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是不是海风把你吹得有点晕头转向了,以至于你的判断力直线下滑?”何尧城很难不怀疑陆鸣此刻邀请他出演许志杰这样一个角色是因为头脑不清醒。 陆鸣靠在桅杆上,很轻松地说道:“不是。只是相信我的直觉。这两年看摄影机拍人看多了,我比以前感觉更敏锐了。我大概可以判断出你如果留一个简单的发型,把妆容卸了,换上普通青年男性常见的服装,站在镜头前,会是什么效果,我觉得你可以试一试。当然,这也要看你有没有档期,愿不愿意出演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肯定是以女主的成长为主,许志杰这个角色戏份不多,发挥的空间也不大,我很可能会找一个新人来演女主,也就是说你有可能被一个新人压番,换种说法,就是你给新人‘抬轿’。这要看你的意思,也要看你的经纪团队的想法。我只是抛出橄榄枝,接不接在你。我知道你现在和优秀导演合作的机会也挺多的,是不是要参与拍摄《海之子》要你自己衡量。” 何尧城问了一个在陆鸣看来显得有些无厘头的问题,“你们剧组打算什么时候开拍?” “春天吧。” “那我考虑一下,我挺喜欢春天的。” “还有,电影剧本我现在能看到吗?” 陆鸣的回答也很诚恳,站在渔船上,面朝大海,好像卸下了很多防备,“我可以给你看我自己的手写稿。手写稿基本上就是个粗纲,给你看了也不要紧,这电影好像也没什么很特别的剧情,一切的玄机都在拍摄过程中才会揭露。” 何尧城还是摸不清陆鸣这种抽象的表达,“你的意思是你这部电影是一边拍,一边改剧本,还是什么?” “不是,是要看拍的那天,我遇上什么风,那片海,带着什么心情出发。好了,不讲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了,就是我现在其实也只有一个手写的粗纲,还是我四年前刚去纽约读书的时候,一个人锁在公寓房间里,趴在书桌前一气呵成的。我前两个月,改了一稿填充版剧本,那是交给投资方的,我往里面塞了很多戏剧冲突,但投资方还是觉得太寡淡了,撤资了。正好,我也不喜欢那个剧本,我就把它抛弃了,现在我手里的剧本只是一个大纲而已,还是四年前手写的版本,一个字也没舍得改。最后剧本会是什么样,大概要等到明年一月份才能确定下来。” 何尧城对此有些惊讶,“那你打算怎么说服别人出演这部电影呢?听你的意思,你还打算海选,挑新人来演主角,连剧本都没写好,你怎么挑呀?人家为什么要来?” 陆鸣发现自己过去对何尧城可能有些误解,他原来觉得何尧城是全身心扑在名利上,但现在发现他好像是只专注于自己最关心的东西,过去是人气、观众的喜爱,现在是实力、观众的认可。 “《母星》上映以后,我也算是外界很看好的年轻导演了。对一个素人来说,有机会参演我的电影当主角,难道不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吗?还需要什么剧本?”陆鸣平时说话是不会这么直白的,更不会像这样带着点自吹自擂的意味,但在何尧城面前,他不再顾忌这些成年人的礼貌,何尧城这个人很简单,和他讲话的时候,可以抛开一些复杂的纠结。 在何尧城离开大连以前,他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他说他要回去看一下工作安排,权衡一下,再给陆鸣答复。 陆鸣在大连短住了两个礼拜,他现在来去自由,春晚彩排前的这段时间,他可以随意支配。 陆鸣并不打算以大连为电影拍摄取景地,大连太现代了,这座城市和他想象中带着点衰败感的海边小城差太远了。但他还是很乐意在当地住一段时间,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 海边景区有一家生意很繁忙的猫咖店,陆鸣开始的时候不太喜欢这家店,嘈杂、温暖、狭小的空间里,毛茸茸的陌生小生命会自然地爬到你面前的桌子上,慵懒地缩成一团,并不看你。 陆鸣不喜欢这家店是因为他要趁着早上人不多的时候,乔装打扮,悄悄地潜进去,又趁客流变大之前,及时离开。这里的热闹并不属于他,成为导演也没能让他拿回曾经让渡出去的私人空间。 现在不戴口罩、不戴帽子,直接坐在人来人往的咖啡厅中间的位置上,他依然会被热情的陌生人包围。比他17岁左右的情况当然要好不少,陌生人只是有点好感,更多是出于凑热闹的心理,看两眼觉得不稀奇,也就散了,粉丝要热情得多,那确实可能把这家咖啡店围得水泄不通,出入都有困难。 陆鸣在这短短的两个星期里,对这座靠海的城市,最深的印象还是当地的海鲜烧烤大排档。 在白天的咖啡店里,没有乔装打扮的陆鸣可能显得比可爱的猫咪稀奇。但在夜晚昏黄的灯光下,坐在海鲜烧烤大排档的摊位前,陆鸣是不及放在炭火上烤的新鲜扇贝有吸引力的。 夜市里的每个人都专注于眼前的美食,吃烧烤的间隙,抬起头,也是为了喝一口汽水或啤酒,接着跟朋友聊刚刚因为吃东西而中断的话题。人们专注地抱怨自己生活里的糟心事,专注地给自己画饼,互相安慰明天一定会更好,并不在意隔壁桌一个人坐着低头玩手机的年轻小伙子是谁。 陆鸣用心地观察周围的人,时不时还偷听到几句别人的聊天内容,这热闹又嘈杂的环境和《海之子》整体冷清又明朗的基调并不吻合,但陆鸣觉得这两者之间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一定有一个巧妙的办法,能在《海之子》里加点人间烟火气,这样这个故事才算真正落地了。电影不能没有烟火气,全然飘在半空中,至少年轻导演陆鸣是这样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