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她妖艳有毒[快穿]在线阅读 - 第6页

第6页

    所以李川导演动作迅速的留出了剧本中人设讨喜的女四号,而且隔天一大早就亲自把剧本送到了星熠集团。不过可惜的是,严熠当时正在开会,是之前给他打电话的那个叫陈杨的助理接待的他。

    但陈杨对他的态度一直颇为恭敬,给足了李川面子,甚至还亲自把李川送到了电梯口。

    傅庭年还没踏出电梯,就看到了站在电梯门口言笑晏晏的陈杨和李川。李导演傅庭年是认识的,因为他当初拿影帝的那部戏,导演就是李川。但在星熠见到李川,还是让傅庭年微微诧异了一下。

    没听说公司要投资李川的新戏啊!

    不过内心再诧异,傅庭年脸上倒是分毫不显,甚至还恭恭敬敬地主动向李川问了声好。李川之前对傅庭年印象也还不错,见他主动问好,自然也礼貌回应,于是一来二去的,两人便聊上了。傅庭年也很快知道了李川来星熠的真实目的。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说严熠让李川留角色,傅庭年就下意识地联想起昨天拍卖会结束后,迎溪跟严熠一块去了顶楼的画面。

    他疑心病发作,觉得严熠让李川把角色留出来是为了给迎溪。但他把自己的疑问跟经纪人说了说,经纪人却直说他肯定是想多了。毕竟严熠明知道傅庭年跟迎溪现在关系有多恶劣,没必要为了迎溪一个小喽喽跟傅庭年这样的摇钱树作对。

    傅庭年烦躁地摆了摆手,也只能当做是自己想多了。

    直到,他在李川的新剧发布会上,看到了迎溪的身影。

    第4章

    按理来说新戏发布会这么重要的场合,是轮不到迎溪这种没有任何知名度的小新人出场的。

    但因为迎溪是严熠私下钦点的演员,所以李川毫不犹豫地带上了她。

    李川不是不好奇迎溪跟严熠之间的关系,但他也知道,有些秘密知道了是会致命的。而且迎溪一个从来没拍过戏的纯新人,严熠一上来就让她跟自己这种有一定知名度的导演合作,其背后的真正用意是想捧她还是想捧杀她,还真是不好说。所以李川虽然把迎溪带到了发布会现场,但也只是让她简单上去露了个脸,甚至都没向现场的媒体记者着重介绍她。

    但迎溪这姑娘却极为上道,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他喜欢喝茶,竟然直接送了他一块普洱老茶饼。这几年普洱老茶价格水涨船高,那么一小块老茶饼,保守估计至少七位数。饶是李川自诩财大气粗,也自认没办法随手就送出这么贵重的礼物。

    更何况这姑娘身后都有严熠撑腰了,其实根本没必要巴结他这么个小导演。但人家偏偏给了他这个面子,那就证明这姑娘真不是一般的会作人。这样的人精,即便只是个新人,但假以时日,必将在这个圈子里混出个人样。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有些时候会做人比会演戏更容易出人头地。

    这么一想,李川对这个姑娘倒越发关注起来。

    李川的新戏《白公馆》是一出民国剧,讲的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一个小小白公馆的兴衰沉浮。虽然讲的是白公馆的故事,但折射的是一整个时代的悲剧。而迎溪饰演的角色,是白公馆的六小姐白青。

    巧合的是,这个白青的命运跟原主的命运倒颇有几分相似。

    白青原本是白公馆最受宠的六小姐,也是整个白公馆唯一一个留过洋的进步女青年。她年轻、漂亮、有文化,又出生在富庶人家,原本前途一片光明。但18岁那年,白青认识了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范长风。在范长风的猛烈攻势下,白青很快嫁给了范长风。谁知道范长风不仅是个风流浪子,而且还是个典型的白眼狼。婚后背着白青在外面跟女人不清不楚也就罢了,还勾结外人一起图谋白家的家产,最后甚至当了人人喊打的汉jian。

    不过跟原主不同的是,白青在认识到范长风的真面目后,便主动结束了这段失败的婚姻,即便离婚后在亲戚间备受嘲讽也从来没后悔过离婚的决定。后来,白青有幸受到主编赏识,承蒙提携当上了报社编辑,最终用自己的才华在乱世中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天。

    这个角色在剧中的戏份不算重,但整体而言还算是个比较讨喜的角色,毕竟她有愿赌服输的气魄,也有重头开始的勇气。

    这是迎溪看完《白公馆》剧本之后,对这个角色的初步看法。

    但《白公馆》总共有40集,而且出场人物繁多,想要通过不怎么吃重的戏份让观众对白青这个角色,甚至对迎溪本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白公馆》开拍之前,迎溪一直专心致志地窝在家里研究剧本。

    偶尔看剧本累了,她会想一想自己的打脸大计,顺便再想一想严熠。

    事实上,她一直想不通严熠为什么会帮她。

    当初跟严熠谈判的时候,她唯一的奢望也不过是严熠能在她跟傅庭年的事情上保持中立。至于给她介绍角色这种事情,她真是连想都没敢想。

    可她不敢想的事情,严熠却偏偏做了。所以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这背后的原因。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严熠确实帮了她一个大忙。

    如果没有严熠,白青这个角色,是绝对不可能落在她身上的。

    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觉的百思不得其解的,不止迎溪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