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这玩意儿或许可以作为制作火折子的原料…… 需知汉朝还没有出现火折子这样方便的点火工具,外出点火时用的都是一种叫做“阳燧”的凹面铜镜,天气晴朗的时候,只要将阳光聚焦在可燃物上,便可像放大镜那样点起火来。 不过若是运气不好遇上了阴天没有太阳,依旧只能使用最原始的“钻木取火”方式生火。 但思来想去,吴良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制作火折子的原料有很多种,并且还都不难获取,而这玩意儿的纤维相对而言还是粗了一些,未必就是最优选。 不过回头是应该制作一批火折子,以供自家或是瓬人军出征使用…… 主要是平时吴良都用不着自己生火做饭,因此一直都没有在意这方面的细节,也就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查看过“蜂巢”上部的材质之后,吴良又切下一小块“蜂巢”底部用来定型的黄褐色凝胶物。 这种物质质地较软。 几乎一切就开,并且摸上去有一种滑腻的油脂感。 不会是蜡吧? 正常的“蜂巢”中也会有这种类似的凝胶物,那种凝胶物的主要成分就是蜂蜡,以此来推断,这玩意儿真有可能也是蜡。 如果是蜡的话,那可就真的大发了! 需知这个时代蜡烛还是哪怕汉室皇族不到那些盛大的祭祀活动都舍不得用的珍品。 《西京杂记》中便有记载:西汉初年,南越王向汉高祖刘邦敬献了石蜜5斛、蜜烛200枚等,汉高祖大喜。 甚至就算到了唐朝,蜡烛也同样是极受皇家重视的珍品,还专门设置了官员进行管理。 唐朝诗人韩愈便在《寒食》中写过这样的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禁火的时候,帝王要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赏赐蜡烛,这足以说明后世随处可见的蜡烛在古代地位有多超然。 即是说,这玩意儿这时候可是有价无市的东西,恐怕连黄金恐怕都要靠边站! 反正吴良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有几个月时间,他倒是见过不少黄金,但是却连一根蜡烛都没见过……就算曹老板用的也还是油灯。 也是因此,吴良才一直没有重现后世中“人点烛,鬼吹灯”的经典画面,开馆的时候在墓室的东北角点上一根蜡烛。 压根就搞不来蜡烛,拿头点? 当然,吴良也不是不知道其他的制作蜡烛的方法,但那都需要不少工序,他暂时还搞不来。 其中最容易的一种方法,就是元代才开始被人们发现并使用的“虫白蜡”,那倒是可以实现,但却要用到一种南风特有的白蜡虫与白蜡树,这原材料几乎也是现成的,可现在兵荒马乱的其产地又不在曹老板的地盘,不好搞不说,真要搞出来说不定反倒给曹老板的敌人们找到了一门发财的好营生。 如此想着,吴良立刻将这一小块凝胶拿到火上炙烤。 “啪嗒!” 凝胶很快被烧化,一滴粘稠液体滴落下来,被吴良用工兵铲接住放到边上,一边等待冷却,一边细细查看。 随着液体冷却,很快便由凝结成了一小块滑腻的固体。 接着吴良干脆将整块凝胶融化在了工兵铲上,并用将一根麻布线在其中浸了浸,点燃之后还真像油灯一样缓慢的烧了起来! 这就是蜡。 自然界馈赠的蜡! 现在吴良唯一怀疑的就是这种蜡的来源。 这些“蜂巢”筑在成片的荫尸之下,如今荫尸已经成了枯骨,“蜂巢”中的生物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两者联系在一起…… 吴良不得不怀疑这些“蜂巢”、荫尸、以及不知究竟是何物的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毕竟人的身体里含有许多油脂,这些油脂经过“加工”也是可以转化成蜡的……那么这蜡做出的蜡烛,岂不就是尸油蜡? 第一百三十四章 变成了凶墓 毕竟,蜜蜂筑巢时分泌出来的蜡叫蜜蜡,因为蜜蜂以花粉为食。 而吴良现在发现的这种住在地底,又与大量尸体密切关联的不知名生物,极有可能便是以尸体为生,那么它们分泌出来的蜡……可不就是尸油蜡? 虽然吴良知道,本质上这种物质的成分主要还是蜡。 但心里总归还是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毕竟就算是后世,也依然有不少于尸油相关的恐怖传说,甚至天朝附近的某个相邻小国还发展出了相关的黑色产业链…… 所以这种蜡做出来的蜡烛,吴良下墓的时候可能会用,但如果是在家中,他倒宁愿使用目前那种烧起来冒黑烟还一股怪味的动物油灯。 图个心安嘛。 不过回头如果献给曹老板的时候不说明来源,曹老板应该是不会介意的,与曹老板做交易的士族皇室应该也不会介意,说不定还会如获至宝…… 想着这些。 吴良立刻派人下山去在为自己多收拢一些“蜂巢”上来。 他打算现场做几个蜡烛,等到瓬人军挖开海昏侯墓的时候使用。 就算已经有了“随侯珠”作为照明设备,蜡烛这种消耗氧气不大,燃烧时间又长的明火工具照样是必不可少的盗墓工具。 别的不说,至少能够实时监控墓中的空气质量,尤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