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书迷正在阅读:猫厨、末日之冰狐小萝莉、再嫁豪门:总裁欺身成瘾、我竟然是富二代、心尖蜜、悍妒、夏虫鸣、她迷人的无药可救[娱乐圈]、流水之翼、香火炼神道
“那你折腾什么?”胡威武就不解了。 “图方便,就在私塾门口,学生们出门就能买到。”叶信芳耐心的解释。 “这大冬天的,你一家子女人,过两天你就要去考试,这铁疙瘩谁帮你搬?”胡威武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叶信芳会做生意吗? 很显然,不存在的。 对于他在现代的人生,只能这么总结: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创业又不会,最后只能一路读书读到了留校任教。 也许有人问,一个孤儿凭什么能读那么多书? 年年拿奖学金、扶贫助学基金,外加笔耕不辍经常投稿。 当然大头还是国家助学贷款。 一个文科大佬,能提出市场这个观点已经是他的极限,至于其他的,叶信芳是真的从未考虑过。 叶信芳将眼光转向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满目都是期待,“胡捕头,听说你一个人住?” 胡威武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 “会做饭吗?一个大男人,做饭很艰难吧?”叶信芳继续问道。 胡威武却很肯定的点了点头,“会做饭。” “一个大男人,做饭也确实不容易,天天出去吃很费钱……” 叶信芳:??? 大哥你再回答一遍,这不是标准答案。 “一个人住,俸禄只有那么多,肯定只能自己开火了。”胡威武非常自然的说出来。 你不是个糙汉吗?这么没脾气的吗? 他要说的话就这么胎死腹中。 一进家门,看到坐着绣花的叶善安,胡威武还吃了一惊,“这小子还会绣花呢?” 叶善安偷偷的瞪了他一眼,嘴巴耷拉着不高兴。 “哥,这么快就带回来了?娘,嫂子,炉子回来了!”叶珑满脸都是高兴,小跑着冲到面前。 看到抬着铁架子的胡威武,顿时止住了脚步,吓得还往后退了两步。 叶珑养了大半年,已经不是之前瘦的只有一把骨头的样子了,脸上满满都是少女的胶原蛋白,常年在家做绣活,皮肤雪白,此刻看到生人,秀美的脸上飞起一抹娇羞。 胡威武在叶家隔壁住了这么久,还是第一回 看到叶珑。上次张平安来退亲,叶珑只是趴在院门后偷看,没敢出院子。 胡威武原本四处打量院子内场景的眼睛,顿时停住了,只看得见眼前的这一抹颜色。 常年日晒的黑脸,悄悄的红了。 微微低下头,移开视线,强迫自己不要多看。 待张氏和杨慧出来后,叶珑躲在她两人身后,不敢出声。 妞妞却是个自来熟,仗着自己长得可爱,从来不怕生,脆生生的喊了出来:“胡叔叔,你的脸怎么红了?” 胡威武心里却很苦,就你眼睛尖,个熊孩子! 众人闻言,细细打量起胡威武来,还是张氏开口邀请,“搬炉子累到了?赶紧坐下来喝杯茶水。” “小妹,来客人了也不知道端茶。”张氏责怪。 胡威武闻言抬头,看见对方进屋的背影,只觉得连背影都那么好看。 杨慧还没有觉得什么,毕竟已为人妇,外男不好多看,张氏却挑了挑眉,心中却还没有下决定。 叶珑刚刚将茶水弄好,就见旁边站着一个小身影,“姑姑二奶奶让我来端茶。” “你小心着点,别烫到。”叶珑笑着说道,放下茶壶就开始去厨房里洗菜,准备做饭。 坐在客厅里的胡威武,见奉茶的不是叶珑,脸上还有几分失望,很快就笑着打趣,“几天不见,叶兄弟你连儿子都有了?” 叶信芳也是笑,“族里的侄子,在我家做个学徒。” “学徒,学绣花?”胡威武更是惊讶。 叶善安将茶水放下,跑到叶信芳身后站定。 “不拘一格,因材施教,行行出状元,也许这孩子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家。”叶信芳摸了摸善安的脑袋,小男孩听了这话,立马将头抬得高高的,小胸脯挺的直直的。 “还是你们读书人会说话。”胡威武颇有几分看大舅子的眼神,表情真挚的拍马屁。 “胡捕头,听说是军户?”张氏像是拉家常一般,不经意的问起。 胡威武忙打起精神来,“我老家在明越府,自打开朝就是军户,代代相传的。” “明越府,这么远你怎么调到我们青山县来了?”张氏不解。 胡威武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刚要开口,就被叶信芳打断,“娘,你问那么多干嘛?” 张氏瞪了叶信芳一眼,“随便问问。” “没事的,叶兄弟,没什么不能说的,伯母,我性子直,在军中得罪了人,就被调到这里来了。” 张氏闻言唏嘘不已,“那些大官,可惹不起的,你家中父母身体可康健?” 胡威武脸上露出一抹缅怀之色,“十年前,明越府战事起,父母都没了。” “那……”张氏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怜悯,继续问道:“你家中还有其他人吗?” 胡威武人高马大的汉子一个,此时看起来却有些惆怅,摇了摇头,“两个哥哥死在战场上,还有个jiejie,难产没了。” “好孩子,别想那些了,战场苦,现在总算不用打仗了,你既然来了我们青山县,就索性在这安家,好好的一个大小伙子,将日子过好,这样你爹娘兄弟在天上才能安心。”张氏安慰道。 “伯母,您不用担心,都过去这么久了,我都想明白了。”胡威武咧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张氏心里只觉得,虽然这小伙皮肤挺黑,牙齿倒是怪白的。 叶信芳不好开口的,张氏轻言两语就说定了,胡威武也是一副十分愿意的样子,每日叶家提供一顿伙食,胡威武帮忙搬铁炉子。 胡威武在叶家吃完饭才离开的,叶信芳觉得天天来来回回的搬,就提供一顿伙食有些抠门了。 张氏却得意洋洋,嘲笑道:“你个书呆子懂什么,给多了人家自己还不愿意呢。” 叶家的吃食小摊,就这么风风火火的开了起来。 第一天,生意确实火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叶家人就觉得不对劲,一家人终于开始动用不太灵光的脑子思考了。 首先,这是人家私塾门口,不是说你要摆摊就给你摆摊的。 私塾里的老秀才,还算是比较好讲话的人,看叶家小本生意,又是老街坊,只收了一天五文钱的摊位费。 只不许用明火,怕弄得烟熏火绕的,污了他读书人的地盘。 这点叶家人同意,因为本来就只打算点炭。 其次,一个铁炉子下面烧着炭,然后架上一口大铁锅,锅里烧着热水,上面蒸着三格蒸笼,里面热着包子馒头。 就是叶家人自己也嘀咕,这不还是炉子上架口锅吗儿子/相公/哥哥/七叔到底在折腾什么?方形更好 出于对读书人的盲目尊重,叶家人都没有当面质疑。 这个蒸炉的作用,不在于加热,而更多的在于保温。 所以这包子馒头本来就是熟的。 这熟食从哪来,叶家厨房里蒸熟的,自家厨房蒸包子要不要成本啊? 当然要。 叶家宅子是在青山县城,搁现代的说法,就是城市户口。这种户口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别人吃菜,自己种,而城里人,买;别人烧柴,自己砍,而城里人,买。 烧火是有成本的,柴禾全是买的,一担柴就要一文钱。 叶家人不过蒸了几笼包子,就用掉了半担柴。 初一看不算什么,细水长流下来也是一笔大开支。 而且,叶家那边的蒸炉下还烧着炭呢,炭可比柴贵。 一天下来,就烧掉了十几文的炭。 再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叶信芳开始深深的认同这句话。 人家为什么是开包子铺,而他们偏偏要作死开包子摊。 夏天的时候还能用荷叶盛包子,冬天的时候,有铺子的就可以拿盘子盛,再不济就拿自家种的芭蕉叶。 叶家摊子上也有小桌子,大冷天的没人愿意坐,风一吹就凉凉了,学生们都情愿买了带走。 叶信芳家,也没有芭蕉树。 一开始张氏偷偷摸摸跑去摘人家的芭蕉叶,不过摘了两片就被发现了,差点追得张氏满大街跑。 叶子不够,拿什么装包子?拿纸。 张氏打算用叶信芳从前练字的纸,叶信芳不愿意,上面全是黑墨写的字,看着就脏。然后,一家人就买了一沓油纸,这种纸非常耐折,并且防水,价格嘛,就不便宜了,张氏卖包子的时候一张一张的用,就感觉心疼的抽抽。 最后,这样七算八算下来,不计买铁炉子的钱,光炭火、木柴、草纸,加上制作包子的成本。 23、商业奇才(万字大更) 2 在叶家这一家子商业奇才的辛勤运作下,叶家包子摊,终于! 实现了! 负盈利! 一天亏了五十文! 一家子干得热火朝天,晚上数钱越数脸越难看。 杨慧满脸都是愧疚,自我检讨,“都是我不好,不该出这个主意。” “慧娘,不管你的事,要真是平分责任,这里每个人都跑不掉。”叶信芳一说完,除了三岁的妞妞,个个都低下了头。 “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得反思一下,为什么会亏本?”叶信芳觉得自己真的是最失败的穿越者,别的穿越者,随随便便一个主意,就能挣得盆满钵满,而他已经这样苦心孤诣了,还是血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