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4)
书迷正在阅读:失忆后前夫总想撩我、炮灰有爱意消散系统(穿越)、咸鱼它被迫翻身(重生)、渡我(仙侠)、我的系花女友、恶毒男配只想干饭(穿越)、七零年代娇宠媳、武破九天、捡的小狼狗是投资大佬(穿越)、反霸凌指南(高H)
小范笑道:我们就是小门小户跟公家的报社没法比,再便宜点,五百得了,我算过,绝对能勾上本。这时候锱铢必较的时候,他们不想降低印刷质量的情况下讲价是非常难的。 小范使出杀手锏:我们东家说了,可以一个月一结算。给的都是现钱。他们印刷报纸虽然挣钱,但都是半年一结算或者一年一结算,等年底各家单位还要盘点还有各种各样的会议,又要往后拖拖,等他们拿到钱都在外头压着。弄得他们厂的福利总是比别人晚发放,问起就说厂里没钱。 要是他们真的能月结算,对他们的吸引力一下子就增大了。 主任想了想道:那七百块钱,这个价格就是抄底的价格了,没的商量了。你也是报纸圈里的老人,知道这东西的成本,但我们开一次机器,那么多工人总不能为你们做白工吧。你们少花点我们少挣点,大家都高兴。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要是再跟人谈价就容易发火了。小范道:这样吧,我也别说五百,您也别说七百,折个中间值,六百块钱五万张。这我回去还得申请一下。这个价格超过我出发前的预算了。今年纸的原材料上涨,五百他们是肯定不会答应了。 主任怒了:六百不可能,这事儿不用上商量了。他就是不让工人们做,大伙儿还乐得清闲呢,总不能辛苦了一溜十三招之后没钱吧。 话有点说呲了。小范道:那我回去问问。说完就走了。 印厂主任还以为他说了重话得罪了人。第二天的时候,小范又来他们这准点报道了,这次拎了两斤橘子。就好像是昨天的不愉快没出现过似得。继续谈价。 一供磨了十天,印厂主任抗住了没松口,瞧着小范不气不馁还真要长期在这边驻扎下去的样子。也有些佩服他的行动力,道:你不烦? 小范道:不烦啊,这些我活儿我都会,有啥事儿你就使唤我就行。又扫地又干活的。印厂主任脸色好气又好笑道:我真是服了你了,让老胡来见我。 小范知道这是要最后一轮谈价了,怕他是个毛头小子说话不算数。这次不光胡编辑来了,还带了他们的金会计带这钱来的。 厂子这边也出了好几个代表。从上午谈到下午,那可真是一分一分的死抠。 胡编辑一直很有预算的概念,这都是田瑞个人出钱,差一分钱就能差好多,咬死不松口。 又套交情,又用现金诱惑。再加上小范一副不打目的要在这边搭床当长期编外人员的决心。 最后还是印厂认怂了,最后谈成613.5的价格五万份,连小数点后面的五毛都写进合同里了。而且双方都盖了章按手印。 等胡编辑他们一走,印厂主任连忙给所有小组长开会,以后把还价这套话术好好学一学。看看人家哎! 胡编辑走的时候还夸奖了小范,让他继续在这边。稿子组建快完成了。很快就要下厂了。全程都得盯着,一定要先打版审查一遍再印。如果出现问题避免大规模印,造成损失。只要大机器开了,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钱啊。 小范点头答应了。 胡编辑说:咱们做的是创刊这样的大事,可能人生经历只有这一次。一定要好好做,每一个人都是当两个人用的,这样能快速成长。把这里撑住了,回头你想跳槽,我亲自给你写推荐信。胡编辑可是有文学系才子的美誉,他昔日的同学们也是各大报社的主编,有他这句话相当于给小范未来的前途保底了。 小范也乖觉,道:放心吧,这里有我呢,出不了乱子。 三天后,县里的报社,胡编辑还在做最后的定版。 其他的员工们也在纷纷的做最后的校对,第一版他们磨了很久,有一些文章他们都能背下来了,每一个标点符号在哪里他们都能记得。 整版当初还送到老先生那里。老先生看过之后就说了两个字,不错。 夜深了,田瑞给他们送来了夜宵,道:你们太辛苦了这,吃完都早点休息。 几个编辑都是年轻人,有男有女,办公室里的气氛很好,看见田瑞给他们送吃的连忙围了过来,道:谢谢田老板。 今天带了什么? 烧烤。田瑞的话音一落,他们就高兴的欢呼了起来。报社绝大部分人都是外地人。他们早就听说夜市热闹,但实在是没时间过去,冲着这几天田瑞给他们拿的烧烤,炒面之类的终于知道为啥那么火了。 现在他们最盼的就是晚上这一顿夜宵。 几个人开始吃了起来,晚上虽然吃了晚饭,但半夜又饿了,田瑞送的实在是太及时了。 大伙儿都叫胡编辑过来吃,但胡编辑却摆了摆手,他没心情吃,他很紧张。 他是在报纸行业里工作了十几年的老人了。以前经历过很多次在印厂里加减板块这种事情都没紧张过,现在却不同。 办报纸是他大学时候就有的梦想。 这次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审查了很多遍,现在都要发到印厂了还不放心。 这种焦虑根本没办法缓解。 他再次仔细的审查了一遍。看完之后,终于把报纸的组件封好发出去。 第二天一个满是居民区小巷子里的,几个闲人坐在一旁叽叽喳喳的说着事情,突然听到邮差道:高大安在不在,有你的汇款单。 这一句话像是给这里按下了暂停键,刚才说闲话说的正热闹的人都有些不敢置信,没听错吧,高大安家穷的都快掉渣是,是贫困户中的贫困户,很多邻居都不爱跟他交往,怕染上穷气。 高大安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头发乱糟糟的也没打理像鸡窝一样。 跟邮差道:哪儿来的汇款单。他也没啥亲戚能给他汇款的。 邮差道:好像是报纸给的稿费。随后拿出来一看五块六毛钱。他先签个字,随后拿着单据去银行就可以拿钱了。 还有一封信,他赶紧拆开看,信上说他在本地的县志上的一个名为《五味人生》五千字的文章,被转载到当地创刊的美食杂联上了。上面说他的文字古朴乐观很有感染力,鼓励他继续创作,也可以来稿,并且把约稿的类目写在信上了。 周围那些嫌他穷从来不跟他来往的邻居对他刮目相看,以前没听说过他还会写文章呢。写写字能赚到钱那不都是大学生么!他一个普通人也能写文字赚到钱,了不得了。 周围的人恨不得立刻跟人分享这个在巨大的新闻。 高大志拿到这五块六很激动,县志上的文章,是他当年写给公社的稿子,写他在苦难的时候,如何苦中作乐把品淡无味的大锅菜想象成珍馐美味熬过那段日子。当时被县志录取了也没啥奖励,还要掏钱买县志收藏。因为缺钱也就算了,算起来这都是很长时间以前的事情了。 他被生活所迫早就放弃了写文章,但多年后收到夸赞仍然很激动。 甚至还想打探一下这个美食杂联是什么报纸,得了稿费他想买一份。一份报纸两毛钱他还是买的起的,买来收藏。 结果问邮差,邮差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报纸。跟他同样情况的,还有其他五位先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兴奋,都不知道这个美食杂联到底是什么,有的人直接通知所有的亲朋好友,一定要买到这个美食杂联的报纸收藏。 印厂里,小范拿到打版的报纸仔细的再审查一遍,确认没问题了,才通知开印。 办公室里主任端着茶水看报纸,本来就是想随便扫一眼,他们民办报纸能做成什么样,结果这么一看下去就停不下来了。 上面写了各种各样的美食,还有幽默的人生感悟之类的。一个个文章不长。看起来津津有味的! 相比于其他报纸,这个显得更轻松好读。每一个文章都值得多次的去看。翻页,后面的也精彩。全部看完想找下一页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印的是单页报纸,不是报社那种好几页的。竟还有一种茫然和意犹未尽感。 主任忙对底下的人说:下版印好了,赶紧送过来。他天天跟报纸为伍。第一次看报纸看到上瘾。 因为这次很不同,报纸不光是起到一个教化和宣讲的作用,纯粹是娱乐。主任预感这是要出爆款。免费的内刊报纸竟这么精彩,完全不给其他报纸活路啊。 虽然胡主编不动声色的弄了个县城的内刊,但牵动业内不少人的心。都知道他今比原单位开除之后郁郁不得志。居然没过多久连报纸都办出来了,都想知道他能弄出什么样的火花? 这是省里第一份内刊报纸,省里重要领导也打过招呼,想要印刷之后看一看。 但最紧张的还是县里刘书记,报纸虽然是民办,但他在其中也使了大力气督办此事!好就都好,万一塌了,他们也得吃瓜落。 人群中,大概只有田瑞最踏实,他看过打版的报纸,绝对能给所有人一个重磅的惊喜。 第58章 传播的威力 等胡编辑拿到报纸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他迫不及待的赶紧看了一遍, 上面的内容都已经能背下来了,可看着创刊的第一张报纸还是很激动。 报纸全部回来了。编辑部根据上面的要求做好备份,他们给每个机关部门都分去了一些, 也方便他们审查。 除此之外,找了大院里的帮工用一上午的时间, 把报纸都给发放出去。 田瑞的店里留了八千份, 可以随桌赠送, 等桌的时候可以看报纸。 县里知道这事儿的人都挺关注的, 刘书记吩咐只要报纸送来了,立刻送到他办公室。 刘书记早上来的时候就看见报纸了。 秘书给他的茶杯里倒满了茶水就出去了, 刘书记端起茶杯,把眼镜从眼镜盒里拿出来戴上看报。 刚看到, 就很满意。 看来田瑞是请了能人了。眼前这个报纸不说是内刊, 还以为是报社的头版呢。他们的排版很规矩,字体大小和纸张也跟官方报纸用的是一样的, 一点廉价和拥挤的感觉都没有。 刘书记是成天听广播看报纸的人,他阅读报纸早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他一路看过去,上面错落排版,主版是田瑞家美食侦探,老师写的麻辣火锅, 把rou和毛肚在热腾腾牛油锅底里涮几秒开始吃, 唇齿间又麻又辣又上瘾的感觉,吃完出一身汗, 人很舒服。还有一些他在外省的见闻。写的趣味盎然。 看完连刘书记都好奇火锅的魅力了,后面是一些本地县志里的一些杂文。大多是在特殊时期里,苦中作乐的一些经历。 这些人都没受过专业的训练,写的东西就是大白话, 里面偶尔还夹杂了当地方言在里面。小故事一个个还挺有意思。尤其是县里的人大多都经历过那一遭。看见就忍不住亲切。 其实本地的县志也是个宝库。当年有人牵头,所有人都可以写家乡的山水,家乡的历史和家乡的美食,县志出成书一共有三十几本,出版后也只有几套留落在外头,大部分都在县图书馆里。很多人都没看过。在报纸上又重新印刷出来,都跟第一次看似得。 上面有一个美食是高大宝写的,写他下放到村子里,吃的最好的一餐就是泥炉小烤rou,取了点黄泥自己做出一个炉子来,上面把瓦片洗干净放烤rou。本来用铁网更好,但他们那会儿炼钢热。全村的大铁锅都给收走炼钢去了。只能用瓦片,先用专门拿一片肥rou蹭蹭瓦片的底。 薄如蝉翼的rou放在上面翻两下变了色,马上就可以吃了,他们蘸芝麻酱蘸白糖,蒜末,韭菜花混合香的不行。他们一吃,全村的狗都跟汪汪叫,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烤rou。 刘书记看完狠狠的喝了一大口茶水。往下压一压,大早上被馋到了。 继续往下看,后面也都是他们干活时候的趣事儿,背面更是嚣张,直接说他们在县里夜市吃到的油炸糕用糯米裹着,炸出来又香又脆,里头还是甜软的馅儿。 还有夸奖县里奶油冰淇淋的,每逢逛街必买,走一路吃一路,等最后吃光了,还要把脆筒吃完,就可以去另外一家了。 刘书记还想往下看,报纸没了。 上面的美食可真不少,又有外地游记又有本土风情。还有老百姓们在特殊年代苦中作乐的美食,一张报纸看下来,口水就没断过。 刘书记看的赞叹不已。这个田瑞干啥啥行,从来没办过的报纸,现在弄起来比专业的还好看。市面上的还真缺乏这种以娱乐为主的报纸。 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老百姓总要吃饭的。美食最能勾起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错,真不错! 刘书记一般会把看完的报纸放在一旁收起来,但这张报纸他却压在了文件的下面,打算处理完事情再看一遍。领导也是人,也喜欢看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报纸。 不光是他,报纸很快发过大半个县城。 就连一些学者和有正式单位的文化人都惊奇,不知道啥时候县里办了一个报纸。就是漫不经心的看一眼。可读过两行之后,眼睛立刻就被报纸给牢牢的吸引。 他们都是订阅过报纸的。等看完还想回味呢,甚至还把报纸带给老伙计们去讨论:这个高大宝下到哪个屯子,吃的也太好了。把烤rou用芝麻酱蘸白糖吃下去,想想都香。 我们当年就呼土豆,啥好吃的没有! 这报纸挺好,你在哪儿定的。 不是定的,是免费发的。要不是这个报纸,我还不知道咱县里有这么多好吃的呢。 啥时候发的,咋没给我发呢。要不你报纸都看一遍了,给我吧,我回去再细读一读。 哈哈,别把大牙馋掉了,借你行,但你看完再给我啊。他之前寻思人人都有呢。得知只有一部分人有,他可舍不得给出去。 嘿,你这小气样,跟谁学的,家里三十块钱一瓶的西湖龙井舍得给我喝,免费得的报纸不舍得给我? 我要收藏起来。随后又神秘兮兮跟老伙计道:我听说这个报纸是田瑞花钱办的。 田瑞可是县里的名人,之前开店都说好吃,红于一时,再加上出柜这么大的事儿,又红了一把。 老伙计眼睛一亮:快,听说他开个烤rou店,我儿子总去叫我两次了,我不爱去。走,今儿我请客,咱也去吃烤rou去。我顺便管他要一份报纸,不要你的了。老人某种程度也跟小孩似得。 他们去了烤rou店,现在才刚上午十一点,还不到饭点呢,但已经坐的七七八八了,他们来了不大一会儿,另外两桌人一来把店里给坐满了。 老头道:有没有泥炉烤rou? 服务员笑道:今天都是来找这个的。我们是炭火铁网烤rou比泥炉还好呢,对,我们今天新增了芝麻酱白糖蘸料。早上店长增加了这个蘸料,他们还纳闷呢。据说是田瑞亲自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