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杜长史登时就明白为何许郎中这一科的进士鲜少在朝斩露头角之人了,李相当年也是一代名相,奈何英年早逝。座师弟子在官场中是极有讲究的,倘李相仍在,如许郎中郑郎中这种单凭自己也年纪轻轻便是从四品郎中的俊才,怕还不止眼下位子。 杜长史也明白为何许郎中郑郎中这样实心为殿下做事了,郑郎中性情如此,天生嫉恶如仇,许郎中怕是有投靠之意。 这朝廷,单打独斗你永远是双拳难敌四手,志同道合者必然要抱团才能生存。 想到李寺卿家公子这事,杜长史也不禁唏嘘,“李相故去没几年,他的孙辈就要受商贾之子的欺辱。当时我是不晓得这事,我若晓得,必为李公子出这口气。” 两人交接好账册,说会儿话到落衙时分便告辞回家去了。 许郎中在查账上十分得力,没几日便将胡源、周家、牛家在大昌银号的账目悉数整理清楚,穆安之大致看过,“胡源一直是在大昌银号存银。” “是。”许郎中回道,“同胡家管事确认过,胡源的账多是在大昌银号走。” 胡安黎就在穆安之身边,凑巧听到,因无旁人,他便说了一句,“这些年一直是大昌银号,我记得小时候曾有兴隆银号的东家过府请安,以前的事,可以去问问兴隆银号。” 要论大义灭亲,许郎中还是最服胡安黎。胡安黎侧脸微垂,睫羽在夕阳的光辉中染上一继光芒,他斯斯文文的收拾起穆安之批好的公文,下去分别派发。 第172章 一六零章 因还要往上追查胡源的账目, 穆安之令魏家大昌银号将十五年前的账目一并交出, 同时宣兴隆银号的东家过堂问话。 魏家叫苦不迭, 找到韦相跟前, 捧着茶跟韦相诉苦,“阿叔啊,咱们做生意的, 尤其是银号生意, 最要紧的就是给客人保密。倘只要胡源一人账目,再如何繁琐我们也要整理出来给三殿下过目。三殿下一要便要十几年的账,这事要传出去, 谁还敢到咱家存银钱做生意。” 韦相捋着颌下美须, 不急不徐接过茶, “你也别急, 事有轻重缓急,三殿下其实是个再讲道理不过的人, 你这话就说的很在理,十几年的账,一下子拿出来的确也不容易。这样,你亲自去衙门说明这情况, 三殿下只是急着手里的案子,你这样明白的人, 直接把胡源的账奉上,三殿下怎能不喜欢呢。” “阿叔,这成么?”魏东家在生意场上杀伐决断了一辈子的老生意人都有些犹豫, “三殿下出了名的六亲不认,不好说话。” “那是你们误会三殿下了,玉石案中,十几家玉石商联手硬杠,结果如何,在三殿下期限前交出账簿补足罚银的两家玉石商,一点事情都没有,那些不给三殿下颜面死硬着不交账的,三殿下直接把账抄了,细算下来,又岂买卖匿税走私玉石一桩罪过。”短短几日,韦相已对穆安之近来所为一清二楚,他语重心长道,“不要只看三殿下手腕强硬,这位殿下行事一向有分寸。你放心去,好言好语好生照着三殿下的吩咐办,如果有难处,再过来跟我说。” “是。”魏东家自嘲一笑,“听阿叔一席话,我这心里才算有了底。” “你是太急了。”韦相道。 魏东家亲自到衙门上交胡源、牛家、周家这些年的细账,也有大半车。魏东家这次毕恭毕敬,见到杜长史直接一个头磕地上,“见过大人。” 杜长史抬抬手,“魏东家这是怎么了,这般客气。起来说话。” 魏东家起身,“昨天接到衙门的公文,我怕大人着急,先把胡源、牛家、周家这些年的账送过来,旁的账簿还在整理。不日也一起送来。” 说完,从怀里摸出三本细账奉上。杜长史接过,随意翻阅着问,“你们这回怎么这么俐落?” “大人吩咐,原就该俐俐落落的送来。上次是老朽糊涂,生意人鼠目寸光,请大人恕罪。”魏东家恭敬的恨不能趴地上去。 杜长史颇有些少爷性子,见魏东家这般倒也未加为难,令手下人按照着细账目录接收三家账本,随意捡了张椅子坐下问魏东家,“他们这三家的账都理清了,怎么旁的账簿还要再等?” “大人有所不知,我们行当内,像存银过十万两的大户都会单独立账,故此他们三家的账都会独自立账。前番上交的账簿也是如此。”魏东家生怕杜长史误会,连忙补充一句。 前番账根本不是杜长史查的,杜长史说,“那这些大户的账入不入总账?” “自然要入的。” 杜长史勾起薄唇,垂眸吃口茶,“原想着他们三家的账你已送了过来,其他账就算了,既是这般,你们收拾好把其他账也一起送来,我要佐证清楚。” 魏东家登时如吞了个木瓜一般,目瞪口呆了好一会儿,直待杜长史轻咳一声,魏东家抬头正看到杜长史不善的眼神,立刻一个激灵,连声道,“是是是,我已是让他们准备着,只是积年老账,怕要些时候才能准备好。” 杜长史不轻不轻“啪”的一声将茶盅放手边儿四方几上,“这样的托辞,对我无用。陈年旧账自然是封存,你们连今年上半年的账都送来的,以往旧账直接点清楚立刻就可以拉来,还要准备什么?准备做套假的来糊弄我?” “草民断断不敢!”魏东家满脸苦涩,“账是店铺的根本,不敢瞒大人,草民回去是要叫手下伙计抄留一份,好将原册给大人送来。” “你这就想多了,当刑部什么地方还要私留你账簿不成,账查完了,包准一模一样的给你送回去。” 魏东家又跪下了,“请大人体恤。” “行,体恤你。”杜长史白净修长的手指搭在扶手上敲了几下,“那就这样,明天送一年的,后天送一年的,十年账,给你十天的时间抄录,不算不体恤了吧。非但体恤,我还给你规划好了。” 魏东家险没吐了血,他是半个“不”字也不敢说,杜长史还留他吃了一盏益气补血的红枣桂圆茶,魏东家也不敢不吃,只是一边吃着茶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杜长史略有些血色的薄唇,心说,真是老天无眼,怎么没叫刺客把这姓杜的砍死! 打发走魏东家,这账簿一并给许郎中那里送了过去。 许郎中那里账簿堆了半桌子,听到杜长史过来从账簿堆里抬起头,“坐。小方给你家杜大人看好茶。” 杜长史摆摆手,示意小方不用忙,“我刚吃过茶过来的。魏家把胡、周、牛三家的账送了过来,其他账十天内送齐,我给你带过来了。这是细账。” 小方接过细账,许郎中吩咐一句,“你去接收一下。” 小方行一礼退下做事。 杜长史说,“人手这么紧,都要你亲自查账本子了?” “这是殿下要的,我先看一遍。”许郎中招手,杜长史上前就见许郎中悄声道,“都是匿名存银的细账,殿下突然要这个,你说是因着什么?” 杜长史心头一跳,看向许郎中,“你说呢?” 俩人都是俊才中的俊才,彼此眼神一对便明白对方心中所想:殿下这不会是想对银号里的匿名存银开刀吧! 这可是大事! 许郎中说,“你跟殿下的时间长,寻个机会探探殿下口风。其实匿名存银哪家银号都有,你想想,也有许多人就是拿着银锭子进去,兑了银票便走的。” 杜长史问,“匿名存银的数额有多少?” 许郎中说了个数字,杜长史吓一跳,“这么多!” “要是十几二十万也不值当跟你说。”许郎中叮嘱杜长史,“你心里有个数。” “我有数的很。我说许兄,你有话就直接跟殿下说,还叫我带什么话,你又不是不认识殿下。”杜长史掏掏耳朵,“这事你自己说,我就当不知道。” “你说比我说合适。” “没听说过,魏家银号的事我根本没沾手,合适在哪儿?合适在殿下单独交给你的差使,你立刻透露给我?” “这透都透了,下回我来说。” “少来这套。你不说那我告诉老郑,让老郑说。”杜长史直接戳许郎中死xue,许郎中大概是自小就常占郑郎中便宜,反正许郎中为数不多的良心都在郑郎中那儿了。 许郎中两眼瞪着杜长史,“小杜!小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你怎么比我还卑鄙不要脸啊!” “多谢夸奖多谢夸奖,其实我不比许兄你,差远了。”杜长史不好意思的从盘子里捏了几颗大枣。 “不不不,你是一代新人换旧人,你这阴险的,以后定大有作为。”许郎中把放大枣的盘子换了个地方,挥挥手撵人,“走走走,三天内别让我看到你。” “敢不遵命。”杜长史笑一笑,潇洒的告辞离去。 望着杜长史身影消失在窗外,许郎中笑叹口气,真是个猴精,放下毛笔,合上账簿,他又有些发愁。许郎中在感情上是比较喜欢三殿下穆安之的,可穆安之在朝人脉单薄、势力微弱、名声更是一言难尽,许郎中又担心押这一宝押翻车,所以,一直是借着杜长史这里表示出自己的善意。 可谁晓得杜长史这小滑头,给他使唤两回就不听话了,非要他自己去表态。 许郎中的视线落在有此陈旧色调的灰蓝色账簿本子上,这一步迈出,可就不好回头了。 穆安之翻着新整理出的账簿,听着许郎中啰哩啰嗦的跟他说匿银之事如何牵一发动全身如何的得罪人如何应该慎之又慎。 穆安之望着这触目恸心的数字,道,“这担心什么?我既不在户部当差,这也不是我的差使,我根本没想管。” 许郎中刚松口气,就听穆安之道,“不过这事既然知道,不好不上禀一声。正好你在,给我写封密折。” 许郎中登时脸都白了,“殿下,真要上禀?” 穆安之看许郎中吓的这样,摆摆手,“算了,让安黎来写。” “不用,我写就成。”许郎中就坐在胡安黎的位子上,铺开张空白奏章,略一思量,片刻功夫便提笔挥就,恭敬呈上。 穆安之一目十行看过,公允而论,许郎中这奏章写的要比胡安黎好上许多,谴词用句十分老道,没有半点激进,言词间充满对于匿银数目过大的担忧,却没有半点逾越之嫌。 “写的不错。”穆安之唇角带了些笑,“看老许你平时胆子挺小的,办事一点不含糊。” 胆子小什么的,许郎中厚着脸皮替自己辩白一句,“臣主要是谨慎,谨慎。” 穆安之点头,“谨慎是好事。”唤胡安黎进来,照着许郎中的奏章又抄了一份,至于许郎中这份,穆安之递给他,“拿去烧了,就当不知道。” 许郎中心中百般滋味涌现,手中捏着奏本,望向穆安之,一时难言。 许郎中晚上请郑郎中吃烤rou,私下感慨,“三殿下为人真没的说!” 郑郎中夹片烤的鲜嫩的羊rou,就着新筛的米酒说,“你就是凡事想的太多。” “我想太多,像你似的,啥都不想,万一掉坑里呢。” “咱们公允当差,不愧良心就是。”郑郎中道,“不论谁掌刑部,总得要做事的人。” 许郎中心说,的确,谁掌刑部都要做事的人。可若朝中有背景有靠山,你我二人又何止于现在的官位。左都御史卓然,许郎中倒不是嫉妒卓然,卓然的确才干出众,可他自认不比谁差,卓然论科考,比他二人还要晚上一届。 不同的是,卓然的座师裴相这些年春风得意,而他二人的座师李相英年早逝。 第173章 一六一章 一份好奏章。 “这不干我事, 不过凑巧看到, 不好不知会陛下一声。”即便以穆安之这种随意口吻, 也没招致穆宣帝的训斥, 穆宣帝把奏本递给太子,问穆安之,“你既看到, 心中可有见解?” 穆安之, “麻烦事一大桩,想这做甚,我手头的事还忙不过来。” 太子迅速看完, 双手奉还奏本, 穆宣帝问, “太子说呢?” 夕阳霞光映入室内, 太子的脸庞美丽到几近华丽,太子道, “的确是一桩麻烦事,凡能做银号买卖的,都有靠山。不过,不可能事事依着他们。银号生意, 小规模还好,一旦规模太大, 必然要受朝廷约束控制,不然这样大笔银钱出入流动,动摇国本也不是不可能。” 穆宣帝并未多言, 但看神色无疑是极满意的。 太子道,“三弟心细。” 穆安之懒洋洋的点下头,“看到不好不能,万一倒灶,对谁都没好处。” 这话说的穆宣帝的脸色登时有向臭鸡蛋转变的倾向,太子轻笑出声,“但凡什么人,在父皇这里哪怕得半字夸赞也要感激涕零,也就三弟能把这样的功劳再捞顿训了。” 穆宣帝叹,“以前也不这样,这是怎么了,对着朕就不会好好说话了是吧?” “以前没看透,何必虚虚假假的,倒不如直抒胸臆。陛下没旁的吩咐,我就告退了,我去给皇祖母请个安,接玉华meimei一道回家。” “去吧去吧。”穆宣帝挥下手。 穆安之转而离去。 太子望着穆安之俊挺的背影,这次的奏章与以往不同,用笔立意都高出一截,没有在朝廷十数年打磨是做不到的。 穆安之身边的人,赵长史太过骄傲,故文采飞扬,少年意气;华长史官场消磨,近来方有改观,文笔娴雅,更似文人胜过官员;胡安黎刚入官场,虽一向稳重,却无此深度。 可这又分听是胡安黎的字体,看来,三弟身边又多一助力。 太子勾起精致的唇角,想到什么同穆宣帝道,“这次秋狩,儿臣不能随父皇同往,让三弟伴驾吧。他与三弟妹一向恩爱,三弟妹伴着皇祖父,三弟随父皇一道,他们夫妻在一处定然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