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顾鼎臣在线阅读 - 第7章 (2)

第7章 (2)

    文昌君说:“我看你船舱的竹笼里养着好多鳝鱼,我来做一道拿手好菜‘脆鳝’怎么样?”

    张老大高兴道:“好啊,想不到你还有如此雅兴。要不要我帮你杀鳝鱼,划鳝丝。”

    文昌君说:“不用,我自己来。”

    只见文昌君伸手到竹笼里抓了几条肥大的鳝鱼,放进开水锅里迅速汤了一下,用一根竹片划开鳝鱼的肚子,取出内脏,划成鳝丝。用凉白开水洗净沥干水后,放在碗内,加酱油、料酒腌五分钟。然后开始掌勺,等到锅内油烧至八成热,放入鳝丝炸至金黄色,用漏勺捞出沥油,等过三分钟再将油烧至八成热,将鳝丝放入锅内稍炸片刻,用漏勺捞出沥油。锅内只留三钱油,将精盐、白糖、料酒、白醋下锅,放入少许高汤,烧至汤汁收干时,放入白胡椒,颠炒几下就出锅装盘,淋上少许麻油,一盘金灿灿、香喷喷的脆鳝很快端上桌了。

    顾撷冈简直看呆了,悄悄地问文昌君:“老兄,想不到你还会这一手,在哪里学的?”

    文昌君调侃道:“你们这些独生子,只知道应付考试,做梦都想考上名牌大学,其他什么都不会做,将来娶了老婆还去啃老?我这是在天宫苏州街拜一位苏邦菜的大厨为师学到的手艺。”

    航船从昆山出发,到苏州山溏河码头卸货后,就开往木渎、光福,一路上哥俩饮酒作诗,弹琴画画,品尝美食,真是神仙过的日子。这天航船停泊在木渎的大运河码头装货,他们乘这空闲时间上岸去木渎古镇观光游览,观赏湖山美景。

    顾撷冈说:“木渎古镇在苏州西南郊区,虽然近在咫尺却从未来玩过。文昌兄,由你做导游,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游遍所有名胜古迹。”

    文昌君说:“你们这一代说来也都是一些可怜虫,为了应付考试就连节假日都要补课,哪里有时间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我虽然深居天宫,但是对地球上的所有风景区都了如指掌。”

    他取出导游显示器,按了几个按钮,输入木渎二个字,屏幕上就出现了古镇的导游图和各个名胜古迹的详细介绍和景点照片。

    文昌君问:“撷冈老弟,你想先到哪里游览?”

    顾撷冈说:“我从历史资料中知道,春秋后期,吴王夫差为了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调运大量木材,把山下河流港渎都堵塞了,真所谓‘积木塞渎’,故由此得名木渎镇。这馆娃宫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山顶园囿,耗费巨大财力物力,‘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我想先到灵岩山上去玩。”

    文昌君说:“好吧,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都穿上隐身服,直接飞上山顶。”

    他们穿上隐身服,瞬间就飞翔在灵岩山上空。顾撷冈俯瞰灵岩山,赞叹道:“多么秀丽的灵岩山!奇峰怪石,水网环抱,山灵水秀,郁郁葱葱,真是镶嵌在太湖之滨的奇葩。从我隐身服的显示屏上看到,虽然山高只有182米,方圆1800亩,但是巨岩嵯峨,怪石嶙峋,景象万千,宛若仙境。吴王夫差建造的馆娃宫虽然已经荡然无存,但是还留下几处残存的景点,值得一游。”

    文昌君称赞道:“你说得对。当年吴王夫差看好这块风水宝地,特别为西施在山顶建造了一座当时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山顶花园。虽然只残存一些零星遗迹,其人文历史价值非同一般,不去游览观赏定会觉得十分遗憾。老弟,我们先飞到灵岩塔顶纵览灵岩山全景,然后再降落到塔前那块灵芝石上。”

    俩人在塔顶纵览全景,美景尽收眼底,顿感心旷神怡,赞叹不已:“真是灵岩秀绝冠江南!”

    饱尝美景后,他们徐徐降落到塔前的那块巨石上,顾撷冈仔细端详这块奇异巨石,惊讶道:“这块奇石很像一只巨大的千年灵芝。”

    文昌君说:“因为有这块灵芝宝石,所以才取名叫灵岩山。你看灵岩山上岩石的颜色都呈深紫色,是制作砚台的上好石料,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砚石山。”

    吴王夫差在山顶建造的馆娃宫和园囿历经战乱焚烧,如今只剩下吴王井、流花池、玩月池、西施洞、思乡岩、石射棚、琴台和残存的宫墙了,俩人徜徉期间,感慨万端。

    顾撷冈说:“据史书记载,东晋时有一位名叫陆玩的司空,据说是东吴后期大元帅陆逊的后裔,在馆娃宫旧址,建造了一座豪宅。后来他舍宅为寺,取名叫灵岩寺,历朝历代香火极盛。所以从东晋开始,木渎就已经成为江南著名的佛教胜地。”

    俩兄弟来到大雄宝殿内烧香许愿,只见大殿上雕有释伽牟尼的坐像,高达5米,体态丰盈,典雅端庄,雍容大度,旁边有祀奉佛祖的四座侍者菩萨,壁上有多幅唐宋名士题刻。顾撷冈上香许愿后,抽到一支上上签,高兴得合不拢嘴。走出大殿,文昌君满脸喜色,戏谑道:“撷冈老弟,你心里默默许的愿我都听到了。恭喜老弟,金榜题名时,得个高考状元,洞房花烛夜,抱个美女上床。哈哈。”说得顾撷冈脸红羞赧,憨憨傻笑。

    文昌君说:“我们飞到山南去看看,那里峭壁如城,相传吴王夫差曾在山南筑造了一座石头城,故灵岩山又名石头山,素有‘灵岩奇绝胜天台’的美誉。”

    他们来到巢鹤岩,东谷口有云窝,南有观音洞,三门相通,内有石佛,西有香霏岩。白云洞位于悬星岩东南转山之东,那里就是有“十八奇石”之称的吴王夫差建造的石头城。

    他俩穿着隐身服,在陡峻的南山石头城旧址飞岩走壁,优雅地欣赏那些通灵奇石。顾拮冈看到一块巨石像一只巨大的鼓,便折了一段树枝敲击,听到发出“咚咚”的悦耳鼓声。“这就是‘十八奇石’中的石鼓。”

    文昌君说:“你再看这块怪石,像不像一条昂首攀游的巨大紫色蟒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石蛇。还有这一块奇石,乌紫锃亮,纹理细如发丝,像不像美女的一团发髻?”

    顾撷冈俯首深情地亲吻着,犹如亲吻美女的发髻:“哦,还能闻到一股淡雅的暗香。可惜它只是一块石髻。”

    文昌君骑乘在一块石背上,赞美道:“撷冈老弟你来看,这块奇石像不像一只昂首隆背的乌龟。你看这翘首以待的**,就像西方性文化博物馆里陈列的男人的生殖器。”

    顾撷冈调侃道:“老兄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怎么与生殖器官扯在一起了?”但是仔细抚摸观察后顾撷冈嘿嘿傻笑:“老兄你说得一点不错,看上去也忒像男人**的小弟弟。你看这块奇石就像形影不离,比翼双飞的一对情侣,是叫鸳鸯石吧?”

    文昌君揶揄道:“你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急不可耐地想找个女朋友泡妞了吧。老弟,我们不如把这些通灵奇石拍摄下来,慢慢欣赏。”

    文昌君拿着摄影机很快把石头城全部奇形怪石自动录制了下来,俩人坐在石龟背上一边休息一边鉴赏。这些照片中,有埋头藏泥的牛背石,有俯首饮水的双牛石,有隐射探头的蛇头石,有状如仙人的和合石,有状如蒲鞋的草鞋石,有双耳竖起的玉兔石,还有诸如石马、石猫、石鼠、石城、石室、飞鸽石、蛤蟆石、袈裟石、飞来石、醉僧石,真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每一块灵岩奇石都是那么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游览完灵岩山,他们租下一艘画舫,游览木渎水乡美景。顾撷冈说:“这条胥江是伍子胥开凿的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使苏州密如蛛网的内河运输更加通达便利,木渎因此成为江南重要的商埠。”

    文昌君说:“我们到香溪去看看吧。这香溪是西施洗妆的地方,据说洗涤下的胭脂香粉浸染得满溪生香。”顾撷冈用双手捧起香溪水放鼻子闻一闻,傻乎乎地说:“确实有股香粉胭脂的幽香。”

    文昌君哈哈大笑:“傻瓜,这香溪已经不是当年西施时的香溪,那时只有西施一人能在这溪边洗妆,所以会留香满溪。如今平常百姓都在这里洗涤衣服、蔬菜,甚至洗刷马桶,那里还有什么幽香可言!”

    顾撷冈傻笑道:“怪不得有股异味,我上当了。”

    画舫在小桥流水间穿行,河边人家都是枕河而建,真是四周群山拱峙,又滨临太湖之畔,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享小桥流水之幽。

    顾撷冈说:“老兄,这香溪我们已经浏览过了,肚子饿了,上岸到街市找家酒店吃饭、歇脚。”

    木渎镇十分繁华,也有一条山塘街,他们在一家著名酒店包了一个临街的包间,点了几样当地美食,要了一壶美酒,边饮边聊,既饱餐了一顿,还在小榻上打了个盹。文昌君说:“据史书上记载,木渎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故里,我们到他的故居去看看。”

    顾撷冈说:“范仲淹的故居前面也没有牌子,我们又不便找人打听,上哪里去找?”

    文昌君说:“这个好办。范仲淹后裔一定是大户人家,有私家园林。我们穿着隐身服,只要是私家园林,挨门逐户找。”

    他们穿着隐身服飞翔在一个个私家园林上空,真是景观迷人,目不暇接。顾撷冈说:“镇上私家园林多达二、三十家,找到什么时候?这些官宦富商耗巨资建造园林,虽然身临繁华街市,却是大隐隐于市,闹中取静,真是天上人间!怪不得康熙、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木渎来驻留。”

    文昌君说:“我有时光倒流机,只要输入‘范仲淹’三个字,就能显示范仲淹家宅院的变迁情境。”

    他们根据时光倒流机上的景象,很快就找到了范仲淹故居。那真是私家园林中的翘楚,布局错落有致,曲折幽深,水榭阁楼,相映成辉,局部造型精巧雅致,婉约温馨,真是独具匠心。

    顾撷冈说:“范仲淹次子范纯仁,也官至宰相,所以他家的故居别具一格。范仲淹是个清官,一生坎坷,他的至理名言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比美国开国时期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ive me death.)要早740年。范仲淹最著名的作品是《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文昌君说:“撷冈老弟,范仲淹家祖坟就在天平山,我们一起去那里祭拜怎样?”顾撷冈说:“好啊,马上出发。”

    他们穿着隐身服,瞬间就飞到了天平山。奇异岩石,成片红枫,清洌泉水是天平山三绝,名扬江南,范氏祖茔就坐落在景色秀丽的天平山上。看坟茔的老人听了他们哥俩自报家门后,惊喜道:“两位公子是否来寻访一位名叫顾鼎臣的秀才?”

    顾撷冈惊喜道:“是啊,是啊。老伯伯,你认识顾鼎臣?”

    老人连声道:“认识,认识。每到清明时节,这位勤奋好学的穷秀才,背着书剑和古筝,都要到天平山来祭祀范氏祖茔。他写得一手好字,弹奏一手好琴,经常诵读自己写的文章、诗词,听上去朗朗上口,看上去真是才学出众。他生活简朴,就像当年范仲淹一样,起早贪黑,‘断齑划粥’,在祠堂后院偏房里刻苦读书一个多月方才离开。我看他如此崇拜范仲淹,又那么才华横溢,将来准能考中状元,像范仲淹父子一样官至宰相。”

    顾撷冈说:“我们就是去光福寻访顾鼎臣的。今天路过木渎,特地到天平山来祭拜范仲淹。”

    老人说:“这是范仲淹家的祖茔,范仲淹父子没有葬在天平山,他们葬到河南洛阳伊川去了。”

    文昌君说:“我们对范仲淹的身世和历史十分了解。他家祖籍河北幽州,唐朝末年迁居苏州木渎。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吴越国的重要官员,他父亲范墉是吴越国国王钱俶手下的掌书官。吴越国国王投降宋朝后,钱墉被任命为徐州武宁节度使的掌书官,在徐州生下了范仲淹,百日后随家人回到苏州木渎故里。2岁时父亲范墉病故,其母谢氏带着他改嫁苏州平江推官朱文翰,改名朱说。继父后来辞官回到山东淄州长山县老家,范仲淹在朱家度过了童年、少年。朱家虽然富裕,但是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寄宿书院三年,每天煮一碗厚粥,用咸菜划成四块,早晚吃二块,这就是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