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不当衰神那些年在线阅读 - 第45页

第45页

    小花像在说鬼故事似的,在场的人都神情凝重,唯有王清河笑得开怀:“那只能证明金隶有超出常人的理智,小明子,你这段时间和金先生接触比较多,说说你的看法。”

    柳明明被小花的故事吓得一愣一愣的,很想附和,对,就是那种感觉,但王清河这样问他,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他顿了半响:“金先生人还可以。”

    “嗯?”王清河目光不善。

    “不,不对,金先生待人温和,虽然贵为大祭司,但是一点脾气也没有,是个顶好的人。”

    听到满意的回答,王清河对他露出个和善的笑,柳明明的汗都下来了。

    小花努了努嘴:“反正知道金先生的人都说,这位大祭司确实能力不俗,就是少了点悲悯心。”

    王清河看着她,笑着说:“花儿,你看哪个身居高位的人,还有悲悯心的。”

    小花正要反驳,王清河又说话了:“金隶我了解,他和传闻中的人不一样,而且这件事,说不定和我也有些关联。”

    秦胜广又重新拿起纸皮衣服,爱惜的抚摸着:“这话说的,你和他很熟一样。”

    王清河一笑而过,说:“反正你们不用担心,放心大胆的用,小明子收拾收拾东西,今晚不回去,明天和我们出省。”

    “啊,我?”柳明明下意识想拒绝,但想到自己来这里本来就是干这个,王清河又给他买了衣服,想来是早有打算:“好的,没问题。”

    “到时候如果我们还没忙完,你的假到了,你就先回来,还有老秦,和我们一起。”

    被点名的秦胜广一愣:“我?我可是要算钱的。”

    王清河从旁边的包里甩出一份合同:“看完之后,再说你要不要钱。”

    第23章 棺中菌

    第二天,江兴和金隶开着车来接王清河,他靠在车上,万古城的妖风斜斜吹来,携起他的碎发,扫在绝艳的眉宇间,高挺俊秀的鼻梁下,唇线抿着,整个人就很赏心悦目。

    王清河的东西全在箱子里,被柳明明提着,她率先走下来,风也拂动她没扎的头发,她几步跳到金隶面前,笑着打了个招呼:“金先生,早啊。”

    金隶似乎心情很好,很想伸手去揉王清河的头发,但他知道唐突,手动了一下就垂下来。唇线微扬:“早啊,王老板。”

    说着,伸手给王清河开了车门:“先上车。”

    王清河弯腰上车的时候,金隶还特地把手放在车沿上,怕她撞了头。

    柳明明拿着自己和王清河的行李箱走在后面,他俩的行李箱明明是差不多大的,王清河的却重了好几倍不止。他从二楼把行李箱提下来,又走下阶梯,累得气喘吁吁,对趴在车窗边的王清河说:“老板,你箱子里装得什么东西?这么重?”

    “就那些东西啊,重嘛?”王清河的语气很无辜。

    金隶上前,从柳明明手里接过王清河的行李箱,说:“我来。”

    这让柳明明受宠若惊,一个劲儿的说:“我可以我可以。”

    但王清河的行李箱不知道怎么的,就到了他手里,而且,他拿着怎么就跟一片羽毛似的?

    秦胜广走在最后,他什么都没带,就几套纸皮衣服,刚才偷偷塞进了柳明明的行李箱。他今天穿着防水的纸皮,整个人的颜色更接近人了,还配了副sao气的眼镜。

    到了车上,还不见他摘下来,柳明明实诚,有什么疑惑就问,他指着秦胜广的眼镜,小声的说:“秦哥,咱们已经上车了,你眼镜忘记摘啦。”

    这会儿车里没人说话,柳明明的声音虽然小,却落尽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王清河笑了几声:“你别管他,这纸皮就爱显摆。”

    秦胜广在眼镜底下白了她一眼,但眼镜还是没摘下来。

    江兴开车,他熟络的和王清河打招呼:“王老板,昨天走得急,忘了和你自我介绍,我叫江兴,是隶哥的助手。”

    王清河坐在边上,前面就是金隶,她车窗开着,从后视镜可以看见金隶的小部分脸。她看了一眼,说:“我没想到金先生还有助手。”

    江兴很自来熟,他笑着说:“其实也算不上助手,我就是负责主家和隶哥联系,顶多算个传讯员。”

    秦胜广的眼睛却在眼镜底下眯了眯,看来传言非虚,金隶和主家的关系确实不怎么样。

    “那也算助手,你叫我王老板,应该知道我的名字吧。”

    “知道,隶哥经……”江兴差点说漏嘴,反应极快的换了个说法:“王老板我名讳我早就听说过了,旁边这两位我昨天认识了一位,不知道另一位是……”

    秦胜广把手举起来:“秦胜广。”

    “秦哥,幸会幸会。”

    江兴很熟络,一声秦哥把秦胜广叫舒坦了,两人在车上扯了好久的淡,柳明明不时插几句。有他们几个,旅途倒也不寂寞。

    临近晚上,车在临近四川的一座村子停下。这村子和外界隔得远,坐落在几座大山间,大概百来户,但通了路灯。

    江兴已经提前找好住所,就在村口,起着二层小楼,前面还站着个妇人,听江兴说姓赵。赵阿姨认出了车牌号,欣喜的迎上来,热情的帮几个人斜行李,领着她进屋。

    村里的人家有的隔得近,有的隔得远,修楼房的人也不多,据赵阿姨所说,很多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