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这个事情十分恶心人,也不光是她急躁,那新晋的宁嫔娘娘估计也急躁呢,听说今早给皇后请安的时候喜色勉强,刘意偷偷告状说底下的小嫔妃私下里说她作态。 苦中作乐,薛雯比下有余,想起几番躲避还是少不了无奈入局的宁嫔高氏,勉强升起几分知足来,平心静气深吸了一口气,再回过头来看眼么前的这件事,就清晰不少了。 不仅她没有事——皇上还等着沈家能和常嗣年顶起来呢,怎么会这会子下手收拾他们? 心里有了主意,薛雯三两下就批好了,将这一道与其他的折子放到了一处,再没有放在心上了。 可是,她不放在心上,却有旁人记挂着,还不是别人,是个薛雯刚刚才知晓了身份之人——御前掌事姑姑,齐氏。 齐姑姑暗传消息,在薛雯不知道的时候,沈家已经为了她这一笔朱批闹翻了天了。 沈郡王自然是明事理识大局的,见沈尧一副丧眉搭眼的倒霉相,忍不住挤兑道:“你可别告诉我你为这事儿迁怒二公主,这正是合时宜的做法,一点错也没有的!你要真是怨怼,可见你白在外头三年了。” 沈尧哀叹一声,没精打采地道:“父亲说什么呢!自然不是···唉,还道仍有转圜之余地徐徐图之,竟然是动了真格的了。她是公主自然是公道稳妥,可她并不只是公主啊······” 沈郡王哪里懂得他儿女情长,见状不解风情地一瞪虎目,叱道:“那又如何!便别说如今无媒无定,到底是女儿家矜贵且又是国朝公主,哪个惯着你?就是真做了我沈家妇,也就是要如此才堪称佳妇,能执掌门楣的。” 他说的这些沈尧又何尝不知,他之所以烦忧也根本不是因为这些,因跟他说不到一块儿去,沈尧只烦躁地摆了摆手,并没有接话。 倒是两个董氏···在一旁都有些迫不及待,董依依细声细气儿地缓声道:“只是···到底二公主殿下与表兄关系匪浅,纵事前来不及,事后总该告知的,方是情分,如今倒叫表兄从别人口中才闻得此事,实在是太过疏远冷漠了呢。” 就是这个话。沈尧险些要不顾场合夸赞她了,苦涩地只顾着一个劲儿地点头——不是他得陇望蜀或沾沾自大,以前的公主就是这样行事的,有的时候,让你比别人早知道一点儿其实屁用没有,但这就是一种象征,一种情份。 如今却是一反常态,黑不提白不提,可见是冷硬了心肠,下定决心划清界限,甚至都有可能是故意如此,好让沈尧自己识趣儿···所谓一切尽在不言中是矣。 另一头,那沈董氏自打近年来被沈郡王就沈尧的事几次三番的顶回去,终于是学聪明了一点点,不怎么在儿子面前摆谱,隐隐还有些胆怯似的。 但儿子是儿子,在她看来,孙子暂时还在她手心儿里攥着呢,等了半天才终于有机会插话,迫不及待地就道:“我说什么来着?我说什么来着?我早就和贾氏念叨过的,选媳妇儿,便是衡量着样样儿都只六分,那就是极好的了!她从前便只敷衍着我,替玄儿聘的那个施氏,啧,我真是说起来都牙碜,公婆尚在,她竟是殉了情?高门大户几时有过这样的规矩,没得让我们郡王府被人说嘴!” 系出名门的施氏贞烈,殉沈大公子沈玄而亡,轰轰烈烈使人钦羡,虽未得一面,但沈尧一直很敬重这位大嫂,如今沈老夫人不仅言语刻薄了施氏,更饱含暗指沈尧生母贾氏阳奉阴违的意思,顿时惹到了两个爷们儿,齐齐严肃出声,表达不赞同。 继夫人小胡氏则是寻着空儿,麻溜儿地就躲出去了,省得趟他们这浑水的。 沈董氏遭喝,不由有些讪讪,不得已周全解释了两句,才又道:“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三儿又是个人品难得出类拔萃的,我便时常想着,便要一个书香门第有些底蕴,端正清秀又不算十足美丽,有些才智却远非绝顶聪明,这样的女子才是最好!可你们呢?那大小胡氏分明算计,一招手,你们巴巴儿地就凑了上去······” 沈尧大皱其眉,出言警告道:“祖母!还请您言语当心,尊称才是。” 屡屡被打脸,沈董氏这回已有些不乐了······ 但到底要说的话要紧,故而再次强压下了道:“哼,行行行,孝端皇后!那孝端皇后自然是眼巴巴瞅着我们沈家的门楣合心意,可你们瞧瞧那位明安公主!哪样不是让人心惊的?地位尊崇、姿容绝丽、掐尖顶先,最要紧是还染指朝事!我们沈家,哪里容得下真么大的一尊佛呢?我的三儿,又哪里能消受得起呢?!” 老夫人句句惊心振聋发聩,但沈郡王是个真真正正看得清的——他儿子遭薛雯拎着耳朵灌输,也足足花了三年才摸了个边儿的事,他却是很久以前就看了个分明了的,薛雯的如履薄冰和镜花水月,样样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虽非是专心于弄权之人,却也比薛雯这满脑子光风霁月幼稚念头的毛孩子要老道,自然是不会起什么“拨乱反正”的傻念头,只想着于此间浮沉中保全自身,顺便再捞些好处。 故而,尚主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明安公主也是他看着觉得样样都好的——这个漂漂亮亮的花架子,皇上心里自然清楚,且据他观察,薛雯自己也慢慢回过味儿来了。 而,除了那一位不甚成器的,几位殿下···应也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