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第一祸害在线阅读 - 第200章 流落在外的王子

第200章 流落在外的王子

    达延汗的撤军在朝臣们的预料之中。更准确地说,在李东阳和撒马尔罕使者商议接触瓦剌人时,早已注定达延汗的败局。

    虽然瓦剌人也先在土木堡俘虏英宗,攻打到京师城下,但瓦剌人愿意接受明廷的册封。而且英宗在被瓦剌俘虏期间,一直受到瓦剌的精心照顾。和靖康之变被金人俘虏的两位北宋皇帝待遇有天壤之别。也先还想把自己的meimei嫁给英宗,但被英宗拒绝。而也先的meimei最后嫁给石亨。石亨在夺门之变中拥立英宗复位,最后也因为跋扈被英宗所杀。

    据‘撒马尔罕使者’回传的消息,他们接触到的瓦剌一王子自称是英宗和瓦剌女子的后代。若打通和明朝的道路,希望能得到明廷册封藩王。

    朱寿用度娘搜索,后世的蒙古确实有类似的说法。可明朝皇室玉牒中没有此记载。

    “陛下,我朝曾册封瓦剌首领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这位瓦剌王子虽然以一半明人血统自居,但无改名认祖归宗的意愿。为了安抚人心,许出一藩王位未尝不可。”刘健赞同道。

    有老臣坚决反对:“太祖祖训,非朱氏子孙不得封王。况且藩王每两年一轮领衔军机处,封瓦剌王子为藩王,也让他到军机处督军政不成?”

    涉及到军机处,刘健闭上嘴。

    英国公双目圆瞪:“若瓦剌王子能牵制住鞑靼,入军机处督军政有何不可?还怕瓦剌能反攻大明?说不定又扩充大明疆土。”

    “我大明军机重地,岂可让外族出没。光河套一地便可牵制鞑靼,否则诸位协助太子费尽心机收复河套的意义何在!”吏部右侍郎吴宽大声抗议。

    弘治帝揉揉太阳xue,他羡慕儿子在大同无拘无束的生活。

    朝堂开启年复一日地吵嚷。因为有和内阁平起平坐的军机处存在,勋贵武将的声音大了许多。有时吵得过分,朝堂会上演全武行。锦衣卫的廷杖没少打过武将。

    弘治帝向李东阳瞟了一眼。朝野尽知,次辅李大人是太子殿下御用善后大臣。

    因为太子年幼暂时不到议亲的年龄,李小姐背负巨大的舆论压力。而在孔闻韶和李晴的婚事告吹没多久,当代衍圣公过世。弘治帝为了给相中的未来儿媳妇撑腰,拖着衍圣公的爵位不给。孔大少为了爵位不敢大肆抨击‘不守妇道’的李晴,山东孔府二房也不在提此事。北宗唯恐让南宗得了便宜。

    李东阳出列进言:“元朝覆灭后的百年间,曾经的三大汗国征伐不休。臣猜测瓦剌王子要求册封的原因,是看上内行厂的火器抢地盘。他定是希望内行厂看在自家人份上不要断了火器供应。”

    吴宽面红耳赤:“大明藩王的王爵之位,难道还比不过内行厂的火器?”

    “不然吴大人以为鞑靼围困河套而不得的原因何在?”李东阳反问。

    吴宽大声道:“自然是将士血战!”

    “鞑靼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我军将士优势不足。在没有河套之前,九边将士血战鞑靼败多胜少。”刘大夏站在公平的角度说。

    吴宽指着刘大夏的鼻子骂:“河套官员的月俸堪比宋朝,刘大人是想去河套当兵部尚书?太子空悬兵部尚书的职位,一准给您留的吧?”

    户部郎中王琼干咳一声出列:“殿下几次三番派小杨行人找微臣,希望微臣担任河套的兵部尚书。”

    在后世中,是王琼保举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王琼和杨廷和乃是政敌,朱寿依据便宜老爹传授的帝王平衡术决定启用王琼。

    吴宽一时语噻。河套官员待遇虽好,工作强度令人咋舌。太子曾说‘满朝上下也就李阁老勉强能入他的眼’。王琼担任工部郎中时,整治漕运非常精干,被太子瞧上也属正常。

    河套土地肥沃,水源四通八达。水稻高产、土豆和玉米、大白菜等收成高于关内。不但养活河套40万百姓,另外承担将近20万入套军民的口粮,还有余粮支援大同。隐隐有了大明除两广外第二块粮仓的发展趋势。河套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是保护矿场丰富的榆林镇屏障,朝廷非常重视。

    李东阳的建议被大部分朝臣认可。他们觉得瓦剌王子得到内行厂的承诺后,不太可能坚持要藩王封爵。

    “哎,占用一上午时辰的平台召对,仅仅议了不轻不重的一件事情。”弘治帝坐在奉天殿的御书房内抱怨,“难怪照儿总说朝臣的办事效率底下。河套官员短短一年之内安排好40万百姓的衣食住行,交给善于扯皮的京官一定办不到。”

    刘健、李东阳、谢迁被召到御书房商议国事。早朝没发一言的谢迁不动声色地瞧了眼李东阳,拱手说,“从大同传来消息,殿下想在江南各县推行基层吏目,想仿效大同搞十取一的商税。很多人听到这消息心中难免会对殿下不满。不满的态度被带上早朝。”

    弘治帝扶额,臭小子真不消停。河套的事情刚让他歇口气,马上又给他找麻烦。从江南人支持张士诚反对太祖起,到朝廷百多年来对江南征收重税,使得江南对朝廷一直有怨言。江南出身的官员、商人、乡绅、百姓连成铁板一块,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比鞑靼人难对付多了。

    “大同是久战之地。名义上说商税十取一,实际上店家可以用交税凭证从内行厂获得扶持。那是加速大同城发展的办法。苏州府商业繁华,自是不需要内行厂扶持。朕不会让臭小子乱搞。”弘治帝马上表明态度。他终止杨廷和招收税警部队,绝对不能让照儿到江南折腾。

    谢迁心安不少。他还想说江南不需要十取一的商税,可需要内行厂扶持。风靡大明疆域的《大明皇家日报》出现在荒凉的西北,偏偏从不涉足江南,不收江南地区的投稿。还有其它种种压制措施,让江南人有苦说不出。

    弘治帝把话题扯开:“朕准备开采榆林的井盐……”

    突然,御书房内的书桌、花瓶、椅子等开始晃动。

    “地动了!”陈宽尖叫,“快护送皇爷离开。”

    众人出奉天殿,大殿屋顶的琉璃瓦片纷纷掉落。四周的建筑都在摇动。

    慌乱之中李东阳提醒众人:“去清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