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恒亲王[清穿]在线阅读 - 第89页

第89页

    三月二日,满文版的《通鉴纲目》译成, 全书告竣,历时三年有余。康熙亲自为其作序, 并下令立刻付梓颁行。他不仅自己每日朝夕阅读,反复披览,手不释卷。还在印刷完成后给每个尚书房的阿哥发了一套,要求他们每日诵读, 尤其是太子, 被康熙要求每天写一遍注解后感交给他呈看。

    所谓的《通鉴纲目》,简单来说,就是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举要历》和胡安国的《举要补遗》等书,简化内容, 编为纲目, 进一步地加上编撰者自己的理解,原编者是南宋的朱熹, 用纯茹的话来说,就是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

    五阿哥有些头痛,《通鉴纲目》一共有五十九卷,还要加上序例、前编、外纪、举要、续编等等,一时半会儿是看不完了。哎,人家的书本来好好的,挺有趣,偏偏有些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学,要为这些著作加上注释,《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这写书的人脸该是有多大,才敢为这些先贤之巨作做出解释啊。

    万家之言归为一人之言,思想由此禁锢,悲剧由此诞生。

    五阿哥对这书不以为意,其他阿哥却都对这书战战兢兢,小心对待,因为汗阿玛在序言里说了,这书皆有关于治天下国家之务,“法戒昭然,永为金鉴”,是治国之法门。

    痛苦的读书时光很快过去,愉快的旅行再一次到来。

    因为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曾杀死扎萨克图汗沙喇,致使三部内战频繁,准噶尔部噶尔丹遂乘机东犯,使得喀尔喀被迫南迁。虽然最后噶尔丹已然东逃,但康熙仍不放心,决定在上都河与额尔屯河间的多伦诺尔举行会盟阅兵仪式,抚绥安辑喀尔喀蒙古,使各部尽释旧怨,彼此和好,史称多伦会盟。

    康熙携几位年长的阿哥及诸位大臣于四月十二日从紫禁城启城,一路缓车慢行,于三十日到达多伦诺尔草原。

    多伦诺尔是蒙古语,意为“七个湖”,因为有七水泊而得名。几条河流弯弯曲曲地在草原上蔓延,宛如绿色长毛地毯上银色的丝带。

    前世的时候,五阿哥也来过多伦诺尔,那是他和小茹攒够钱之后进行的第一次恋爱旅行。两个穷学生的旅行当然不会有多少奢华,只是那些热情的牧民的样子却一直印刻在他的脑海里。高大的蒙古汉子,热情爱跳舞的姑娘,热气腾腾的马奶酒,美好的回忆在这次旅途的路上常常浮现在五阿哥的脑海里。

    只是这一次的会盟却让他的幻想破灭,几个部落的首领当然是高大威猛,身强体壮。

    只是五阿哥喜欢到处闲逛,在无意闯进远处的几个小帐篷群里之后,他看见了瘦弱的女人和孩子,正在小心翼翼用破瓦罐地煮着不知名的黑色的汤,好像童话里的女巫的药罐里的汤汁散发着古怪又奇特的味道。

    五阿哥有些愣神,问身边的侍卫巴图:“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巴图在五月的调教下,已经懂规矩多了:“回阿哥的话,这罐子里煮的是草原上的一种植物,虽然味道奇怪,但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还是挺能充饥的。”

    五阿哥在这个时代的这么多年,也算是熟读了各种文化典籍,做不到像晋惠帝那样问出何不食rou糜的傻话。他只能默默地解下挂在马上的囊袋,掏出里面的rou干面饼,递给那几个眼巴巴地看着他的孩子。他示意了一下身后跟着的几个侍卫,他们也纷纷把食物拿了出来。

    “我们走吧。”五阿哥率先骑着马跑出那片帐篷区,后面的侍卫纷纷跟上。

    直到距离那片破旧的帐篷区已经老远,五阿哥才渐渐地cao纵着马儿停了下来。

    “巴图,你小时候是怎么样的?”

    “奴才家里还算好,奴才有个姑妈被送到了王帐里,日子倒是比刚才看到的那几户要好上不少。奴才小时候不仅能吃饱,偶尔还能吃上点姑妈托人给奴才家带来的rou。等之后宫里来挑侍卫,奴才因为一身好武艺和姑妈的关系被选进了宫。因为奴才是阿哥您身边伺候的,所以就连族长如今也对奴才的阿爹阿妈客气得很。”巴图憨憨地挠头,“之前奴才不懂规矩,还要多谢五阿哥您宽厚仁慈。”

    五阿哥没有理会巴图的马屁,比之如今被汉化的满洲贵族,蒙古贵族身上的贵族味儿更浓。因为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四处迁徙,脱离社会,面对更艰难的生存挑战,从而也就导致了,在草原上奴隶制社会大行其道,牧民的所有一切牛羊乃至于自身都属于王帐贵族。

    这是社会的悲剧。小茹能够研制出高产的作物,减少牛羊的发病,我能做什么呢?五阿哥仔细想,如果他可以拥有一片土地的权利,那他就能逐步改变这片土地上的社会结构,至少,给那些最底层的人民带来几丝安慰。

    五月初,康熙设立御帐殿,上三旗的亲军居中,八旗中的两个前锋营、十个护军营和四个火器营,这十六营各自环卫在御帐殿的外围,保护着康熙的生命安全。

    应召前来的内蒙古四十九旗在御营外屯兵待命,并且以五十里为界,命内外蒙古各部族之人不得擅入界限。

    土谢图汗、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作为造成喀尔喀蒙古内乱的主要罪魁祸首,向康熙上疏请罪。

    康熙见他们两部归附大清之意已决,而且是率领部落众人前来归附,应当知晓利弊。他降罪他们内部相互构陷致使内乱频发,使得噶尔丹能够乘虚而入,威胁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