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书迷正在阅读:飞剑问道、三寸人间、天道图书馆、天下第九、圣墟、透视医圣、病娇影帝,轻点亲!、我在反派大佬身边卧底、异能诡妃:邪尊,好火爆
苏瑜也是落榜的一员。不过她和其他那些刻苦学习,几乎要头悬梁锥刺股的知青们不一样,苏瑜就像是给自己找了个可以偷懒不下地的借口。她平时还好,做家务,洗衣服做饭带孩子都没问题,就是极其不愿意下地。 刘山和他的爹妈也都看出来了这一点,也不勉强苏瑜。刘家的劳动力足够了,也不需要苏瑜干活的那点仨瓜俩枣。 相比于下地干农活,在家里做家务确实是比较轻松的。即便苏瑜还在城里的时候,家里的家务也基本是她干的,那时候她父母要上班,更别指望她哥干活,所以家里洗衣做饭的事也是苏瑜干惯了的。现在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干家务罢了。 何况从前在娘家干家务活的时候,因为父母的重男轻女,她哥哥在家里就跟个甩手掌柜似的,什么活都不干。让她做家务也做得内心十分的不平衡,抱怨父母太过偏心。 在婆家却又不一样。在婆家是因为丈夫和公婆都疼爱她,才让她不用下地,可以只在家里做做家务。所以同样是做家务活,苏瑜在婆家可做得心甘情愿多了。 苏瑜不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但是她有些小心眼,谁对她好,她才愿意对别人好。谁要对她不好,哪怕那是她父母哥哥,她也不会对那人好的。 所以因为在婆家过得舒心,她基本把城里的父母和哥哥都抛诸脑后了。除非还能从父母那里弄到好处,否则平时她都想不起娘家人来。 接下来几年,村里的知青又有几个考上了大学,大专,或者中专的。哪怕是中专,也让村里人羡慕不已,毕竟此时在县里中专也是了不得的文凭,毕业了也能分配工作的。 连刘建军也被他爹妈逼着学习,希望他能考上个中专,那他将来一辈子就不必爹妈cao心了。可惜刘建军的文化水平糊弄下村里的人还行,实则连苏瑜这个混了个高中毕业文凭的人都不如。苏瑜哪怕学习成绩不好,至少有张城里正规的高中毕业证书。而刘建军虽然读到了初中毕业,可那是乡下的中学,师资力量和城里没法比,何况刘建军并不是什么勤学好问的好学生,他又有什么本事,在初中毕业这么多年之后,又能考上中专呢。 倒是乡下中学的几个老师,因为当老师的缘故一直没有断了学习,后来努力了一两年,也有人考上了师范大学,也有人考上了中专。将来毕业出来,就不仅仅是个没有正规编制的乡下学校的老师了。 虽然有些知青是学渣,努力了也没有考上大学,好在几年后国家政策改变了,允许知青回城了。哪怕没有考上大学的知青,也收拾好了行李奔赴家乡。 在生产大队里,知青们和村民结婚的唯有苏瑜一个,其他的要么是没有结婚,要么就是知青内部解决了婚姻问题。 所以在知青回城的政策发布之后,村里就剩下了苏瑜这独一个的知青了。 在这种时候,哪怕苏瑜生活的很好,也难免有了些想法。倒不是想要抛夫弃子的回城里,实则她那个娘家现在已经没有她的落脚之地了,回城了也没地方住,没有工作和收入,吃不饱饭。还不如在乡下的日子。 只是因为其他的知青都走了,要么是考上了大学,将来有个好前程。要么是回到了家乡,在家乡父母亲戚的照顾下,也能渐渐的把日子过好。唯独她孤零零的一个人留在了乡下。哪怕她原本和其他的知青也不是很亲近,现在也感觉很不习惯。 好在她丈夫能干,儿子聪明,公婆也体贴不多事,没多久她就从那种怪异的情绪缓了过来。她向来是颇为识时务的人,知道现在对她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也就彻底绝了回城的念想,一门心思的过好现在的日子了。 刘家人因为能干,家里的日子向来都不难过,吃得饱,穿的暖,这在乡下就是一顶一的好日子了。苏瑜虽然曾经在城里过过更好的日子,但城里的父母亲人已经放弃了她,所以她对现在的日子也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后来国家政策改变了,她能干的丈夫刘山去南方闯荡了几年,后来把全家接去了南方,落户在了城里,苏瑜才又重新变成了城里人。 等到苏瑜人到中年之后,她的脾气才渐渐圆融了,也渐渐对父母释怀了,和娘家又恢复了人情往来。 大概也是因为自己的日子过得好,才能对别人比较宽容。若是一辈子留在乡下种地,苏瑜说不定一辈子都不会再搭理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