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质子将谋在线阅读 - 第69页

第69页

    他拿着酒杯坐在首座,周知玄排在末尾,秦幸坐在他身旁。

    误打误撞卷入这次酒令之中,对于吟诗作对秦幸并不擅长,所以早就做好了喝酒的准备。

    目光转向周知玄,瞧他波澜不惊的样子,似乎自己心里都有底气了,偏巧他眼神侧过,两人四目相视,秦幸不由得露出笑颜,悄悄低声说着:“若有你不会的,我提醒你。”

    周知玄愣了一会,轻笑答好。

    酒令开始,一盏金樽酒随着水流飘至谁的面前谁就开始对诗,顾平彦率先说了规则,依乐娘的一曲为限,筝起开始,筝止作答。

    “在场就秦姑娘一位女子,那第一题由你来开吧。”顾平彦看向她平静说着。

    要秦幸第一个出题,飞花令从前只见旁人玩过,如今到自己头上,有些犯难,“云”“春”“月”“夜”“花”,她便想着开个常见简易的题目。

    “第一题便用花吧,以花字打头的七绝皆可。”

    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秦幸身上,她左思右想,远处花团锦簇,亭台楼阁,忽得想到一句,道:“花开不并百花丛,亭台阁楼似苁蓉。”

    话声一落,人群中传来几声讥笑,苁蓉乃是药材,拿亭台楼阁做比较太过牵强,不伦不类的。

    她心里羞赧但依旧面不改色。

    周知玄低声夸赞她:“作的不错,我觉得尚佳。”

    不知怎的,秦幸噗嗤笑出声来,她知道自己什么水平,瞧他一本正经的夸奖,反而有些憨态。

    乐声响起,酒盏开始飘动,乐娘手指在琴弦上飞舞,忽急忽缓,动人心弦,带她停下,那杯酒不偏不倚的落在顾平彦眼前。

    “简单。”他自信举杯,信步走到一朵将败的花朵面前,喃喃道:“花落花开花满天,花自飘零水自流。”

    须臾,“好!”李源率先鼓起掌,起身赞叹:“工整对仗,意境非凡。”

    身边的几人也跟着附和,秦幸看来这诗也不怎么样嘛,夸大其词罢了。

    一圈过后,众人都对了上来,无人罚酒,第二圈由顾平彦出题,“这次便出个略难点的题,也不知诸位能否招架的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已冬作为诗题,七绝即可。”

    没有指定的实物,冬这个字太过笼统,看似简单,实则困难。

    第40章 侯宴下

    秦幸苦思冥想着,眼下刚到秋日,没有冰封更没有雪飘,在她犹豫不决时,顾平彦已经把诗作完了。

    他悠悠道来:“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写得便是冬日里的寒梅,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细看不是雪,因为雪无香气,风把梅香吹得四散,以它作为媒介果然巧妙。

    筝声止,那杯酒飘至周知玄跟前,所有人都注视着他,不由垂下眼眸,静静凝视着那杯酒,他在思索。

    摩挲着白玉扳指,抬眸时看向了顾平彦,开口道:“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万里积雪笼罩着凛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照耀着旌旗飘动,这诗一出,全场不禁哗然,不仅描绘出冬日雪景秀美,更是致敬了边境将士们,立意顿时拔高了,比起寒梅的气节与娇美,周知玄的这首更加大气。

    “不错。”顾平彦也是满脸的赞赏,但心底还是觉得自己略胜一筹。

    酒令继续,轮到秦幸,她锁着眉凝神细想,定不能输给他们,于是作道:“雪花如飞蝶,万花从中开。”

    “冬日哪来的飞蝶,更没有万花啊。”李源和其余人都笑作一团。

    看着秦幸眉头紧锁,周知玄帮着她说道:“飞蝶拟作飞落的枯叶,万花则是雪花,依在下看这诗十分有意境。”

    “其实我也觉得这诗作的很差,不就是一杯酒嘛,没事。”对不上来,或是对的诗不达意都需要罚酒,说着秦幸拿起酒杯就要一口饮下。

    周知玄拦住,将酒杯夺过,平静地望向她,“我说的是真的。”

    目光交汇,似乎还能感受到他指尖的温度,秦幸耳朵不禁发烫,怔怔望着石桌,一时只会点头发愣了。

    “并不是哄你开心,你的诗确实不错。”

    她莞尔一笑道,“是吗,周公子过誉了。”心里漾起涟漪久久不散。

    一旁的顾平彦摇头轻叹,“不过说来,抛开诗意,在下出的这题是七绝,而秦姑娘所作的只有五字,算不得数,看来这酒逃不掉了。”

    弯弯绕绕还是躲不过这杯酒,只是酒杯还在周知玄手里,只见他一口喝下,喉中清冽,拱手笑着说:“秦姑娘不胜酒力,这杯我代饮了。”

    “九如兄果然是君子。”顾平彦叹道。

    这么多男子也不会为难一个姑娘家,所以众人都没有微词。

    酒令继续,轮到周知玄出题,而他仅说了四个字:“醒世之言。”

    他头微微扬起,笑看顾平彦,“没有旁的,七句也好五绝也罢,围绕这四个字来作就好。”

    “这要如何作,没有事物亦没有情景,仅凭这四个字,九如兄莫不是在为难我们。”李源冷笑看着他。

    “李公子,人生在世切勿不能糊涂一世,平日里就没有醍醐灌顶的某一刻?”周知玄语气不急不缓,静静道来。“在下这样说,有没有提点到李公子。”他笑着反问。

    “我似乎明白了。”宋安之话语带着雀跃,命侍女拿来了纸笔,“就拿在下作比喻,短短十八载,突然有了对未来的希冀,算不算的上“醒”这一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