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锦绣良缘之绣娘王妃在线阅读 - 第512页

第512页

    “各位。”叶彦宁将新人从静王府接回来以后,一脸的意气风发。

    众人看到他的模样都会心的笑起来,虽然说很多官家小姐、夫人看不上望舒的身份,可是人家叶家不介意,而且定王妃更是积极推崇,她们也只能干眼看着,风凉话是万万不敢说的。

    “今日大家能过来捧场,叶某感谢不尽。众位送来的礼物太贵重,让叶某也有些受之有愧。国难当头,叶某在此表态,今日凡是送来的礼物和礼金,除去字画以外,将全部送到珍宝斋拍卖,所得银子将全都作为善款捐出。请各位见谅。”叶彦宁诚恳地说。

    他的话让全场出现了片刻的安静。

    不过转而一会儿,又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既然妹夫都表态了,那么我也表个态,前几日本郡王成婚所受的礼金,除去字画也会全部捐出,用作灾民的善款。”叶彦宁甩出的惊雷,大家还没有消化完,秦茗扬又接着甩了一个惊雷出来。

    两个消息让众人消化了好一阵子。

    第二日,叶家和静王府同时捐款的消息传遍了京城,百姓对两府全都称赞有加。

    宫里的皇上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却没有任何的表示。

    随着流民越来越多,叶家武安侯府,东方家,还有秦心悦郡主等十来个府邸,同时出资,也开始布粥。

    不过流民争抢食物的事件却从来没有发生过。

    因为随着洪水下去以后,叶家庄子正好需要大量的人手开荒和做短工。

    就是女子凡是住在窝棚中的,也可以到

    ,也可以到养生堂那边领取一定的手工活去做,这种提供工作机会赚钱的举动,比起施粥来说,其实更得人心。

    而流民的孩子,则也被安排在养生堂空地上跟着做义工的读书人一起识字,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民乱窜的威胁。

    “王妃,这是账本。”承德将一摞的账本报过来。身后还跟着各个铺子的总管。

    “锦州遭遇了水灾,不过很多百姓都按照庄子里教的应急方法,蚕茧虽然损失了一些,可是总体上却没有受到太大的灾难。密州和秦州、徽州的情况却不太好,由于洪水太大……”

    总管们按照自己管理的方面,一边汇报一个季度的收入,同时也总结了各州损失的情况。

    叶惊鸿边看账本,边听取汇报,不住地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记录下重点问题。

    叶家铺子设计的商品太多,光是听取汇报就是一整天的时间。

    接下来,就是各个股东和叶家选取的几个重点管家参与到接下来生意的发展上。

    “凡是损失的农户,暂时免费发放种苗,等他们有能力偿还的时候再给银子。你们统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人家,需要多少银子,然后尽快将种苗发放到农户的手中。”叶惊鸿很快想好了处理的办法。

    “如果有新的农户想参与的话,定王妃,条件是不是也可以放宽一些呢?”秦茗扬问。

    “可以,不过,我还是那句老话,先看人品,有五户老熟人担保后才可以加入。”

    “由于洪水严重,很多免费的学堂都不能保证运转了。”叶彦宁插话。

    “不去拉倒,还省下银子。”秦篱落痞痞地说。

    不招人喜欢,叶惊鸿白了他一眼,“你们立刻飞鸽传信,凡是符合读书的孩子,学堂每一天中午提供一顿午饭,直到大家生活安定下来再结束了。”

    “你银子实在是多。”秦篱落讥讽她。

    叶惊鸿只当没有听到,雷厉风行地将任务安排传达下去了。

    过来的大小总管们更是不会听他的牢sao,在得到叶惊鸿的吩咐以后,他们聚各自散去了。

    “王妃、大公子,这是珍宝斋送来的拍卖后银子。”承德将一叠的银票递给了叶彦宁。

    “这么多,爷帮了你那么多,得分一些给爷。”秦篱落看了眼馋。

    “别胡闹了,世子。”秦茗扬拉着他,不让他胡闹。

    叶惊鸿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过去,“行,你拿,拿一张在年底分红利扣掉就是,对了,还有分外的奖金可是根据分红而来的。”

    “小人。”秦篱落嗖得站起。

    叶惊鸿得意的笑,她抬头意有所指地问秦茗扬,“对了,两位,我想征询一下你们的意见。珍宝斋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要不要备好礼物过去答谢一下呢?”

    “算了,不用了吧。”秦茗扬在她狡黠的目光中,显得特别尴尬。

    “狐狸精。”秦篱落嘀嘀咕咕。

    “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叶惊鸿嚷嚷。

    “爷什么也没说。”秦篱落站起来拂袖而去,那背影怎么看都有些落荒而逃的架势。

    “吕桑国在边境纠结了大批的兵马,你们怎么看?”而此刻在大殿上,皇上火气很旺。

    大臣们则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第144章名利

    “吕桑国屡犯我平允国,边境的百姓没少被他们烧杀抢掠,他们带了大批的官兵sao扰边界,分明就是想趁着我们平允国遭受水灾之际来趁火打劫。因此,臣认为这一次绝对不能姑息,应该迎头给他们一次痛击。”周将军站出来主站。

    “臣认为平允国此时正在遭受洪灾,国内不宁,怎么还能抵抗外敌,不如派使臣过去好好商讨,阻止这场战争。”礼部侍郎提出不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