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回1988之IT女王在线阅读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288节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288节

    四层楼以上的住宅,需要靠电力保证水塔的压力。所以停电就停水,居民们怨声载道,抄表员也不敢去抄表,他们说去抄表,就会被居民揪住,骂他们只会收钱,屁事不干。

    何以解忧,唯有智能表。

    华南地区电业局的就更惨了,他表情凝重,说:“汕尾那边的村子现在都不让外人进了,他们自己报电表数出来。可是我们怎么都对不上数,想进去查,他们村支书说得客气,说随便查,上次我们两个同事去查,说一直都有好多手里拿着棒子的男人跟着他们,太吓人了……装个智能表,要是有问题,我们远程也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汕尾?”安夏顿时想起了大名鼎鼎的塔寨。

    “你说的不会是博社村吧?”

    华南地区的代表惊讶地睁大眼睛:“你也知道?哎,都差不多,实在想不通,明明都这么有钱了,还要拖欠我们电费。”

    “很有钱吗?”安夏只知道塔寨原型博社村在九十年代末贩毒,现在应该还没有开始。

    “是啊,满街都是走私货,他们没钱谁有钱,钱都铺一地了。”华南代表抱怨道。

    “铺一地?那随便捡一点呗。”安夏笑道。

    华南代表苦笑着摇摇头:“都是假的。”

    第119章

    智能电表在安装之后, 有些地方的抄表员与用户之间的矛盾略有缓和,还有一些地方则没有。

    比如在汕尾某些村子的智能电表装上去之后,也活不过两三天, 问就是——“你们装的电表质量太差了, 总是坏掉,关我们什么事。”

    电业局的人自然知道坏掉的原因是什么, 但是, 完全没人敢追问。

    电业局连向上告状的地方都没有, 前几年上头派过去的领导上任第二天就消失了, 从早到晚就没在办公室出现过。

    倒不是被干掉了, 而是被同化了, 他们奋战在走私第一线, 不是反走私第一线,是走私第一线。

    总表上看到的损耗跟抄回来的数相差巨大,电业局也没办法:那几个村子外人不敢进, 里面的人都是一条心。

    就算领导让他们进, 他们也不进, 一个月几百块的工资 ,谁还玩命啊。

    何况本地人也真不在乎那点工资。

    八十年代中期各地开始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东北老老实实, 生怕多生一个,被单位开除。

    这一带的体制内职工就敢违反,他们为了生儿子,什么公职,咱不在乎, 咱要儿子!

    计划生育最严的年代, 当地为了追生儿子, 生五六七八个的不在少数。

    电业局的领导也不敢逼得太狠,真把职工逼急了,他们是真敢辞职。

    人走光了,到时候谁来干活。

    所以,他们与当地村子达成共识,注意电表坏的时间,别太频繁,一个智能电表一百块钱,村子里人为搞坏了电表,再买新的,一千块钱一个。

    九百块的差价去了哪儿,大家都心知肚明。

    村子就当这九百块钱是保护费,反正他们赚得更多。

    他们私下干的事当然不会告诉安夏。

    本着敬业负责的精神,安夏对销售出去的智能电表很在意。毕竟是新产品,出点什么小故障小毛病很正常,有事解决事,别等客户的不满意变成一座山再管。

    安夏看着电表的销售量,十分震惊,就那么三个县城,累计销售整个首都的量:“他们每天不吃饭,吃电表?”

    虽然做为销售者,她很乐于看到智能电表的销量上涨,但这个数字也太邪门了。

    如果是产品质量差成这样,消费者还不骂街?可是居然没有人来投诉。

    要打听这事不难,村里压根就没想瞒着人。

    他们耗电量比别处大,是因为忙着偷摸着印钞。

    非常有职业精神,印出来之后,要仔细端详检查,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从大张裁成小张使用。

    有一点毛病,都要重新印。

    一来二去,耗电量就上去了。

    别人家逢年过节给祖宗烧冥币。

    这边逢年过节给祖宗烧假//币,他们觉得这更能表达对祖宗的敬意。

    安夏:“他们欺负祖宗跳不出来是吧?”

    做为一个守法公民,安夏自然把这件事上报了。

    得到的反馈消息是:知道了。

    就……没了?

    安夏好奇地通过自己的渠道打听,这才知道他们确实一时没办法,换了几任,任任到岗就变质。

    鉴于目前还没有变成平远街的恶性状态,暂时还能容忍一段时间,先腾手干别的事。

    由于暂时没人管,所以假//钞的泛滥。

    也因此让金融监管部门十分头疼,旧钞防伪能力不行,新钞又不可能马上做出来,解决不了防伪问题,有个民间机构能暂时缓解一下矛盾也是好的。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紫金支付才能先上车后补票。

    否则一个科技公司企图跨界做传统银行的支付功能,至少得「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几个月再说。

    论技术,除了紫金之外,至少还有三家公司能干这事。

    论胆量,除了安夏也没谁了。

    能在这个时代赚钱的人,都认同一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但是这个度很难把握,有人,比如搞集资的刘太福,就真的被撑死了,安夏似乎总是踩着边界,却都能平安落地。

    不由得有人猜测起安夏的后台到底是谁,一定特别硬。

    安夏听说之后,一本正经的说:“后台?当然有,难道不是国家吗?不然还能是谁?”

    听见的人哈哈一笑,压根没人信她的话。除了这话听起来过于虚伪之外,还有就是这个「后台」找得实在不好。

    此时「美国霸气小护照」「德国油纸下水道」的故事还没有被编出来,但是全社会的心态都不太好。

    「银河号」事件在社会上掀起的动静其实是各种不满的积累。

    八零后往前的生人都有一段记:在九十年代初,但凡是讲联合国投票相关,与中国联接的关键词必然是「弃权」,出口产品被无故课以反倾销重税,永远只能听到两个词「抗议」和「严重抗议」,抗议之后被欺负的消息还是接连不断的传来。

    不止是外交和军事两个部门的人憋屈,整个社会稍微关心一下新闻的人都憋屈,就连小学生都知道。

    这种心态会造就两种人:努力自强派,还有迟早要完派。

    紫金极简电脑由于其极低的价格进入寻常百姓家,许多孩子以前放了学以后会在外面玩,现在越来越多的选择在家里蹲着玩电脑。

    「迟早要完派」终于找到了机会。

    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章,说孩子整天家里蹲,一点朝气都没有,建设四化还能指望得上他们吗?年轻人都不跑不跳不运动了,怎么跟素质教育的英美比?

    刚开始还没有一个具体的靶子,很快,靶子就找到了。

    都是因为计算机的错!

    有文章称:“廉价的电脑让青少年掉入了陷阱,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奔跑、进行体育活动,厂商为了追求利益,罔顾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用电子垃圾,精神鸦片控制青少年的心智,八零后将会成为垮掉的一代。”

    十几年前,八零后就被称为小太阳、小公主、小皇帝,被宠坏了的孩子 ,成为垮掉一代,特别合理。

    这篇颇有份量的报道被传得到处都是,「八零后是垮掉的一代」成为六零后、七零后的共识。

    薛露只发了一些通稿,稍微压一压「电子垃圾」的言论,安夏没有要求她重点处理这事,想要以一个公司之力推翻整个社会对年轻一代的共识,那是不可能的。

    以后这事还多着呢,八零后是垮掉的一代,九零后是脑残的一代,零零后是完蛋的一代,一零后是躺平废物的一代……代代都有一口锅扣在脑袋上,谁也跑不掉。

    让安夏决定严肃对待这事的一篇报道是横空出世的《夏令营中的较量》。

    这篇谎话连篇的垃圾文章,发表于1993年的二月,当时没引起太大的动静,现在为了凑「这代孩子完蛋了」的热闹,许多发行量巨大的杂志纷纷转载。

    在这篇文章里,日本人计划让孩子两天时间背二十公斤,走一百公里。

    普通的武装越野是背二十公斤,跑五公里。

    一百公里啊,什么概念,部队的强行军也就是一天背走五十公里以上,这些昭和末尾生的孩子再怎么昭和猛男,最大的也没超过十六岁。

    文章如果是篇,情绪煽动的非常到位,大多数读者看完后都觉得八零后就是一群完蛋玩意儿,迟早被日本鬼子团灭。

    再搭配上此前抨击青少年爱蹲家玩计算机的文章食用,效果拔群。

    有些媒体在转载这篇「纪实文学」的时候,阴阳怪气的要求全社会警惕——

    “用廉价的精神鸦片控制青少年的那些公司,他们员工的高薪是靠吸取下一代的未来获得的。

    建议有关部门好好查查他们,他们每年与国外有那么多往来,也许早已从帝国主义的手里拿到好处。”

    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说紫金。

    紫金游戏的发行日期都已经定了,要是现在的名声这么差,上市之后股价一飞冲天悬了,第一天能不跌破发行价就不错了。

    “解决这件事。”安夏对薛露说。

    想要找这篇文章的麻烦,那可太容易了,夏令营是1992年8月发生的,当时陪着孩子们走完全程的领队都还活着呢,这个姓孙的就是欺负这些人懒得出来跟他掰扯这事。

    薛露派出的人很快调查出了真相,没有背那么重,没有走那么远,日本人也没说那句最挑事的话:“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

    他们就喊了两句话:“中日友好,日中友好。”

    可以说是相当一碗水端平了。

    撰写出的辟谣文章里采访的每一个人都有名有姓,非常真实,但是不够煽动情绪。

    文章根本没有情绪,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说走一百公里不对,日方没有说要走这么远。”

    “你说那些孩子生病就不走了不对,他们吃了退烧药之后就继续往前走。”

    辟谣文章写完之后,由团队长审核完,就找相识的媒体发出去了。

    媒体刊登之后,薛露才知道居然已经发了,她看完文章,眉头紧皱:“写成这样就发?”

    本来认为自己快速响应领导要求,绝对能被表扬的团队长懵了,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薛露指着报纸上的辟谣文章:“你自己看看,想看吗?想跟你的朋友们说吗?”

    “……”此前公共事务部发布的文章都是这种冷静、从容、强逻辑性的风格,他正是因为那种文章写得很拿手,才被提升成了一个编辑组的团队长。

    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因此被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