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张管事笑着恭喜:“在这里恭喜您了,主家三天前生产,喜得一儿一女,大人和孩子安好,今天主家让我来,跟您报喜来了,昨天给小公子和小小姐,办的诞生礼,新安村都很好,您放心吧。” 他这一路了解了情况,这场大雨新安村受灾,算是最轻的了,因为雨势太大,导致良田被淹,很多地方房屋倒塌,而新安村的房屋,都是新盖的,这种情况根本没有。 据了解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就是永昌河沿岸,永昌河在下雨的,第三天溃提了,听说淹了很多村镇,死了很多人,唉! 林氏听女儿平安生产,这些日子,提着的心放下了,高兴的拿了很多东西,让张管事带回去,给慧娘补身子。 本想叮嘱一些做月子的事,但是想到,张管事是个男人,这话也不好传,于是回房写了下来,交给张管事,让他带给亦哥儿。 等张管事走了后,才去程刚屋里,看秀娥在床上躺着,把这个好消息,跟她分享。 她这儿媳妇,这段时间好了很多,开朗不少,也不动不动就整天哭了,虽然偶尔也哭,但是已经好多了。 她也知道这孩子,在努力忍着,不让自己哭,唉,是个好孩子。 袁秀娥听后高兴道:“太好了,jiejie平安生下一双儿女,娘一定很高兴,就是不知,我能不能生个儿子。” 想到如果不能生儿子,会让婆婆和相公失望,不由有些沮丧,眼泪又要下来。 林氏看情况不好,连忙道:“你呀,一定能生儿子,就你这肚子形状,当年我生刚儿时就这样,你的怀像,跟我一模一样,你要相信娘,乖不哭哦,对孩子不好。” 她现在都不敢说,生女孩不介意的话了!她不介意,秀娥介意啊,会一直哭! 所以现在他们家,统一口径,让秀娥放心,一定能生儿子! 有时候她忍不住会想,她上辈子一定欠了这孩子的,让她这辈子来还了! 袁秀娥破涕为笑:“我相信娘,我一定能生儿子的,我不哭。” 这段时间家里人,对她的付出,让她好感动,也好想流泪,但是不行她要忍,不能做伤害宝宝的事。 嗯等生下孩子后,她一定要好好哭一场! 张管事回来后,跟林亦汇报了,了解的情况,把林氏写的信,交给林亦。 林亦没想到灾情,比他想的还严重,张管事说,现在大雨刚停一天,具体受灾情况,还没有出来,但是以现在了解的情况,不容乐观啊。 林亦猛然脸色一变,让张管事等着,回书房研磨,在宣纸上书写,疫情防范策论。 用史书里记载的典故,加以论述,在加入现代的,一些防范措施,写了整整一篇。 折好放在信封里,拿出来和他的拜帖递给张管事,让他在跑一趟县衙,亲自交给知县大人。 能做到怎样,就看知县的了,他现在的能力也只能,提些防范意见。 王知县因为灾情的事,这一天忙的饭都没吃,收到林亦的信后,脸色一变,想了下明白林亦说的,极有可能发生。 把信件抄写一遍,盖上印章,叫来衙役,快马送去府城,交到知府大人手里。 又下达政令,做好防疫工作,查出尸体全部做焚烧处理。。。 ☆、第72章 御书房太子烨轩, 看着昌河郡灾情奏章, 凝重的脸上, 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父皇这次灾情,昌河郡防范措施做的很好, 没有出现灾后疫情。” 这次灾情, 永昌河流域最严重, 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地方官员, 做的事后处理很好,没爆发疫情。 仁宗皇帝对这次昌河郡,处理的结果同样满意,按照他收到的,调查奏章看, 能及时把灾情控制住, 积极行动起来,妥善安置百姓, 全昌河郡没有发生一丝疫情, 对百姓的情绪安抚也很好,确实不错。 把另一份调查奏章, 递给太子让他看。 烨轩看完奏章后,挑眉诧异看着父皇道:“子君在新安村!这事起因, 还是林亦这个秀才,给县令献的策!现在联想起来,大青县很多事, 都跟这个秀才有关啊!” 这份调查奏章,是父皇的影卫调查的,绝对真实详细,举荐江南,开办学校,这次控制疫情上,也是这个秀才,最先献策! 哪里都有他,这等人才,怪不得父皇关注了! 仁宗也是对林亦,开办的学院好奇,才让人调查的,没想到还查出来这事。 如果他不派人,去调查林亦,估计这事也会被瞒下去,这帮官员行事,此等功劳怎会分给个秀才! “是啊,那丫头跟你姑姑回去后,就被你姑姑,赶出家门了!林亦的夫人,是子君的朋友,所以就跑到那去了…” 呵呵,估计他这meimei,也是气狠了,就这么一个女儿,舍不得打骂,又气不过,只能先赶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烨轩想起子君,忍不住好笑的摇头,这丫头从小就不靠谱,小时在宫里住的时候,总带他做一些奇怪的事! 比如父皇妃子生孩子,非要带他去,外面观看,有次被父皇逮住了,这丫头面不改色的说,想尽快知道是弟弟还是meimei,想带他们玩… 小时候这样,长大后做出更奇怪的事,他一点都不惊讶。 烨轩现在比较好奇林亦:“按说林亦所做也是个有才之人,怎么没考加开的恩科呢?” 去年他得封太子,父皇下旨加开恩科,这林亦已是秀才,怎会没参加科考呢! 听到皇儿问道这事,不由哈哈笑了出来,把去年林亦院试的试卷,拿出来递给皇儿。 笑着道:“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此等人才,却只是个秀才,他当然要弄清楚,是不是科考时,受到不平事,还是有官员营私舞弊。 反正他想了很多结果,等他拿到林亦试卷看过后,知道他想多了! 试题答的确实才华出众,但是这字!他也看不上! 张之洞给了最后一名,也是想磨练下此子,用心良苦。 此子未参加恩科,应也是理解考官之意了。 烨轩好奇接过试卷,看过后明白父皇为何发笑了! “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从百姓开始论述,不虚浮,不夸夸其谈,不用华丽的辞藻,平铺直叙每每命中要点,实干之才。嗯,字就不评论了!” 呵呵,这字也就是,他习字三年的字,心里明白,林亦已经进入父皇眼里了,当然也进入到他眼里了。 程慧娘给孩子喂完奶,把她们放好,现在孩子们白天,都放在她的床上,亦哥儿在忙地里补种和学院的事,白天有时候不在,蒋氏会帮着照顾着。 程慧娘轻靠在床头,慈爱的看着宝宝们,现在看着好看多了,皮肤已经变白了,也不在褶皱,两人在那里,也不知在看什么,啊啊的! 感觉肚皮紧一些了,轻轻呼出一口气,最不习惯的,就是生完孩子,肚皮突然松弛下来,躺着翻身时,感觉肚子里的东西都跟着动,那感觉特别不好! 所以现在,每天都用内力温养一会,效果挺好肚皮紧致多了。 喻禹走到林亦旁边,像林亦报告学院情况:“学生们现在情绪稳定,有几家房屋倒塌的来人了,告诉学生,让他们好好在学院学习,家里人够,让他们别担心,我已经把他们送走了。” 这次雨灾,大多数学生家里,都出现房屋倒塌,有几家甚至出现人员受伤。 一开始学生们知道后,纷纷表示要回去,林亦一番劝说后,才歇了心思。 他们都是些10多岁的孩子,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在说这么多人,他们也没有那人力物力,一个一个送,让他们自己走,估计都不知道家在哪里。 林亦听了点点头道:“这段时间夜里,多巡视下宿舍,注意学生们的情绪,这么小出来,又担心家里,咱们一定要把他们,都照顾好了。” 来建造学院学习的,基本上都是,最困难的人家,这样的人家,家里房子都很破旧,被这样的大雨冲垮,也是不可避免的。 喻禹点头表示明白,两人又聊了会,同喻禹一起离开。 朝廷对于受灾严重的地区,已经开仓放粮,那些地区多数是,永昌河流域附近,被永昌河溃提冲垮的地方,田地房屋全部被淹,连人都死了不少。 朝廷会对他们统一安置,安置好后,免除田税三年。 应该就像当年,新安村似的,把人聚集起来,找个地方成立一个新的村子。 毕竟永昌河溃提后,要修建好,也要两到三年时间吧,现在听说那边的水还没退去呢! 而像他们大青县,受灾轻的地方,没有开仓放粮,房屋倒塌的,可以到衙门登记,衙门核实过会发放些木料,房子还是要自己建的,免除今年田税! 回去后看慧娘和宝贝们都醒着,高兴的走过去,跟慧娘说了两句,就开始逗弄宝宝们。 程慧娘笑看着,林亦跟宝宝玩,啊啊的,他们聊的倒是欢快。 看林亦又把闺女抱起来,无奈的白了他一眼,这家伙明显偏心眼,一开始她还以为,是她的错觉。 结果几次观察后,已经确定,亦哥儿喜欢女儿多一些,每次抱的都是女儿。 儿子只有换尿布,和哭的狠了才会抱着! 吃奶也是只要亦哥儿在,永远都是女儿先吃。 结果就是她看林亦不在,想让儿子先吃回,她闺女闻到奶香味,看没给她吃那哭声! 就好像她怎么她了似的,连蒋氏都跑过来看,发生什么事了!最后就是还是女儿先吃,儿子等着! 看了看还在床上,傻玩的儿子!都有点替他抱不平。 冲着林亦无奈道:“你也差不多点,不能这么偏心女儿!” 林亦看女儿嘟嘴的样子,太可爱了,忍不住把她抱起来,小小的身子在他怀里,哎呀,他都不想放开… 听到慧娘的话,直觉反驳道:“哪有偏心,我对他们的爱都一样,只不过女孩,娇贵些要富养,男孩将来是要顶立门户的,万不能娇惯了。” 在说他已经,不打算让慧娘在生了,所以他儿子一定要教育好,等他懂事些,他会逐步引导他的,不会让他心里不平衡的。 程慧娘听了后,好吧,她也认同林亦说的,男孩不能娇惯!儿子你爹要从小就严格要求你,娘现在也同意了! 今日一席话,彻底奠定,林雨泽今后在家的地位… 林亦手里抱着闺女,也注意儿子,看这小子,头一直偏向左侧,在看着慧娘和他们,知道他这是听声这边有人。 对着慧娘道:“把儿子头转到右侧去,头总在一侧,以后头型,该不好看了。” 而且他观察过,这小子头总爱偏向左侧,这样可不行。 程慧娘眨了眨眼,看了看林亦,又看了看儿子,最后还是狠心,把儿子的头转向右侧,因为她觉得林亦说的对,儿子抱歉了,你还是看会墙吧! 林亦看儿子头,还想转过来,示意慧娘,把他后脑勺那里垫点东西,防止他脑袋转过来。 林雨泽使劲没转过来,啊啊喊几声,看没人理他,只能冲着墙啊啊,眼中隐隐有泪光闪过… 程慧娘看儿子实在可怜,对着林亦说道:“儿子这样,你怎么不让,女儿也这样啊?” 她绝不承认,是看女儿过得太好,才这么说的,女孩头型好不好看更重要! 林亦知道,慧娘是在替儿子不平,哈哈慧娘这样真的好可爱! 忍不住走过去,摸了摸她的脸颊笑道:“女儿我总抱着,不会出这状况的,在说她晚上睡觉,我把她放小床上时,都有注意这些,会把她头偏向另一处的。” 程慧娘因着林亦的动作,脸色微微一红,心跳快了几拍。 不过还是纳闷道:“你也可以这样对儿子啊,他睡觉时,把他脑袋挪一下!” 林亦看慧娘羞红的脸,不由一乐,这一幕可不常有,于是坐下挨着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