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七零年代女厂长在线阅读 -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16节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16节

    “挺壮观的!”顾主任评价。

    余思雅笑了笑说:“我们县准备建养殖基地,全县总共计划建23个养殖场,光这些机器远远不能满足全县养殖业的需求,过完年还得采购一批机器。”

    看得出来,顾主任他们对经济不是很感兴趣,余思雅一笔带过,领着他们去了饲养区。

    饲养员刘大姐坐在一个小凳子上,忙里偷闲在看书,冷不防这么多领导冒了出来,她赶紧将书藏了起来。

    顾主任几个都被逗笑了:“大姐,你看什么书呢?别害怕,咱们就问问。”

    余思雅也鼓励地说:“刘大姐,把书给顾主任他们瞧瞧,没关系的。”

    刘大姐怯生生地将书从背后拿了出来,看着封面上的《养鸭技术指南》,顾主任几个都觉得有点新鲜。这个刘大姐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样子,局促不安,很紧张,说话也带着浓重的口音,不像是有文化的。

    “你平时喜欢看这个?”顾主任问。

    刘大姐点了点头:“她们好多人都会了,就我,就我还不大会,上面好多字不认识,我就利用空闲时间看一看,不会地再问问人。”

    “不错,大姐很上进。”顾主任评价道。

    刘大姐很不好意思:“我不行,春花以前跟我一样不识字呢,现在这本书都能看懂了。”

    顾主任这才知道,刘大姐她们这些饲养员都是不识字的妇女,是进了养殖场之后才开始念书识字的。

    王书记看出来了,顾主任感兴趣的还是教育方面的事,跟着说道:“我们公社有统计数据,这两年学生的入学率一直在提高,尤其是今年九月份,较之去年九月,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都增加了三分之一,校长还跟我抱怨,这么下去,明年校舍恐怕不够用了。”

    顾主任赞道:“这是好事啊,既然大家愿意上学,咱们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上学的愿望。”

    余思雅也适时地表态:“明年养殖场出一笔资金再建一排教室吧,咱们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

    顾主任扭头看余思雅:“余厂长很热心教育啊,有没有意向毕业后来咱们单位工作啊?”

    “顾主任,你可不能挖咱们的墙角啊,我们公社可离不开余厂长。”王书记赶紧说。他现在也意识到了余思雅是块宝,有本事人脉广,公社公共支出一缺钱,人家就主动给钱,还出钱搞各种活动,上哪儿找这么贴心的搭档去?

    顾主任被逗笑了:“王书记别着急,我就说说,这不还得看余厂长的意思吗?”

    余思雅笑笑不说话,顾主任就随便说说,一时兴起而已。她毕业还有三四年呢,谁知道三四年后是什么光景,所以这个事压根儿不需要她表态。

    这趟养殖场参观,顾主任非常满意,临走时,还说他们公社对教育的重视值得其他公社借鉴和学习。并且准备回去就此开个会,打算成立一个研究小组,明年到红云公社来调研考察一番。

    对于这个意外之喜,王书记特别兴奋,激动得脸都红了。

    不过余思雅反映平平,因为明年她就去上大学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省城,考察什么的,跟她没什么关系。

    顾主任一行,本来是来问罪的,但辰山县对高考录取书失踪一案处理得太利索,没他们多少发挥的余地,而且还见识了红云公社一个全村都找不出几间砖瓦房的穷公社如此重视教育,更是心潮澎湃,有许多想法和计划。

    随后两天,都窝在教育局查看辰山县的教育水平,不等他们失望,更大的风暴席卷而来了。

    随着省报特刊在全省的扩散,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今年全省的高考录取名单,很多得到消息的考生通过各种途径查看省报特刊。紧接着多地暴雷,短短两天内,全省出现了二十几起录取通知书失踪案,涉及全省二十几个县市。

    领导震怒,迅速将顾主任一行召了回去,责令教育厅和各地公安严查这些案子。

    第77章

    77年的春节颇不宁静,谁也没料到,这场由辰山县首次发现的高考顶替时间迅速在全省蔓延,以至于盖过了春节的风头,牵扯出数百人。估计这也是高主任当初万万没想到的。

    无数的学子写信向上面反映,寄给报社、广播电台。省报每天都要收到成千上万像雪花一样的信件,根本来不及一一查看。像路明惠他们这些媒体人更是没闲下来,跟着调查小组,全省跑。

    这场声势浩大的调查活动在全省铺展开来,辰山县却因为发现早,查得早,最先在这场风波中平静了下来。

    但梅书记还是不大放心,每天第一时间看省报,听收音机,唯恐错过了外面的信息,教育局的干部们也风声鹤唳,无比庆幸自己没有参与到高主任的案子中。

    为了表示辰山县坚决惩处高考顶替的决心,高主任等一众人的案子很快便被判了下来。以高主任和北丘公社主管教育的副主任为首的主谋被判15年有期徒刑,相关涉案人员分别判处5 —10年的有期徒刑,有关领导因为失察之职,分别予以警告和降职处分。

    余思雅听到这个消息时,已经是腊月29那天,她带着沈红英和沈建东一块儿去公社采办年货,路过公社时,王书记拉着她,告诉她的。

    余思雅知道后,有点诧异,这个年代判刑比后世严重多了。不过也好,经此一事,以后还有动歪心思的,想想高主任等人的下场,很多人都会掂量掂量,至少几年内,辰山县估计是没人敢对高考成绩动脑筋了。

    告别了王书记,余思雅带着弟弟meimei去供销社,路过邮电局的时候,邮局的工作人员探头出来,扯了一嗓子:“余厂长,有你的信和包裹。”

    谁会给她寄信和包裹?余思雅只一想约莫就猜到了人,招呼沈红英姐弟一块儿过去。

    进了邮电局,工作人员从柜台后面,抱了一个很沉的包裹出来,放在台子上,又找出一封信,递给余思雅:“余厂长,那,这是你们的包裹和信,麻烦你签个字。”

    余思雅在领取包裹和信的地方签了字。

    邮电局工作人员又从信件堆里翻出一个信封,问道:“余主任,你认识谁叫沈红英吗?我看地址是你们村的?”

    余思雅刚签完字,放下笔,诧异地扬了扬眉,侧头看沈红英。

    沈红英小姑娘的脸囧得通红,手足无措,在棉袄上擦了擦手背,呐呐道:“嫂子,我……我也不知道,这是我第一次收到信。”

    工作人员看他们这副严肃的表情,扑哧一声笑了:“这地址好像跟余厂长你那封信的是一样的,小姑娘拿着吧。”

    沈红英接过一看,果然是从南边来的信,她抬起乌黑的眼珠子,不解地问:“哥干嘛还要单独给我写一封信啊,浪费邮票钱!”

    沈建东嗤笑着从她手里拿走了信:“你是不是傻啊,哥才不是单独给咱们写信呢,他是单独给嫂子写信。”

    这下轮到余思雅脸热了。她板起脸,故作正经地说:“瞎说什么呢,快点把东西抱进背篓里,别堵在这里妨碍人家工作。”

    看了一场好戏的工作人员心说连忙摆手,心说,一点都不妨碍,能看到余厂长的八卦,值!

    沈建东赶紧将包裹抱了起来,掂了掂:“挺沉的,哥到底寄了什么,这么大一包。”

    余思雅也很好奇,不过在外面也不好拆开,便说:“红英,把背篓放下来,让建东背。太沉了,就背着走吧。”

    沈红英赶紧将空背篓放了下来,沈建东包裹放了进去,几乎塞了大半个背篓。

    余思雅问沈建东:“还很沉吗?要不我去借个自行车?”

    “不用,嫂子,这点东西我还是能背得动的,顶多也就二三十斤。”沈建东得意地扬起眉毛。

    二三十斤也不轻了,余思雅提议:“你坐在石头上等一会儿。我跟红英买好东西回来找你,咱们再一起回家。”

    沈建东没有意见,余思雅便拉着沈红英去买年货了。

    说是买年货,但其实买的东西并不多。一是因为公社供销社不大,里面主要供应的是村民们的日常所需,有点像后世的小卖部,能买的东西有限,再就是,过完年他们就准备进城了,也不宜备太多东西,不然用不完放在家里也是浪费。

    两人先去rou联厂花三斤rou票买了rou,又买了一些不要票的内脏猪下水和骨头之类的。然后去供销社买柴米油盐和过年招待小孩子的零食,水果糖、饼干之类的。

    买好这些,她们就去跟沈建东汇合,一起回家。

    走到半路,碰上了同村的婶子,她看到余思雅三人,连忙说道:“余厂长,余厂长,你们去公社了啊?你家里来了客人呢,拎着东西站在你们家门口不走,挺俊的一小伙子!”

    说着,目光还在沈红英身上打转。

    “这样啊,谢谢婶子,我们马上就回去。”余思雅笑着应付道。

    等婶子的背影一消失,沈建东立马像一只护食的狼狗,凶神恶煞地问同胞jiejie:“你老实交代,你在学校都干了什么?人家都找上门来了。”

    沈红英比窦娥还冤,差点哭了出来:“我没有,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余思雅安抚他们:“行了,建东,未必是来找红英的。而且红英16岁了,过完年都17了,她有自己的想法,你不要这样凶。”

    又安慰沈红英:“也许不是来找你的,你别怕,咱们回去看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放心吧,还有嫂子呢。”

    沈红英这才止住了眼泪,“嗯”了一声。

    但本来高高兴兴去公社办年货的姐弟俩,这会儿也都不说话了。

    余思雅有点头痛,也没管他们。她倒不担心这姐弟俩关系交恶,这几年他们俩相依为命,感情很好,便是有点争执也很快就会和好的。

    她愁的是另外一件事,沈红英和余香香都进入了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可沈红英没有母亲,没人教她姑娘家的事,余香香虽然有妈,可想起胡桂花的陈旧思想,余思雅也不觉得她能教余香香什么有用的知识。

    所以只能她给两个青春期的小姑娘做性辅导了?可怜她活了两辈子,连男人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结果却要来做这种事,光想余思雅就觉得有点不自在。

    好在姐弟俩在赌气,没发现她的反常。

    一路无话,走进村,他们就看见家门口果然站了一个身形消瘦的年轻男人,两只手分别拎着一个包,右边的要大很多。

    走近了,余思雅才认出了对方:“杜锋年?”

    不是余思雅眼神不好,而是杜锋年的变化太大了,及耳的凌乱头发剪短了,显得精神了许多,嘴边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身上穿的衣服虽然还是比较旧,但只有一两处不大起眼的补丁,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知识分子。跟第一回 见到的落魄农民形象相去甚远。

    “余厂长,你好,没打招呼就来拜访你,打扰了。”杜锋年有礼地说道。

    来者是客,余思雅和和气气地说:“哪里,我这几天也没事,刚才跟家里的弟弟meimei去置办年货了。杜同志,进去坐一会儿吧。”

    杜锋年看了一眼手腕上拿只磨花了的旧表,摇头说:“下次吧,今天没时间了。我一会儿得去县里,我今晚的火车,去首都。过完年就开学了,我应该短时间内不会再回辰山县了,所以特地来跟你道别。”

    “这样啊,那恭喜你,祝你一路顺风。”余思雅诚恳地说道。

    杜锋年含笑道:“谢谢,如果不是你,我拿不回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也不能这么顺利地去念大学,我是特意过来跟你说声谢谢的。”

    对于他的来意,余思雅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对方说出来,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她有种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的感觉,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杜同志你言重了,县里和省里已经在彻查这件事了,大家都会找回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我也是职责所在。”余思雅浅浅笑道。

    杜锋年不这么认为,他固执地看着余思雅:“我已经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如果不是你坚持要帮楚玉涛同志找回录取通知书,不惜一切将这件事摊在阳光下,我的录取通知书未必能找回来。余厂长,你不必谦虚了,我们知青和应届生们都非常感谢你,哪怕没考中的也很感激你,感激清河鸭养殖场,谢谢!”

    他对着余思雅重重地鞠了一躬。

    余思雅吓了一跳,赶紧说:“好,我收下你们的谢意,你不必这样。”

    杜锋年站直了身,将左手上比较小的那个包,递给了余思雅,神情有点羞涩腼腆:“那个……余厂长,我没什么东西感谢你,就问老乡买了点腊rou送给你们过年,希望你别嫌弃。”

    虽然杜锋年将来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但现在的他非常穷困窘迫,连一件没有打补丁的衣服都没有。这应该已经是他东挪西凑,想尽一切办法能弄到的最好的东西了。

    礼轻情意重,余思雅伸出双手接过,诚恳地说:“谢谢,你这东西送得正好,今年我meimei上高中,没有时间做,我也不会做这个,家里正好缺腊rou呢。”

    见她高兴地收了礼物,杜锋年也很开心,他递了一张纸给余思雅:“这是我的通信地址,余厂长,要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尽管给我写信。对了,你是要去省大念经济系吧?”

    余思雅含笑点头:“对,如果你要联系我,可以写信到省大,也可以写信到清河鸭养殖场,他们会转交给我的。”

    想到杜锋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余思雅有心跟他交好,便说:“你等一下,我去找支笔,把养殖场的电话记下来,有急事你可以打电话到养殖场找我,我不在,他们也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我。”

    杜锋年点头。

    余思雅赶紧跑回屋,过了一会儿出来,除了一张记录着电话的纸,还有一个小包。她将东西塞给了杜锋年:“这是养殖场的电话。这个包里是咱们清河鸭养殖场生产的一些特产,鸭脖、鸭爪、鸭架子……还有几个咸鸭蛋。你带着在火车上吃吧,现在火车上不好买吃的。”

    这些本来是过年的时候,养殖场那边给职工发的年货,余思雅又买了一点,打算留着过年吃和招待客人的。但杜锋年送了好几块腊rou,余思雅也没什么好回礼的,便装了些这个给他,留着让他在路上吃。

    人家感恩,特意来道谢,还带礼物,她也不能让人空着手回去啊。

    杜锋年又意外又感动:“这……我是来谢谢你的,哪能拿你的东西,余厂长,你拿……”

    余思雅摆手打断了他:“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我们厂子就产这个,我还缺鸭子和鸭蛋吃吗?你拿着吧,从省城到首都要坐好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呢,不吃东西怎么行?时间不早了,我就不留你了,建东,你骑自行车送杜同志去公社。”

    话说到这份上,杜锋年只得接下了小包,感激地说:“谢谢你,余厂长,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

    “杜同志,你也是个很不错的人,祝咱们大家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再见!”余思雅朝他挥了挥手。

    他坐上了沈建东的自行车,去了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