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历史]大清太子爷在线阅读 - 第276页

第276页

    王士祯道,“皇上肯定也瞧见了,那上头有直郡王的供词。臣已查明,八贝勒跟这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八贝勒确实是见过张明德,但那日的情形也确实如八贝勒所言,将张明德赶了出去。与张明德合谋的,只是直郡王,跟八贝勒无关。”

    王士祯说完了该说的话,就闭口不言了。

    若是换了往常的案子,他必会再向康熙提出一些该如何处置如何量刑的建议,但如今这件案子涉及的人太多,而且,主谋又是直郡王胤禔,是皇子阿哥,王士祯觉得,还是由康熙自己处置比较妥当,他也就不便提出什么建议了。

    康熙跟前的,自然也有胤禩的供词,康熙略略看了一眼,便道:“行了,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胤禔谋刺胤礽,自然是罪无可恕,但要如何处置他,康熙还需要好好的想一想。

    不过,此案跟胤禩无关,倒是可以将胤禩放了,因此,待王士祯走后,康熙便下了谕旨,将八贝勒胤禩恢复自由身。

    正当康熙斟酌如何处置胤禔时,梁九功忽而进来禀报说三贝勒胤祉有要事求见。

    康熙听了这话倒是有些纳闷,胤祉这会儿不是在忙着编书么?能有什么要事求见,难不成是关于编书的事儿?

    康熙想到这里,便对梁九功道:“让他进来。”

    胤祉进来给康熙请安后,康熙拿了那话一问,胤祉却摇了摇头道:“儿臣来求见皇阿玛,不是为了编书的事儿。是有关大哥和皇太子的事情。”

    康熙微微眯眼,这王士祯刚查清案情,胤祉这就来了,他不得不多想,难不成,有人给胤祉通风报信了?可是,胤祉来要做什么,给胤禔求情吗?

    可是,若论起来,胤祉跟胤礽的关系比跟胤禔亲近多了,难不成,胤祉为了胤礽,所以来他请求从重惩处胤禔吗?

    康熙心里这般想着,面上却不动声色,只问道:“何事?”

    “前日,儿臣旗下有人来告发大哥,说是大哥与蒙古喇嘛来往,合谋魇镇皇太子,希图太子精神错乱胡言乱语,而后好被废掉,但因皇太子至今仍好好的,这才起了要谋刺的念头,”

    胤祉道,“儿臣当时一听事关重大,不敢轻信。就叫人去寻了那个蒙古喇嘛来,结果还真的找来了,并且略略一询问,还真有那事。儿臣这才赶忙来寻皇阿玛做主,看是要如何处置。噢,儿臣将那个蒙古喇嘛也带来了,他说他教巴汉格隆,皇阿玛要见见吗?”

    康熙素来最厌魇镇之事,如今更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儿子竟然还能干出这等见不得人的不堪之事来。

    当下便叫了那巴汉格隆进来,问清魇咒之所后,即刻派人去寻,果然就寻到了胤禔魇咒胤礽的物事,这一下,康熙便是大怒了。

    康熙指斥胤禔不忠不孝不悌一番,而后下了谕旨,令将胤禔夺王爵,革俸禄,幽禁家中。

    听到这个消息,惠妃第一时间就去求见康熙,康熙不肯见,惠妃无奈,只得辗转送信到了明珠府上,明珠接了信,却没什么动静,并且以病重为由,对惠妃称此事自己已无能为力,让她自己善自珍重,只要胤禔安分守己便不会有事。

    明珠这番话,让惠妃又气又怨,却拿他没有法子,只得日夜垂泪,祈盼胤禔平安,熬过此劫。并且,胤禔也确实做了大逆不道之事,惠妃无可辩驳,缓过神来之后,更无颜对康熙去求情了,自己更无颜在后宫行走,只能终日闭宫,康熙虽未曾将她幽禁,她却是实实在在的自己将自己幽禁了。

    后宫之中,属于惠妃的风光时代彻底的结束了。

    然则,对于胤祉首告胤禔魇镇皇太子一事,后宫中,最为不高兴的,便是胤祉的额娘荣妃。

    ☆、第155章

    胤祉来给荣妃请安,荣妃便忍不住数落起自己的儿子来:“我早便告诉过你,叫你不要为了皇太子出头,你怎么不听我的话呢?眼前这件事,你分明可以不管的,为什么非要横插一脚啊?你把事儿跟四阿哥说,或者跟五阿哥说,都比你自个儿去皇上跟前首告要好啊!”

    胤祉首告胤禔魇镇皇太子之事,让胤祉切切实实的成为了皇太子一党,也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胤祉维护皇太子的心思,何况,胤祉在这个节骨眼上做了这样的事情,分明就是向众人表明他是不会纵容有人伤害皇太子的。

    这就是荣妃所不愿意看见的局面。

    从小到大,荣妃确实是一直希望胤祉与皇太子交好的,但交好并不代表着帮皇太子出头。她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享受跟皇太子交好的种种便利,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跟皇太子身边所有的倒霉事儿沾惹上。

    这些年来,胤祉都很好的贯彻了荣妃的这一指导方针,跟皇太子亲近,却又不参与任何有关皇太子的事情里面。只是一心一意的为康熙编书,并且,成为康熙这些皇子阿哥里头最富有才华结交文人雅士最多的阿哥。

    可是,首告胤禔魇镇皇太子一事,却让胤祉偏离了荣妃所制定的方针,这让荣妃极为不悦。

    “额娘,这事儿是有好处的,为何不能做呢?”

    胤祉小时候不懂,后来渐渐大了,也就看清荣妃的心思了,可他跟荣妃所想的并不一样,因此,他的所作所为也就不一样了。

    “一则,儿子帮了皇太子,皇太子自然是要承我的情的;二则,在皇阿玛那里,对儿子也有个好的印象了,这诸般好处,又何乐而不为呢?何况,儿子这些年与皇太子亲近,皇太子待儿子不薄,儿子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