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回1988之IT女王在线阅读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64节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64节

    现在高端信息有两个版本在售:

    专家解读,行业研报:五千块起步,两三万常见。

    被筛选过的信息:五千块到七千块不等。

    除此之外,安夏知道,有些事情,得让人刻进dna里,很多人小时候看到过什么,听到过什么,往往会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就像很多人小时候玩汽车模型,长大买车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品牌。

    所以,她设立了一本给普通人看的周刊《紫金商情》,定价:两分。

    就连这两分,都不落在紫金科技的口袋里。

    它是全部给报刊亭老板的,让他们愿意把《紫金商情》摆在报刊亭里卖,愿意积极跟来买报纸的人推荐一下。

    安夏一开始打算挣的就是广告钱,那点订阅费,算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觉得太亏了:“咱们用的纸和印刷费,还有请的调查员的工资也是成本啊,咱们这周刊又不是毫无价值的,定价个一毛也能卖掉,咱们跟老板三七开,七成给书报摊老板……”

    现在东部地区的物价,差不多是一碗馄饨一块钱,一瓶沙示汽水七毛钱,一个花脸雪糕五毛钱,公交车票从一毛到两毛不等。

    一毛钱真的不算什么,许多城市的日报晚报已经卖两毛了。

    但提价的这个建议,还是被安夏否了。

    “我们需要的是铺量,要让我们的周刊尽快被大众看到,被大众接受,量上去了,才会有广告收入。”

    第一批印刷的是《紫金电脑零配件商情》,公司派出大量兼职调查员,对各大城市的电子城,电子一条街的物价进行暗访。

    现在电子市场里的价格鱼龙混杂,同品牌同规格的一片cpu,街东头可能卖两千块,街西头可能卖五百块。

    到底是街东头jian商坑钱没商量,还是街西头卖的是假冒伪劣?

    会谈的人,也能轻易把街东头的价格谈到五百块。

    不会谈的人,只能默默吃大亏。

    正常价格到底应该是多少?

    砍价太难。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本周刊,来得正是时候。

    对于开高价的商家来说,就不那么友好了。

    一天早晨,《紫金电脑零配件商情》编辑部的主编收到一个员工的辞职信。

    “我……我害怕……”年轻的员工说。

    原来是这位年轻的员工昨天接到一个电话,里面的声音凶神恶煞地对她说:“你们这个破周刊,要是再敢发行,我就把你们都砍死!”

    安夏得知消息,眉毛微动:“哟,这是没了王法了?”

    她报警的同时,也在报纸上造势:“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紫金商情》编辑惨遭不良商贩威胁。”

    打电话的这个人,其实也不是什么专业??,就是一个喜欢卖高价零件的电子城小摊主。

    打威胁电话的时候,都没想着要藏着掖着,甚至是用自己手机打的。

    直到警察上门,他还一脸茫然,不知自己犯了什么事。

    爱卖高价的jian商想抵制,但是另一批价格正常的销售商很高兴,生意比以前好了许多倍,很多客户是拿着《紫金商情》摸上门来的。

    “最近还有威胁电话吗?”安夏跃跃欲试,能把一个赢利的公司打造成为民请命的形象那可真是技术活。

    有人威胁,就是大好的宣传。

    反正《紫金商情》跟紫金科技其他部门在同一栋高楼里,楼下保安根本不会轻易放外人进来,无法实际威胁到员工的人身安全。

    “没有。”主编回答。

    “哦……”看来,得另外换一个宣传点。

    主编接着说:“最近,我们接到的广告订单,已经超过两百家了。他们主动提供价格,都不用情报员过去看。”

    “两百家都是四百块钱那一档的吗?”

    四百块钱就是豆腐干大的那么一块,一页有四十家信息挤在一起。

    “有二十家是四百块的,其他都在五百到两千不等,有三十家愿意出三千块,还有十家想出两万块包下一整页。下期的广告收入,估计能到五十万左右。”

    这个数字,在安夏的预期之内。

    消费者习惯性地拿着《紫金商情》来买电子产品。

    名单内的摊子,要对比一下价格之外的因素。

    对于不在名单里的,看都不看一眼。

    本来还庆幸自己没被收进去的商家发现风头不对,急急忙忙求着上周刊,不管价格是高还是低,怎么着也得先让自家的名头露那么一下。

    不然连被消费者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跟那十家说,再加两万,可以给他们放到紫金论坛的计算机版块的页底广告,看他们愿不愿意。紫金论坛的主要受众身份背景和消费实力你知道怎么跟客户说吧?”

    “知道,知道。”

    平民版的信息卖到了五十万。

    高贵版的信息早已突破了百万大关,不光是做进出口生意的,就连只做国内生意的人都向安夏询问,有没有国内版的专家分析行业信息可以购买。

    不仅国内的客户想买,国外也有人找上门,说想高价收购国内的消息。

    张口单价就是三万,只要求国内报纸杂志上的公开信息。

    《紫金商情》的主编满怀期待地将这个消息汇报给安夏,以为安夏会夸他牛逼,签单,然后编辑部可以得到一笔很高的奖金。

    没想到安夏一口回绝:“不行,不卖,你千万别动这个脑筋。这个钱,看着多,是拿间谍罪换的。”

    “啊?为什么?”

    “因为很多杂志是有销售区域的,不能传到国外。他们能买到,那是他们的本事,如果是从你手里传出去的,那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了。”

    安夏说:“不然,你以为人家为什么要付三万?”

    “那我们不是还买国外的……”主编觉得如此双标很不科学。

    安夏冷冷地看着他:“你的国籍在哪里?”

    “懂了!”

    过了几天,陆雪回来了,安夏完全没问他干什么去了,就问了一句:“替你接电话的秘书漂亮吗?”

    陆雪眨眨眼睛,似乎在努力回忆,然后回答:“我不知道,我把手机上交之后,就进会议室了。”

    很好,算你机智。

    又过了一天,安夏在报纸上看到《澳大利亚严正抗议我国非法逮捕澳公民xxx》

    “哟,这不是猎户嘛……”安夏对这个名字十分熟悉。

    报纸上的内容,是说猎户有间谍罪嫌疑。

    “报纸都登了,这事算脱敏了吗?能跟我说了吗?”安夏一向好奇心爆棚,憋了这么多天,一个字没问,就是怕陆雪为难。

    如今报纸登了出来,她终于忍不住了。

    第68章

    陆雪把这段时间的经历告诉安夏。

    「猎户」是一个入了澳大利亚籍的华人, 但是走的时候没有销户口,他在中国境内一直用身份证活动,完全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

    他一直向国外间谍机关发送在国内拍的重要设施照片,现在国内根本就没有网安, 更没人管往外网发什么东西。

    安夏问道:“如果他不是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写, 不知道还得多久才能找到他?”

    “虽然不想承认, 不过确实是这样的。”陆雪叹了口气,“顺藤摸瓜, 还抓出来好几个。”

    安夏表示不解:“他不知道自己是干哪一行的吗?怎么还把干的事给写出来了呢。”

    “大概就像武侠片里的反派都喜欢让主角死个明白一样吧,不说出来全身不舒服。”

    陆雪也不是很懂这种心理状态,这跟拿了高额年终奖又不一样,说得越快,死得越快。

    安夏对如此没有职业道德的间谍表示唾弃:“想炫耀就别干这行啊, 这素质太差了……哪个组织招聘的, 真这么缺人吗?”

    事实上, 各国间谍本来就不全是袁殊那样的神人, 爱炫的傻逼相当多, 且每代都有。

    谁能想到, 军//统的间谍被抓的原因是跑到农村跟人炫自行车车技。

    谁能想到, 五十个刚毕业的俄特工街头炫豪车, 还拍了集体照上传网络, 导致这拨人全废了,只能发配。

    「猎户」也只不过是众多傻逼中的一个罢了,别人炫车,他炫知道太多。

    显然是因为现在的影视剧还不发达, 但凡多看几部片, 就知道干间谍啊, 杀手啊,最怕的就是听见一句——“你知道得太多了!”

    陆雪十分赞同安夏的话:“是啊,如果不是他非要跟我抢文学版风头的话,我都不会去看他的。”

    身为间谍的「猎户」犯下两大错:第一不该把真实事件写出来,第二不该招惹陆雪。

    文学版上,「猎户」曾阴阳怪气地嘲过「铁血大师兄」只会写无脑:真正搞文学的人,内心都有着文以载道的精神,跟某些只会蹭热度的两三事,四五事不一样,跟菜场叫卖大白菜似的。

    结果把不服的陆雪给引去看了他的,陆雪又恰好知道其中一个事件的内情,撞个正着。

    更糟糕的是,他在描写那个事件的时候,把原型为陆雪的那个人写得像个智障,干啥啥不行,什么弱智的问题都问,国际谈判,连笔都不知道要多带一支,他办砸无数事,都得主角出来救场。

    这能忍?

    本来抓人这事明明跟陆雪没有一丁点关系,他非要自费跑机场蹲着。

    这段时间安夏怎么都找不到他,就是在抓「猎户」的上线和下线,没有一网打尽之前,全员都保持静默,所有人的手机和寻呼机都上交,统一保管。

    为防里外通消息,不准写信,不准接打电话,就连亲朋好友转托传进来的话,也不转达。

    「猎户」想逃,无奈出城的车被严查,他只好换了一个假身份,打算坐飞机逃出境外。

    他换了发型,戴了眼镜,涂了脸,还戴了假胡子,一路顺利地躲过了两道检查,却在最后一道关口——机场的出境边检口,被一心想抓人的陆雪逮了个正着。

    安夏问道:“你怎么认出他的,你什么时候见过他?”

    “出版社不是要给他搞签售活动吗?大海报上印着他的头像呢。天天在文学版上的第一个通知公告上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