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人生 第11节
后来沈路的爷爷去世,奶奶年纪又大了,这一间房就成了他们祖孙的基本生活保障,日子倒也还过得去。 “喂,你该不会真的沾染了什么不该沾的东西吧?我可告诉你啊,你可别乱来,不然我——” “我能沾什么?”沈路没好气道。 说完沈路又狐疑地抬头打量了一番老纪。 没记错的话,老纪今年应该快三十了…… “你……”他犹豫着拧了拧眉,“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不结婚的?” 老纪一脸吃惊:“不是,你个小屁孩还管人结不结婚?” 转念一想:“不是吧,你才多大?这就打算开始攒老婆本了?” “那倒不是,”沈路慢吞吞地摇了摇头,“我就是觉得,养个孩子可能需要不少钱。” “什么玩意儿?!”老纪被震惊出一声鸡叫,“你连孩子都搞出来了?” 沈路瞥了他一眼,干脆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是我弟。” “你还有弟弟?你不是连爸妈都——”老纪声音戛然而止。 他一直以为沈路爸妈不在了,但事实上沈路只是从来没提过那两人。 “我爸妈挺不是东西的,”沈路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泛冷,“十几年前跟我爷爷奶奶闹掰了,把我丢给二老出去了,这么多年也没什么联系,我——” 他顿了顿,含糊了一下,“我前不久才知道,他们还生了个孩子,算算年纪,今年快三岁了。” “他们都不管你,你管那孩子做什么?” 沈路摆摆手:“不是,那孩子一条腿有些问题,先天的,我爸妈就把他丢孤儿院去了。” 老纪目瞪口呆:“这他妈——” 什么管生不管养的畜生父母? “反正就这么回事,我也是才知道,等十一放假,我去趟省城,想办法把他接回来。” “你才多大你就养个孩子?你养得活自己就不错了,你这也——” 老纪憋了一肚子话,却说不出来,要按他的想法,沈路连十七岁都没满,自己未来还没着落呢,就想肩负起一个小孩子的责任,这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么? “你奶奶让的?”老纪憋了半天只问出这么一句。 “没,我奶奶不知道,她前些天刚走。”沈路垂着眼,伸手摸了摸口袋。 里头是一盒苏烟,还是从宋君白手里抢的。 摸了两下,又放下。 “什么时候的事啊……”老纪干巴巴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前些天。”沈路不想多说,老纪也不敢再问。 老纪连听带猜,心想估计是沈路奶奶去世,他那不是东西的爸妈才难得联系上,结果却知道了还有个弟弟被丢在孤儿院,沈路大约是觉得如果他奶奶还活着,那肯定不愿意自己的孙子流落到孤儿院,所以才一门心思想把人接回来。 但事实上这是沈路刻意说一半藏一半的效果。 沈家奶奶去世,沈路爸妈连个影子都没见着,沈路之所以知道弟弟的事情,是因为他是从十几年后回来的。 沈路的弟弟叫沈晴,三岁因为残疾被抛弃在省城一家孤儿院门口,沈路孤身在社会上瞎混的那些年里,沈晴重复着被领养、被退回、再被领养、再被退回的日子。 沈路二十六岁那年,沈晴十二岁,孤身一人逃出了孤儿院,遇上了一对善良的夫妇。 夫妇俩都是高知分子,没有孩子,原本打算领养沈晴,却没想到手续还没办下来,沈晴的亲生父母找了过来,说沈晴是他们走失多年的儿子,经过各种检测和公证,对方无奈放弃了领养,沈晴跟着沈家父母回了家。 但事实上,沈家父母把他找回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救沈路。 沈路二十六岁患上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移植是唯一能救他的方法,倒也不是沈父大发善心想要救大儿子,而是当时邢家的大小姐看上了沈路,能在半个月内找到沈晴,也是邢家人的功劳。 沈路不想死,明知道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但他还是想活下去。 沈晴的骨髓配型结果很好,沈路接受了骨髓移植,成功活下来,入赘邢家。 而沈晴虽然从此衣食无忧,但却始终不肯认回父母哥哥,和那对原本有希望成为他父母的夫妇也断了联系。 沈路欠着沈晴一条命。 “养就养吧,毕竟是自己亲弟弟。” 老纪知道沈路的性格,也不再劝,“好在咱们这也不比大城市,你弟还小,花不了几个钱,就是辛苦点,权当为了老太太安心。” 沈路“嗯”了一声。 上辈子沈晴性格偏激,像个无法驯服的狼崽子,沈路心里有愧,没见过他几回,每次一见面,沈晴总是一副看仇人的眼神。 如今算算时间,沈晴应该被送进孤儿院没多久,应该还没来得及被领养,想办法领回来,跟着自己吃苦也好过被人三番四次地领养又退回。 托邢家人的福,把当年沈晴被丢弃的孤儿院信息查得齐全,沈路想找到沈晴应该不难,难的是他要怎么在瞒着父母的前提下,把沈晴带回来。 · 转眼就是十一假期。 沈路坐着大巴车去了省城,循着记忆找到那家位于近郊的孤儿院,跟着大学生志愿者先进去探了探,果然见到了习惯躲在角落里看书的沈晴。 又瘦又矮,五官跟他有些像,比他柔和一些,大约是遗传母亲的轮廓更多。 沈路印象中十二岁的沈晴,眼神阴鸷桀骜,浑身散发着令人不舒服的气息,但三岁的沈晴还没有变成那样子,安安静静缩在角落里,眼珠子又黑又大,看着人的时候总有些可怜的意味,一条腿跛着,做游戏都被同龄人嘲笑,被嘲笑了他也不哭,就自己一瘸一拐地走到草地角落里给大家守着外套。 沈路试探着走过去,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沈晴声音很亮,眼里因为有人主动跟他说话泛出惊喜来:“我叫晴晴,王院长说是晴天的晴。” “嗯,”沈路被沈晴大眼珠子盯得头皮发麻,咬着牙问,“你还记不记得你爸妈?” 沈晴摇摇头。 沈路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伸手在他头上揉了一把。 结果发现手劲过大,沈晴被他揉得憋红了眼眶。 “叫哥。”沈路冷着脸,低声道。 三岁的沈晴很乖:“哥。” “嗯。” 沈路放开他,站直,仰起头看了看天空,晴空万里。 哥带你回家。 ………………………… 路哥的助攻小可爱上线 第十一章 谢谢哥 宋君白的十一假期也没闲着,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爷爷奶奶来省城体检,检查结果不出意料,爷爷的颈侧动脉超声显示有斑块,这大概就是后来中风瘫痪的隐患,奶奶胸部发现了蚕豆大的乳腺肿块,还没有明显症状。 相比于宋父宋母的担忧,宋君白却是松了一口气。 一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把爷爷奶奶暂时留在省城医治调养,宋母则陪着宋君白回小镇老家住一段时间。 对于父亲企业的困局,宋君白一时半会还没有想到好的解决方法,她试探地问了两句,但意料之中,宋父并不愿意让女儿知道自己的困境,更不认为十六岁的女儿能给自己的困局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这是 2006 年,中国网民已经突破了 1 亿,这一年,淘宝网成为了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 但宋父做的是传统的手工刺绣织品生意,依赖于南方城市厚重温雅的人文底蕴而生存,从工厂到门店,无不是宋父宋母二人亲自层层把关。 手工刺绣织品走的是中高端的路子,客户群体大多是中老年,这些老一辈的南方人喜欢旧时的气韵,认准一家裁缝铺往往一穿就是几十年。 宋母娘家便是裁缝铺,赶上了改革开放,小小的裁缝铺在宋父宋母的手里得以发扬光大,但在发展十多年之后,自然而然地走到了时代的瓶颈期。 网络发展,新兴商业模式飞快扩张,涌入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以更快的节奏,更广阔的视野,在飞快地改变着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原有的商业模式被冲击得摇摇欲坠。 客户群体青黄不接,年轻人消费能力有限,消费观点也和老一辈人不一样,比起上千块带着浓郁传统风格的刺绣类服饰,他们更愿意用几十上百的廉价漂亮衣服填充衣柜,或者偶尔攒上几个月的工资,咬咬牙买一件大家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单品来犒赏一下自己的努力。 “爸,我这次想把电脑带回去,但老家好像还没装网线,学校里机房平时不让用,挺不方便的。” “嗯,你带回去,让你妈给你装网,毕竟你从小就喜欢,爸也不拦着,但是高中了,高考毕竟不考电脑,你自己控制时间。”宋父并没有意识到宋君白话里有话,只是随口答应道。 “嗯,没电脑挺不方便的,现在网购也很平常了,我觉得——”宋君白咬了咬唇,她其实想提醒父亲关注一下互联网的模式,再过几年,哪怕是国际大牌,也都纷纷折腰,选择入驻网络店铺,尤其是天猫成立之后,线上线下更是密不可分,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再平常不过。 但宋父显然不这么想,摆了摆手道:“网络上的东西我是搞不懂了,你妈之前也网购了一些衣服,那个质量差的……总之你好好学习,不要沉迷上网。” 宋君白抿了抿唇,应了一声,没有再继续说。 其实她也只是这么一提,宋父的织品品牌,哪怕是搬到线上,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并不是破局之道,而更大的危机在于,宋父很快就会意识到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相比于不熟悉的互联网,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熟悉的传统行业,他摩拳擦掌把房地产行业当做了自己翻身的唯一机会,却没想到等到的是隐藏在这个城市深处的阴影。 他和他的织品品牌,都被阴影无情地吞噬了。 想要避开这条绝路,只有两个方向,一是找到织品品牌的破局之道,二是让宋父主动放弃房地产这块肥rou。 无论哪一条,对十六岁的宋君白来说,都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好在还有至少一年的时间。 宋君白没有低落太久,趁着最后两天,决定去办另一件事。 读大学的时候,她曾经遇到过一位恩师,在她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给过她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恩师夫妇二人琴瑟和谐数十年,唯一的遗憾就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能够要上孩子。 之后宋君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遵从恩师的心愿继续深造,深感无颜面对,几年都没回去看望两人,后来她在工作上小有成就,才鼓足勇气去看望二老,二老不仅没有责怪她,反而心疼得要命,当知道她在努力攒钱还婆家的巨额彩礼钱的时候,二老差点决定卖房帮她。 她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恩惠,好说歹说才打消了他们的念头,之后又偶然得知,在她不在的这几年里,两人曾经遇到过一个很合缘的孩子,领养手续到了最后一步,却没想到被亲生父母接走了。 她看过恩师两口子和那孩子的合照,那孩子十岁出头,瘦骨伶仃的,眼睛又大又黑,看着镜头的时候眼神很冷,但看着师母的时候,却是满眼濡慕。 是个好孩子,就是命太苦了,恩师说,这孩子先前遇到的领养家庭都不是什么好人,有家暴的,有领养小孩就为了伺候自家小孩的,见这孩子脾气又倔又独,最后便都选择了退养。 宋母有做公益的习惯,年年会给孤儿院和老人院捐赠,宋君白便寻了个借口拉上宋母去了记忆中恩师提过的孤儿院。 宋母和王院长聊捐赠明细的时候,宋君白便自己一个人在园中四处走动。 孤儿院的孩子们和普通的小孩不同,他们早早地知道了讨好成年人,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资源,外人在时,他们往往能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懂事和聪慧,而他们真实的性格和心性,或许只有朝夕相处的同伴才知晓一二。 宋君白的年纪太小了,并不在这些孩子们讨好的目标之中,她一路走过去,这些小孩子几乎没人搭理她。 园子里有一个小花园,夏天月季开得正盛,宋君白走近了才发现月季丛中还站着个和月季差不多高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