]在线阅读 - 小青梅[八零] 第114节

小青梅[八零] 第114节

    这个姑娘打扮得时髦新鲜,很容易让人记住。

    杨东想起来,表妹和孔永英的弟弟在一起了。

    “所以呢,问我有没有见过那个姑娘?”

    “所以有见过吗?是我弟弟的对象吗?”

    杨东真不好说别人闲话:“怎么了?如果姑娘经常和你弟弟走在一起,无疑是对象了,我记得他在读大学吧,如果读大学,谈对象很正常。”

    孔永英:“我弟弟居然比我更早有对象。”

    “原来你只是不能接受弟弟比你早谈对象?”

    “嗯,不能接受,很难接受,我也想谈对象,杨哥,你给我介绍对象吧,你家亲戚有适龄的姑娘能和我谈对象吗?或者说嫂子有没有和我差不多年纪的meimei。”

    “我家亲戚适龄的有对象了,你嫂子没有meimei,只有哥哥弟弟,别想对象想疯魔了,你愿意,人家姑娘还不一定愿意。”杨东不想当媒人。

    “杨哥,你有个meimei吧。”

    “少打我meimei主意,她年纪比你弟弟还小。”

    茜茜已经在读大二下学期了,年纪上或许和孔永英差不了多少,他们要在一起,当哥哥的第一个不答应。

    在他眼里,比他小五岁的meimei还是小孩子,被已经上班的孔永英惦记上,真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

    孔永英:“别生气,杨哥,我只是开玩笑的。”

    “你想谈对象可以找我们单位的苗姐,苗姐不是挺热衷帮人牵线搭桥。”

    “还是得了,我打一辈子光棍都不要苗姐介绍,,苗姐真是乱介绍,一点不靠谱,问过我好几次了,我每次都说不着急,把她应付过去赶紧跑了。”

    弟弟谈对象让他着急了,但是碰见苗姐,他只想跑。

    杨东:“感情这事急不得,我和你嫂子是青梅竹马,从小培养的感情,急病乱投医只会更糟糕,虽然我不能接受你惦记我meimei,但是你本身条件不错,喜欢你的女孩子应该很多,不用愁找对象的事情。”

    “都怪永义,居然比我早谈对象,他不谈对象我都没想过谈对象的事情。”

    “你看见就看见了,尽量别告诉太多人,尤其是爸妈,小年轻谈对象要的是自由,被爸妈知道就没多少自由了。”表妹的事情要保密。

    “行吧,真是羡慕啊。”

    ...

    杨东进来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立秋正蹲着收拾一个小编织袋:“立秋,买好了?”

    “对,送给嫂子和小朋友的礼物买好了,今天逛半个上午才买好的,你中午吃完饭帮我寄到哥嫂家里去。”

    哥嫂小孩出生了,身为姑姑,不能赶回县城,沈立秋就买些礼物寄回去。

    “好,我吃完饭就去寄,立秋,孔永英好像发现他弟弟谈对象了,他在食堂见过岑珺,问我认不认识,我糊弄过去了,没说认不认识。”

    “这么不小心的?又被发现了。”沈立秋把编织袋放好,开始吃午饭。

    “岑珺应该只想瞒她这边的亲戚,孔家无所谓。”

    沈立秋:“孔永英挺好糊弄的,在人尽皆知之前,尽量别让他知道珺珺是我们的表妹。”

    他们夫妻还是装傻吧。

    “他弟弟谈对象,他也想谈对象,问我亲戚有没有适龄的,还问你有没有meimei,甚至盯上茜茜,我让他别打茜茜的主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茜茜都到了能谈对象的年纪,我还记得和她分享小人书的日子。”

    第112章

    杨东:“立秋,现在不是感慨分享小人书的时候。”

    重点是小人书吗?

    说起小人书,他还记得是立秋带茜茜看小人书的。

    沈立秋能明白他这个当哥哥的心情:“茜茜都已经读大学了,谈个对象又没事,你顶多无法接受自己的meimei被熟人惦记……别拿年纪说事情,你惦记我的时候我们才读高中,年纪更小,我还是你看着长大的。”

    她没把茜茜当成小女孩看待,小人书的原因,她和茜茜的共同话语很多,她把茜茜当同龄人的。

    “你别把我说得像图谋不轨的坏人,我们不是顺其自然在一起的吗?”立秋说得都没错。

    他读高中的时候就觉得他们以后会结婚,立秋对他好,也是间接在回应他的感情。

    难道不是吗?

    沈立秋当初真没有回应他的意思,只是无意让东哥产生了不该有的错觉,她是无利不起早的人,带着目的做事情:“茜茜的感情也顺其自然吧,你不用管了,省点心,不会和孔永英在一起的,茜茜不喜欢孔永英这种类型的男人,虽然我觉得孔永英挺好。”

    她和茜茜是好姐妹,茜茜有说过喜欢哪种类型的男人,绝不是孔永英这样天真烂漫型的。

    孔永英在小人书里只能当个不谙世事的小少爷,十岁不到的小少爷。

    “他身上没几斤rou,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你看中他什么?”杨东听不得立秋说别的男人好。

    “东哥,你说别人之前,先想想你自己,你当兵前rou比他还少吧,如果不当兵,别人都要给你起绰号叫竹竿了,每个人都有优点,孔永英家庭条件好,人长得不赖,好相处,性格不赖,有点可爱,挺好的,以我的看人标准,我觉得他不错,但是我更喜欢你。”她相信不会只有她一个人偷偷叫东哥竹竿。

    他们班绝对有同学喊他竹竿。

    东哥还不知道她偷偷叫了他很多年竹竿,孔永英身材不如现在的东哥好,看起来起码不瘦,很匀称的身材。

    杨东:“你别在我面前说别的男人多好,我不反对茜茜谈对象,只是不想她和我熟悉的人谈对象。”

    有种玩过家家的儿戏感。

    “熟人好歹知根知底,陌生人哪里知道真实品性……我们别cao心茜茜的终身大事了,她还在读大学,对自己终身大事没想法,也有可能已经谈了个对象,她真谈了对象,领到家人面前,你这个当哥哥的也没立场去阻止吧,还有爸妈在。”要她说,东哥就是瞎cao心。

    她能理解他的心情,她也没办法接受亲弟弟和茜茜在一起,她家亲弟弟立夏还配不上茜茜。

    但感情这种事情,谁说得准?

    爸妈都不一定能管住,更不用大哥了。

    “我不管了,管你一个已经够累了。”他还是别去想多余的事情了。

    沈立秋:“原来我们家东哥还会喊累,真稀奇。”

    “你应该反思。”

    “我偏不。”

    两人吃完午饭,杨东检查一遍编织袋,确定里头易碎物品都包得好好的,骑车去寄包裹。

    也不知道午饭时间有没有人值班,没人的话编织袋先拿去单位,等下午再去寄东西试试。

    ...

    年后食堂生意稳定下来,沈立秋比年底清闲许多,晚上不用加班,因为要上课,上完课死也不要加班。

    周六可以说是她最幸福的时光,第二天周日放假,周六和周日晚上都不用上课。

    那是以前的周六,临近期末的周六跟没放假似的,她和东哥要抓紧时间背书做题,主要是背书,老师都划好考试范围了,他们要做的就是死记硬背。

    以为暑假是解脱吗?

    不,不是解脱,是新的地狱。

    新食堂竣工,暑假要装修。

    装修的事情金满河也帮忙找了专业装修队伍,装修就不能和建造一样放任不管了。

    她也可以放任不管,只要她无所谓装修后的风格。

    租来的地方沈立秋可以不管,自家的不能不管了,之前和建筑设计师谈话,后来和装修设计师谈话。

    装修设计师已经把室内图画好,沈立秋看过了,看着还行,实际效果得亲自去现场看。

    建造装修不是她一个人拍脑袋决定,全都参考了员工意见。

    “立秋,真的要等考完试出成绩抛糖?”周六晚上,互相抽背完老师划出的知识点,杨东整理自己和立秋书本笔记的时候问道。

    食堂工程竣工,立秋计划抛糖抛馒头,定在考试出成绩周的周日。

    不管是不是吉日,杨东都觉得在考完试之后比较好,不用等成绩出来。

    今年有一门科目真挺难的,就是一口气讲三节的老师的课,他没有信心能及格。

    如果不及格,要等第三年重考了,第三年重考难度更大,想想就难受。

    沈立秋正坐在电风扇前吹风,电风扇把她碎发吹飞起来:“嗯,等成绩出来吧,不管是好是坏,都能把学校的事情扔边上不管了,我觉得抛糖是件开心快乐的事情,不应该被等成绩影响。”

    她说得很有道理,杨东不再有意见。

    成绩好坏都已经成定局,改变不了的事情,让它自然发生吧。

    ...

    食堂抛糖日子在七月上旬的休息日,沈立秋做主买了满满四个大箩筐的糖果,馒头有八筐,两样分别在新食堂二楼四个角抛。

    食堂最高二楼,离地面不是非常远,她特意选了扔下去不容易散掉也不会砸伤人的糖,足足八种。

    馒头只有沈立秋拳头大小,不是很大,两个包在一起扔。

    馒头没任何馅,就是白面馒头,食堂员工昨天赶工做好的。

    昨天食堂不上班,今天上午放假放到十点,十点之前专注抛糖的事情。

    食堂员工除了沈立秋,全在楼下接糖,食堂很大,楼下四个角挤满了人。

    每个人手上都抱着装糖果的东西,篮子、筐子、脸盆、水桶,小孩大人全挤做一片。

    真的非常热闹,不断有路人过来,看这个地方热闹,打听情况,听是抛糖,都走过来准备抢糖了。

    事先不知道的路人亏就亏在不能赶回家拿容器装糖。

    抛糖的人全是沈立秋亲戚,大舅妈三舅妈,她们的儿女都来了,公婆茜茜,连三舅岑仁晖都被拉过来了。

    三舅再不情愿过来,还是被三舅妈拉过来了,今天是抛糖的大喜日子,他也没摆出多难看的脸色。

    三舅妈喜气洋洋的,还以为是她家发生好事了。

    一家站一个角,快到时间了,沈立秋拿着喇叭先喊几遍,让大家注意安全,小心身边的小孩子,开始抛糖的时候不要抬脸,不要看上面,小心被砸到脸。

    她视力好,看到四五岁的小孩都提着篮子在人群里。

    不想抛糖的日子出现任何事故,让大家注意安全。

    食堂近三十个员工全在楼下,还喊了他们的亲戚朋友,光是他们加起来就有两百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