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英雄多草莽
张宝没打算造赵宋的反,但让他跟着赵宋一起共存亡他也不太愿意。来自于后世的他并不受限于“家天下”的思想,在那个卫星满天飞的时代,张宝早已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他的目光也不会只局限在大宋这一块土地上。 靠山山倒,靠人人走,这世上最可靠的就是自己。关于这一点,张宝比任何人都清楚。若是生活在盛世,那张宝还能安分守己,凭着小聪明发点小财过过自己的小日子也并无不可。但现在不行了,熟知历史的他很清楚大宋的美好生活再过上十几年就会结束,金人南下,战乱迭起。正所谓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张宝想要在乱世保住自己的性命,保护自己关心爱护的人,那就必须要有实力。 赵宋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自上而下没几个人居安思危,全都在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奢靡生活,对于王朝的未来,没几个人去关心,愿意关心的不是在朝中没有话语权就是在朝堂外徘徊。深知指望不上赵宋君臣会有奋起那一天的张宝除了自力更生,还能怎么办? 万事开头难,相比起别人创业之初的艰难,张宝的条件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朝中有人好办事,借着那些朝中权贵合伙经营的机会,张家借鸡生蛋的策略成功,属于张家自己的商路也在大宋境内铺开,而且还不必担心会遭到地方官府的刁难,张家的美酒、香水、梳妆盒……那些成本低而利润高的商品为张家带回了丰厚的回报。别看张家开始经商不过两年,但在去年的年终总结会上,张家一年的纯收入已经超过了十万贯,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当中,随着张家的买卖做到国外,相信张宝会越来越有钱,而这也是张宝为何有底气敢向赵佶拍胸脯说建立水军的费用张家可以自筹的原因。 有钱好办事!张宝并不愁钱,他的买卖会越做越大,所赚的钱也会越来越多,所需要的也就是一点时间而已。真正让张宝发愁的还是人,人才难得!对于自己以后治下的百姓,张宝并不发愁,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买通了管理厢军的官员,那近百万的百姓就是张宝的。不用担心那些官员会出卖张宝,因为那样对他们并不合算。朝廷每月还是要拨付一定钱财用以养活那些厢军,可若是官员如实上报,那笔钱朝廷自然不会再拨付。张宝会变成什么样那些官员不知道,但官员收下这笔朝廷补助的机会没了,谁会没事干自断财路呢?不是所有人都是忠君爱国的典范,管理厢军的官员本就克扣那笔朝廷补助,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这些“精明”的官员又怎么会干。 不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百姓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其实并不十分介意被谁统治,张宝只需善待那些百姓,得到百姓的拥护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想要得到人才的支持就不太容易了,出身贫寒没有前途的还好办些,比如阮家三兄弟,张宝的器重就足以让他们对张宝死心塌地,但百姓的民生却指望不上那些武将。 大宋重用文人,以文治武,这也就导致大部分文人对赵宋是死心塌地,认可赵宋的正统地位,而这也就导致了张宝难有招揽到文人的机会。当然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只是时机未到,在一部分文人对赵宋失去信心以前,张宝只能依靠自己。 文人不太好招揽,张宝能做的就是自己花钱培养,不过那也是以后才能排上用场的,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招揽武人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大宋以文治武,这也就导致民间有真本事但却没门路的武人大有人在,而且相比起文人,张宝更愿意跟武人打交道。练武之人,那心眼没有文人多,一旦认准了效忠的对象,那就会一路跟到底。想想水浒传中的四大寇里那些猛人,并不都是集中在梁山,无论是田虎、王庆还是方腊,他们麾下的那些猛人就是比起梁山好汉同样也是不遑多让。只是对于招揽那些好汉,张宝的信心也不是很足,毕竟凡事都要讲究个时机,时机不对,就算遇上了也未见得就能招揽过来。 阮家三兄弟现在正是落魄的时候,张宝去了自然可以顺利招揽过来。但像已经在木兰山落草的杜壆,那就不太容易了。杜壆是山大王,麾下千余喽啰,身边还有生死之交的兄弟卫鹤、酆泰辅佐,人家有家有业,凭啥抛家舍业的跑到张宝麾下当小弟? 所以张宝想要招人只能凭运气,自己安慰自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像栾廷玉这样一员武力不输林冲,人品更是超过梁山好汉许多的猛人,张宝一直认为是自己的“主角光环”发挥了作用的缘故。 而如今碰到了自称名将之后的贝应夔,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三竿再说的想法,张宝打算留下贝应夔。不管这贝应夔是否真的如他自己所说精通兵法,单是能够跟栾廷玉走上五十合而不落下风这一点,就值得张宝开口招揽。 贝应夔的家族是在西域不假,但家里除了他外已经再没有旁人,这也是为何他会愿意担任商队护卫前往中原的原因,因为他没有牵挂,可以四海为家。张宝的招揽可以说是解了贝应夔的燃眉之急。 在到了中原以后,贝应夔才发现自己的本事没有了用武之地。他是胡人,想要进入大宋的军队几乎就是不可能,而且大宋军队的待遇,也让贝应夔望而却步。可若是不参军,能让他干的也就剩下看家护院或者做苦力,而这两样,也不是贝应夔想干就能干的。他是胡人,相比起同样跟他干这行的汉人,雇主当然更愿意雇佣汉人。 贝应夔欣然答应了张宝的招揽,成了张宝身边左右护法里的一个。不过虽然不用发愁以后的吃喝了,但贝应夔的日子过得也并不轻松。这货跟栾廷玉一样也是旱鸭子,张宝不好强制让栾廷玉去学游泳,但对贝应夔就不需要那么气了,一道命令下来,贝应夔就充分品尝了一下杨子江水的咸淡,反正有阮小七在旁边保着,也不用担心会把贝应夔给淹死。 离开江宁府以后,张宝一行人便乘船继续走,奔向此行的目的地杭州。要说起来,张宝这次出门还真是有皇命在身,赵佶答应张宝请求允许建立一支水军的条件就是张宝需要负责替赵佶在出门游学的时候寻找奇山,而这次出门之前赵佶在得知张宝要去江南寻找造船匠的时候就交代给张宝一个任务,让张宝在江南找到合适的造船匠以后负责押运花石纲返回汴梁。 张宝对这个临时增加的任务并没往心里去,搜罗奇山并不在张宝此次出行的目的之内,答应赵佶的条件但却不代表张宝就需要去执行,反正与张宝有着同样任务的人是大有人在,不需要张宝去特意费心思,押运花石纲返回汴梁在张宝看来不过是搭一次顺风船而已。 江南水路纵横,张宝的船并不是大船,一般的河流并不能阻拦船只的前进。这一日,张宝一行人就到了德清县附近,继续往南走就可以到达杭州。贝应夔跟栾廷玉经过这一路的强化训练,水性都有了进步,至少不用担心掉进水里会被淹死。 眼看着日头已经接近中午,张宝吩咐阮小七停船靠岸,打算等用过了饭以后再继续前进,争取在天黑之前赶到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张宝这回南下没去苏州,但杭州的美景那是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做饭这种事自然用不着张宝亲自动手,阮小七寻了个可以停船靠岸的地方,然后便有李贵带着数人上岸去附近的饭铺购买酒rou。闲着无聊的张宝坐在船头拿出自己让人制造的千里眼四下观瞧,嘴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跟着身边的焦挺闲扯,无意中就看到一处值得人注意的地方。 “咦?那里莫不是有人落水了?”放下手里的千里眼,张宝自言自语的嘀咕了一句,随即又举起千里眼确认,在确认无误以后,张宝出声招呼正在监督贝应夔、栾廷玉练习水性的阮小七道:“小七,咱们南边差不多五百步的地方好像有人落水了,我用千里眼刚刚确认过。” “小七明白。”阮小七答应一声,顺着张宝手指的方向就游了过去。张宝手里的千里眼,阮小七也是用过的,自然知道张宝不是在跟自己耍笑,而且张宝既然开了口,那意思自然就是想让阮小七去救人。 与阮小七同样水性不错的王定六此时并不在船上,在离开江宁府的时候,张宝让王定六留下照顾其父,顺便还把朱贵也留在了江宁府。朱贵有经营酒店的经验,而且留下朱贵这个耳目,若是石秀从外地回到江宁府的时候朱贵也可以替张宝去招揽一下试试。除此之外,张宝还交给朱贵一项任务,密切关注安道全的动态,安道全若是无事那自然不必去打扰,可一旦安道全倒霉了,那朱贵必须要想办法出手搭救,即便救不了,也一定要想办法保住安道全的性命。 神医安道全,医术那自然是没话说。梁山好汉之所以能够在接受诏安以后的前期作战中无人阵亡,安道全功不可没。而等到梁山奉命征讨方腊的时候,朝廷终于意识到了安道全的作用,半路下旨召回了安道全,这也就导致了梁山好汉的损兵折将,若是安道全也随行前往南方,那想必梁山好汉的折损不会那样严重。 张宝知道自己可以让人强行将安道全掳走,但那样做并不符合张宝的行事习惯。他不是为了朝廷诏安时能多一些本钱就不择手段害人家破人亡的宋江,他希望能够招揽到安道全,但那必须是安道全自愿,哪怕安道全以后倒霉了,那罪魁祸首也不能是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叫人盯上的安道全现下已经跟有心结交的朱贵成了朋友,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朱贵一定能给张宝带回好消息。 “老焦,让人放下小船,我们过去迎迎。”在阮小七入水迅速向着事发地点游过去后,张宝立刻吩咐身边的焦挺道。不一会的工夫,仅够四人同行的小船就被放进了水里,张宝带着焦挺就奔阮小七游过去的方向划过去。 半路上就遇到了正带着落水的人往回游的阮小七。张宝、焦挺在船上用力,阮小七在水里使劲,总算是将那个身高体壮的大汉给闹到了船上。 “小七,你也上来。”张宝伸手对水里的阮小七道。 “还是算了吧,这大汉一个顶俩,我要是再上船保不齐这船就得沉了,咱们还是赶紧先回大船再说。”阮小七摇头道。 “哦,那这汉子怎么晕了?”张宝又问道。 阮小七听到这话不由乐了,笑着说道:“宝哥你别看这汉子长得五大三粗的,可到了水里那就只能任人宰割,我嫌他手脚乱动碍事,就打晕了他。” 张宝照看晕过去的大汉,焦挺划船,又有阮小七在船后负责推,小船很快就停靠在大船附近,在众人的帮助下,落水又被阮小七打晕的大汉被抬到了船上,而这时出去买饭的李贵也带着两个喽啰回来了。 张宝一见当即吩咐开饭,边吃边等那大汉自己苏醒过来。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晕过去的大汉醒了,一脸茫然的看了看四周,仿佛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哎,没事吧?饿不饿?要不要先吃点?”张宝开口问大汉道。 “……你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大汉看了看张宝,一脸纳闷的问道。 “你落水了,我让人把你救了上来。你叫什么名字?明明是个旱鸭子,干嘛还要往水里跑?”张宝一边解释一边让人端来一些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