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姜鸿大笑道:“有何不可?这读书本就是周而复始,从三春之季,到孟夏之初,我知道你是觉得后面那句有些浓艳了些,不过倒不必再改,因为此句正好符合圣上的喜好。” 之后几人将新修的各处地方都走遍,在老师的指点下,谢舒赶鸭子上架般都题好了牌匾这才松了口气。 最后穿过曾经走过的石磴,清溪,谢舒来到上次西园诗会的举办地点,也就是在祈水的长亭边,只是现在已经被夷平了,如今坐落着巍峨宏伟的宫殿。 这里便是行宫的正殿,和京城行宫规制一样,房以三间为进,一进一门,十分恢弘大气。 这座行宫才是这三个月里,最紧要的工程。 姜鸿细细查看了后,便开口道:“与我之前见过的没什么区别,能在这短短三个月中做到这种地步很好,此处倒也不必再挂匾额了,等圣上来,他定会御笔亲赐,这样一来,便如同无形之威,楚息你去叫人把牌匾取下来。” 他话一出,虞楚息点点头,悄悄挠了挠谢舒的手心,谢舒这才放开郎君的手,朝他微微一笑。 等人走后,谢舒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他心绪渐沉,看来老师也清楚,顾家必然不会轻易罢手。即便他们此次没有要来西园,对方也绝对不会因此而放过他们。 这次皇帝来到金陵,一开始接驾的是顾钟,无论怎样,他们都迟一步,所以谢舒需要提前准备好一切,毕竟他与顾钟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差的太多了。 想到这里,谢舒忍不住朝着姜鸿开口道:“老师,我觉得顾家定有后招,若无万全之策,学生担心......” 姜鸿回过头,见谢舒露出这般少见的紧张之色,倒与刚才全然不同,果然还是虞楚息对他的影响不小啊。 姜鸿不禁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道:“这世上防不胜防的东西太多,哪有什么万全之策?” 闻言,谢舒有些失望,就连老师也不知道么? 姜鸿见他表情,便清楚他心中所想,若不是要维持仪态,他差点都想翻个白眼,还把自己当神仙了? 忽然,谢舒目光一闪,脸上的神色变得慎重起来,他定定道:“学生还记得老师曾经说过,这天下大势如同江海之潮,若不想随波逐流,便要成为掌潮人,当时学生不明白,如今却已深知,陷入其中的滋味。 老师可否教学生何为搅动风云之策?” 作者有话要说: 第055章 姜鸿见谢舒果然想通了, 心情舒畅,也不枉他刚才刻意支走虞楚息了。 姜鸿早就发现了,他这个学生, 处事从容, 多谋善断, 在政治上是个难得的好料子, 只是不知为何, 他不声不响,深居简出,不像其他人那般热衷名利, 反而天生就与世无争一般。 虽说姜鸿确实是看中谢舒心境开阔,可不想他年纪小小,真就养成这样老成的性子,如今能够激起他几分心志倒也不错了。 姜鸿慨然笑道:“你能着眼于天下大势, 是一件好事。我曾经告诉过你, 顾家针对你的原因, 那你应该知道其中关节处,不在顾家。” 谢舒沉吟道:“老师, 是说三皇子邵祯?这几个月以来, 他和顾家一样, 不曾有什么其他的动作, 但这次他随皇上一起南巡, 我也十分担心......如今对上顾家,便已让人一筹莫展,何况是三皇子。只是老师, 您之前说过三皇子的秉性, 他这样不合常理的反应, 反倒让人奇怪。” 姜鸿见谢舒已有猜想,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谢舒不再犹豫,开口道:“老师曾说过,如今三皇子和太子正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这次皇上南巡,令太子监国,代为处理国事朝政,这无疑加重了太子的威望,让太子这边有了更多的砝码。如今处于劣势的便是三皇子,他若想挽回局势,只有两个办法,在京城那里,给太子制造一些难以处理的麻烦,或是在皇帝身边,讨他欢心,当然后者比前者要容易许多。在现在这种局势下,三皇子自然不会轻举妄动。” 姜鸿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容展,你后面分析的不错,这确实是三皇子没有动手的一些原因。” 说到这姜鸿继续道:“但你有所不知,三皇子此时和太子乃是平局。” 谢舒没想到老师竟然这样说,这太子监国相当于表明皇上对继承人的认可,将国家大势全权交给太子,既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考验,难道这其中还有他不知道的内情不成? 姜鸿解释道:“容展你也算学贯古今,看过许多史书,那你该知道这历来太子监国,有什么规矩? 第一,太子一人主理朝政,三公九卿从旁辅佐,可皇上却依旧要让人将军国大事汇报于他再做处理。第二太子监国便等同于副君,所以礼制上会有所改变,太子朝冠应有所加冕,但皇上并未应允。第三太子监国的情况,往往发生在帝王或是御驾亲征或是重病不起,这一次却是南巡,而太子监国大权在手,诸位皇子本该在京城听命,可现在,皇上将其他皇子都带了过来.......” 谢舒闻言皱紧了眉头,照老师这样说,太子确实不算占了上风,反倒是跟在皇上身边的三皇子还有cao作空间一些。 而且帝王的所作所为,也让这场本就捉摸不透的储君之争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难怪邵祯会这么眼热这个位置,因为他确实看到了足够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