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上门推销
老梁自信的说:“那是当然,我已经烧过一次,已经掌握住了那个温度,你就放心吧。” 之前烧出来的碳因为质量不过关,已经被村民们分着拿回家了,这一次的则全部留了下来,等攒够了之后拿出去卖。 “梁叔,一窑大约最多可以烧出多少斤?”江渔儿问。 老梁在心里估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大概一次只能出个四百斤,再多的话,质量上就不能保证了。” 一次四百斤,一天两次,也差不多了。 “那就赶紧开始吧,多做一点,到时候也能多买一些钱。如果我估计的没错的话,这一次雪灾来势汹汹,镇上的木炭早就已经告罄,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家里人口众多,尤其需要木炭。” “好!”回答她的是一片应和声。 接下来的事情他们自己就能解决,江渔儿的任务到了这里就结束了,她跟村长打了个招呼之后,一个人冒着风雪回家了。 “蒙渊他媳妇,回来了?”王婶打开门,笑着道。 因为家中有孩子的缘故,村长怕她牵挂着家里,不能认真干活,便把自己的媳妇儿王婶派过来替她看孩子。 王婶这人虽然心直口快,但却有一点好,那就是没什么坏心思,孩子交给她,江渔儿很放心。 “王婶,这两天你也辛苦了,快回去休息吧。木炭已经烧出来了,等多攒一点就能拉去镇子上卖钱了。”江渔儿虽然脸上难掩疲惫,但是精神却还不错,还有心情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王婶。 果然,王婶听了这个好消息,兴高采烈的离开了。 到了第二天,江渔儿被蒙渊从被子里拉起来,睡眼朦胧的来到废窑处。 废窑的棚子下面已经堆了很多木炭,看上去足足有上千斤。 “江渔儿,我们都没做过什么生意,这些木炭应该怎么卖出去?”村里的人世代务农,即便去赶集,也也无非是卖一些蔬菜和河里捞起来的鱼虾,都是些分量轻的东西。 可这里有上千斤的木炭,这个要怎么卖? 江渔儿被冷风吹醒了,看着木炭山沉吟片刻,道:“若想卖出去,我们势必要去镇子上,你们出来几个人,把木炭装一些上车,拉到镇子上去,我自有办法。” 现在大家对他说的话非常的相信,便没有人,东问西问,直接行动起来。 她带着几个人一句来到镇上,往日还算繁华的镇子上如今空荡荡的一片,街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跟来的人傻眼了,街上连个人都没有,他们怎么卖东西? “连我们都知道下雪了,该躲在家里,你以为他们都是傻子吗?冒着风雪来逛街?”江渔儿看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忍不住说道。 对啊,如今正下雪呢。 “那……那你说怎么办?我们总不能现在原路返回吧?”他们在出来之前可是跟村长打包票的,一定会卖出去,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也太打脸了。 江渔儿没回答,直接往镇上大户人家居住的区域走去,那里住的不是有钱人,她随便找了一户敲门。 没过一会儿便有人过来开门了。 “谁呀,外面下着雪还来串门?” 里面的人嘟囔着,似乎很不情愿冒着风雪来开门。江渔儿耐心的等待着,终于大门开了一条,只够半个人通过的细缝。 “你们谁啊?”开门的人穿着一身小厮的衣服,目光惊异的打量着江渔儿等人,发现这几个人实在陌生,他压根就没有看见过。 江渔儿嘴角一勾挂起习惯性的职业微笑:“我们是来卖木炭的,请问贵府需要吗?” “你们是来消遣我的吧,谁不知道镇上早在三天前,就已经没有木炭了。”开门的小厮刚一听完,就皱眉反驳,看着他们的目光更加不善。 “我们把木炭带来了,是不是骗人的你可以亲眼看一下。” 几个一起跟来的青年虽然不会做生意,但也算有些机灵,听江渔儿说完,联盟从车上拿了一袋木炭下来,把袋口打开,呈现在开门小厮的面前。 开门小厮一看他拿出来的果然是木炭,态度连忙发生了转变,丢下一句:“等着。”就急匆匆的关上门,显然是去通知自己的主人了。 有了这个变化,那几个一起跟来的青年,明显比刚刚自信了一点。 “放心吧,如今镇子上几乎每一户人家都缺少木炭,肯定可以卖出去。”江渔儿解释了一句。 能够做主的人,没有让他们等多久,很快就出来了,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总管。 总管一出来就问道:“听说你们是来卖木炭,东西在哪里?我要看看货。” 江渔儿很坦然的把口袋打开任他看,可是主管还不放心,竟然叫开门的小厮拿了一个铁盆过来。 “不错,你们的木炭确实不错。带来了多少?我全要了。” 总管试验了一下他们的木炭,发现品质比他们平时购买的还要好,当即大喜过望,一挥手包下了他们带来的所有木炭,要知道车上可是有足足百斤的木炭。 “老丈,我们车上的木炭只是样品,让你们看看货,若是你想要的话,可以报一个数字给我,两个时辰后,你们就能收到货。” 车上所有的木炭加起来也才100斤,她还要挨家挨户的去推销,如果全在这里卖了,那就不能把生意做遍整个镇子了。 这也是她多要几个人的原因,一旦有人下订单就可以保证有个人回去提货。 总管有些不满意,“哪有你们这样做生意的,我既然想要那就卖给我,你们再回去拿不就行了。” 他们主家人口众多,需要的木炭不少,他更希望能够把江渔儿能够拿出手的所有木炭都包圆。 江渔儿像是能够看透他的内心在想什么,非常善解人意的解释:“老丈,你可以放心,木炭绝对不会短缺,我们有一个专门生产木炭的窑,每天都可以生产出八百斤,而且生产出来的质量就和我今日拿过来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