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沈尧传来消息,说京城此事有异常,让他们速回广州,切勿进京,但谢自安能乖乖听话,王贲元却是不可能不进京的——他的寡母年纪大了经不住车马远行,没随他去往外地,此时还在京城中。 最后,二人商量着定下由王贲元带人进京,照顾母亲的同时打探消息,伺机助阵,谢自安则不进不退,暂时留在济南,准备着能有所照应。 “不然,我还是去吧···听说公主选驸马都爱选寒门子弟,不让公主们受委屈。万一我能呢?这可就是青云梯啊!反正···沈将军也没骂我,也不会面殴我的嘛。” ······在火盆中烧掉了写满了字的纸条,王贲元于心事重重之中,即刻动了身。 第70章 藩王 而与此同时,薛雯遴选驸马的…… 而与此同时,薛雯遴选驸马的事情也有了些眉目了。 当然,“眉目”在其次,首选当然还是一个“拖”字,毕竟沈尧是个现成的挡箭牌——十二年不短了,先入为主,事到如今,大部分的人,包括皇上在内,仍然认为薛雯是在和沈“准驸马”闹别扭拿乔,毕竟那沈家办的事儿是挺恶心人的······ 所以目前来说,拖还是比较好拖的。 一旦要是实在拖不过了呢,经过薛雯的一番筛选,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人选——诚安驸马李景华的表弟,小公子卫仟云。 沈尧乍闻此人,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竟然愣是没能挑出什么值得说的不足之处,只能也吞了苦胆一样地默认了······ ——卫小公子的确是一个好人选,他文不成武不就,人还很天真烂漫···但又出身士族,门称著姓,家世上很拿得出手,甚至还有个母妃是皇贵妃的大公主做表嫂,他父亲娶了后娘,不怎么爱管他,这些年和家里越闹越僵,等闲不登卫家的门。 凡此种种,站在薛雯的角度看,可以说是样样都好。 更好的是,以往事观之,他又似乎对薛雯怀有倾慕之心,人也高挑俊秀——最起码将来生出来的孩子样貌上不会差。 薛雯一条一条念叨的时候,沈尧咬着后槽牙含笑点头应和,心里却是忍不住滴血道“你干脆给我一刀好了,还痛快······” 好在,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呢,沈尧还有很长的时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真正做到“放得下”。 虽然不知道准东宫薛昌辉是怎么被一下封到云南去的,但沈尧也能辨识局势,心里明白,这一旦去了,再回来可就不易了,而皇上虽然已经有所好转恢复了上朝,但仍很虚弱。 人身体上一旦虚弱,精神上也会变得脆弱,皇上等不到自己的大儿子,是绝对不会放沈尧和他的两万精兵回西南的。 甚至,蓟州战火又起,四皇子薛昌韫上书讨要粮草,皇上干脆把老三薛昌煜也给派过去了,一来可以让他们俩彼此牵制,二来,进一步维护保举即将归京的大皇子······ 从中也可窥见皇上的行事。而沈尧还在,薛雯就暂时不会动念头走下一步,环环相扣,暂时安全。 沈尧此时还不知道,薛雯则是明明知道而被一桩又一桩的事情给搞忘了——薛昌辉却将meimei的委托当成了个大事办,正在积极地搞事情······ 正好,两事合成一事,皇上恢复早朝后没多久,西南急报,说大皇子视察军营的时候遇上了七十二寨偷袭,受了重伤,伤在右肩,据军医说,若医治不当,恐怕日后右手持物会受影响。 薛昌辉自己是没法写字了,由王府幕僚代笔上了道折子,一是请皇上准自己暂缓入京,二是请皇上赐下御医。 常嗣年紧接着也上了道折子,请罪,说自己已经暂停了掌管军中事务,请皇上责罚,请怀远将军速返,主持大局。 关于楚王的伤势,两个人说得都不太清楚,持物会受影响,是不能承担重物啊,还是彻底连提笔写字都不能了?这可不是一回事。 得了消息后,慕容皇后跌跌撞撞就奔弘德殿面圣去了,薛雯乍闻此事也吓了一跳,随即,就终于回想起数日前自己传给薛昌辉的那封密信了······ 说来滑稽,这可真真儿是她闹出的大笑话,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薛雯苦笑连连,一面又搞不清皇兄的伤势有几分真,而不免有些担心。 ——此时她还不知道,这件看似明朗的简单小事究竟会在不久的将来带来多大的变动,故而,还颇有闲心地在这儿替别人瞎cao心呢······ 皇上为此事当庭震怒,但再怒也无法儿,还是薛昌辉的伤势要紧,只得又撤了沈尧的指挥使,命他带走一千精兵及五名御医,即刻返西南。 到底是他看重的好儿子,心里挂念着呢,沈尧竟然都没有时间与薛雯作别,只让人带了个口信儿,就奉旨匆匆离京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薛昌煜只怕是个心里有主意的呢,日夜兼程千里疾行,竟是十二日即往返,办完了押送粮草的差事,火急火燎地又回到了京城! 皇上是个惯会做表面功夫的人,儿子可以不孝,他这当父皇的可不能不慈,心里头把三皇子骂了个臭死,表面上却是一番勉励嘉奖。 可是他堂堂一国之君,这口气不能不出——没几日,三皇子妃高玉薇就因一件无足挂齿的小事而遭到了皇后的申斥,有人给王贤妃报信儿,贤妃虽与慕容皇后相似,也与儿媳高氏素来有些龌龊,但关起门来是一家,得了消息后匆匆赶去支援,却是一同吃了挂落,闹了好大一个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