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因为只有真正安顿下来,人才有可能有这个闲暇去摆弄这些。也只有收到这些东西,废太子妃才会真正安心。

    所以,妙玉不但把西洋绘画捡了起来,还把忽略了整整一个副本的插花艺术也给捡了起来。甚至还开始摆弄起了陶艺。

    可巧,凤凰谷那边有家砖窑,极会做生意,竟然特别提供清静雅舍,给各家喜好陶艺姑娘小爷们玩黏土,捏好的陶土胚,他们现烧,完了再送货上门。妙玉正愁找不到合适的花器呢,可不是瞌睡遇上了枕头?甚至连送京里的礼都有了。

    妙玉也知道,她不可能使用第一等的黏土。这个时代是皇权时代,各地砖窑都是一样的规矩,这顶好的黏土肯定是要预备着进上,就是这家砖窑提供这样的服务,送过来的陶土也只是第二等第三等而已。好在妙玉玩的是陶器,要求没瓷器那么高。

    妙玉成了这家砖窑的常客,除了经营自家田地之外,她空闲的时间有五分之一都泡在了这里。

    也因此,她得以在附近置办田地。

    凤凰谷这一带大约是因为砖窑众多之故,几乎种不了什么粮食。因此田地格外便宜。妙玉顺便在这里修了一座别院,无他,方便她来凤凰谷这边的时候落脚而已。

    当然,按照她一惯的习惯,她也没有忘记在自家的田地上建土法大棚养家禽牲畜养蚯蚓种红薯。她甚至特别定制了陶缸做泡菜。

    而这些,都被她画在了画上,预备着跟母亲分享。

    禅师这一去,几乎音信全无。一直到九九重阳过后,红薯都收获了,妙玉这里预备着给废太子妃的画都做了两架转页扇了,自制陶器有了一打了,他才回来。

    禅师带回来的关于废太子妃的消息一共两个,一个是新帝追封废太子为义忠亲王,平侧妃的长子也就是废太子的庶长子袭了爵,是现任的义忠郡王,已经带着家眷往平安州去了。另外一个便是废太子妃成了老义忠亲王妃却坚持不去平安州,所以京中的义忠王府如今就她一个人带着几个心腹住着。

    废太子妃,不,现在要叫义忠太妃了,她看见禅师带回去的东西之后,哭了一场,还让禅师给妙玉捎来了六十锭银元宝一共三千两白银,让妙玉别委屈了自己。

    儿行千里母担忧。

    看着这三千两白银,妙玉就叹气:“之前是圈禁,现在又是一人住在京中,处处都要用钱。就是母妃当年陪嫁丰厚,经过这么多年消耗,又能剩多少?为何不顾虑着自己些?母妃在京里好好的,我在这边才能好好的。”

    又对禅师道:“日后三节两寿,也就是端午、中秋、年节和父皇的冥诞、母妃的寿诞,就劳烦禅师了。也请禅师跟母妃说,我好着呢。希望母妃能照顾好自己。”

    然后把自己预备好的两套十二页的西洋画法的转页扇和十二件陶器给义忠太妃送去。妙玉一开始制作这些陶器的时候,就是成双成对的,就预备着把其中的一件送给义忠太妃做念想。

    而这次两套的转页扇,一套是关于美食的。什么宋嫂鱼羹,什么基围虾,都画在了画上。徐嬷嬷看待这十二张画的时候甚至还打趣,说妙玉是故意馋母亲。

    另外一套转页扇,除了六页风景花卉之外,还有六页却是她自己做的插花。她挑了其中最满意的六幅做了转页扇。而这六幅中出现过的陶器就是她预备着要送义忠太妃的陶器的六件。

    她如此对禅师道:“劳烦你转告母妃,不用一味地贴补我,我在杭州挺好的。银子我自己会挣。若是母妃一直记挂着我,不妨为我列张书单。我得了空闲,看看书,养养花,这才是好日子。”

    给她三年时间,等她的商业帝国建起来,她自会奉养母亲。

    禅师领命而去。

    妙玉自信自己能建立商业帝国,也不是空口白话。因为这一年,红薯获得了大丰收,就连下面的鸡鸭养殖也挣了不少钱。如果不是西子湖本来就出极好的红皮藕,如果不是西湖藕粉天下闻名,她也许连莲藕也一并种上了。

    不过现在么,就是手头只有红薯和红薯粉条以及鸡鸭鹌鹑等家禽的养殖、蚯蚓土等就挣了两千两白银。

    给了下面赏钱,又犒赏了徐涔徐嬷嬷的辛苦,她还有八百两银子收在箱子里,预备着来年购置更多的田地。义忠太妃送来的银子虽然多,可是她收得十分不安心。比起银子,她更希望自己的户籍户帖问题能早日解决。

    就在这个时候,徐嬷嬷有了动作。

    那天是十一月里,北面这个时候已经是冰天雪地一片银装素裹,杭州这边却依旧只见霜露,只是地里基本都收了,也进入农闲,各家无事。徐嬷嬷就领着一个丫头捧着一托盘的首饰来了。

    妙玉一看那首饰就知道有事儿。

    如果是去年的时候,她就当徐嬷嬷讨好她,特地孝敬了她那么一托盘首饰,她收便收了。

    可是今年这一盘是怎么一回事儿?

    妙玉不是无知女子,经历过这么多副本之后,她早就炼出了火眼金睛,哪怕只是一眼,她就看出了这些首饰里面,有好些是宫里的手艺。在宫里就是低位低微一点的嫔妃或者是不得宠的妃子还没有这么好的首饰呢。

    而且还都是时新花样儿。

    妙玉的眼神立刻就锐利起来了。

    徐嬷嬷示意左右,等妙玉点头,屋子里的丫头婆子都退出去之后,她才道:“郡主天资聪慧。想来,我们的事儿也瞒不过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