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书迷正在阅读:被渣后我重生了、据说我曾是个大人物[快穿]、我真的是负二代、[综漫] 你们米花有两个警视厅、重生甜妻:兽王太强啦!、[柯南同人] Gin的神奇宠物店、自古攻二宠攻四、晨光已熹微、[综漫] 治愈系男子织田作、[洪荒同人] 鼠鼠我呀,今天也想造师父的反呢
曹cao暗恨孔融,但孔融名满天下,轻易不能动。于是,jian雄找了一个借口杀掉议郎赵彦,杀鸡儆猴。 然后,更糟心的事来了。孔融一口咬定古文《尚书》是伪作,荀彧学识不足,给陛下讲解伪作,把曹cao也卷入今古经学之争,两派官员天天吵,廷议时唾沫横飞,比菜市口还热闹。 曹cao一个头两个大,硬抗了三天伤害,实在吃不消,连夜请郭嘉商议。 短短几天的时间,曹营的文臣尽数卷入纷争,连司空府的小小刀笔吏都不能幸免。唯有郭嘉躲在府中养病,还置身事外。 郭嘉眼珠子一转:“这是学术界的争议,无论主公怎么决断,天下的儒生都会不服。由学术界的权威得出结论,才能停息风雨。咳咳,最好去请公认的大儒郑玄公出面,来终结这场今古文之争。” 许都吵翻天,曹cao身在其中,水深火热,容易晕头转向。其实再吵三百天也不会有结果,孔融是孔子之后,荀彧是荀子之后,门第相当,势均力敌。孔融动机不纯,以学术之争的名义打压曹营的文官。荀彧根本无法退让,他后退一步,让出的就是众人的仕途前程。 曹cao:“郑玄公在袁本初(袁绍)治下,他怎么肯放人?” 折扇在郭嘉的指间旋了一个圈:“郑公有两位高足在袁营,崔琰和荀谌。” 曹cao会意,他和崔琰少年相识,颇有交情。荀谌是荀彧的亲兄弟。这两位随便哪个愿意出力,都能让郑玄公顺利来许都。不过郑玄和孔融交好,这样做,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91章 “若是郑公支持孔融,奈何?”曹cao沉吟片刻,还是说出心中隐忧。 郭嘉笃定:“郑公学究天人,眼界和胸襟都绝非孔融那等酸儒可比,岂会拘泥于今文古文?说不准他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呢。” 曹cao一听“说不准”这三个字,立即安心,郭嘉的“说不准”一定很准。 至于小皇帝刘协的学业,按照孔融的提议,弄一批今文派的名儒跑到许都搞事情,那是不可能的。曹cao任命荀悦为黄门侍郎,和孔融、荀彧一起在宫中侍讲。 荀悦是荀彧的族兄,古文派学者,经史子集,过目成诵。曹cao让荀氏兄弟一同给刘协讲授经史,是诚心给孔融添堵。 郭嘉:我看好的国子学祭酒荀悦,刚到许都,就被主公挖走,又要物色新人选。 这一年初冬,郑玄六十五岁,接到天子征召他为大司农(九卿之一)的诏书,乘坐着朝廷赐给他代步的安车,前往许都,每路过一处郡县,当地的官吏都热情迎送,不单是敬仰大儒,也想打探他的态度。 随着郑公入朝,献上经学注疏,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择善而从,包容百家。今古文之争持续了将近三百年之后,终于出现一位集大成者,遍注经典,打破今文派和古文派的界限,暂时一统儒林。 纷争平息,荀彧和孔融皆大欢喜。郑玄上表,称病,请求告老还乡。 想到史书上郑公的结局,七十多岁高龄,被袁绍逼迫随军,病逝于前往官渡的路途之中。郭嘉于心不忍,贼兮兮地向曹cao讨了一个差使,在郑玄离开之前,领着他老人家许都一日游。 郑玄参观国子学,郭嘉和胡昭全程陪吃陪聊。 郑老先生在文华殿中徘徊许久,摩挲着墙上的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请问这是哪位大贤的言论?” 胡昭:“颍川郭奉孝。” 郭嘉:“不是嘉,咳咳,嘉也是从书上看来的。”这是北宋张载的名言。 郑玄:“不知是何书?能否借老夫一阅?” 果然,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来掩饰。郭嘉继续瞎编:“是残缺的竹简,嘉偶然拾得几片,辨认字迹,恰好有这四句话。不知是何人所言,何书所录,但通过文字以我心印彼心,虽隔千秋,亦欣如晤面。” 郑玄捋须微笑:“奉孝倒是一个妙人。”他和这个年轻人聊天,总有意外的收获。郭嘉率性洒脱,看待事物的角度十分新奇有趣,谈笑风生。个别言论惊世骇俗,引人深思。 教导后辈和整理古籍是郑玄生平的两大乐趣。他喜欢像国子学这样思想自由、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 按照惯例,曹cao要挽留郑玄三次,才能允许他辞官。但郑玄辞了两回之后,突然要求去国子学担任讲师。 作为新式官办学校,国子学的讲师属于学官,品秩待遇比照昔日的太学博士,俸禄六百石。 郑玄名冠华夏,是一代儒学宗师,放着俸禄两千石的大司农不肯当,非要去国子学任教。一时间,国子学声名远扬,天下的儒生都以应邀入国子学开办专题讲座为荣。 这是昔日颍川书院的传统,朝堂官员、州郡小吏、乡间隐士,如果有某方面的专长,都有可能接到邀请,客串一把先生。程昱当年就是这样和荀彧、郭嘉等人结识的。李膺、荀爽、陈纪、郭禧等人都在颍川书院当过“客座教授”。 曹cao大笔一挥,任命郑玄为国子学祭酒(校长)。 然后,国子学又添一幕奇景。某个休沐日,闲散的午后。天空中飘着小雪,郑公和韩夫子当众上演大抢活人,一个要请郭祭酒点评他新注的《左氏春秋》。另一个,拽着郭祭酒煮茶对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