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予我千秋在线阅读 - 【叁拾伍】

【叁拾伍】

    【叁拾伍】

    英肃然所奏如下。

    景和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晚,卓少炎亲手弑兄。

    事后,卓少炎勾结兵部侍郎郑劾及其属吏凡四人,冒兄长卓少疆之名,奉旨提兵北出豫州。

    景和十二年至景和十六年,卓少炎以卓少疆之名募建云麟军,执帅印征战北境,屡次冒名请旨,欺罔君上,瞒弄朝廷。

    景和十六年末,卓少炎与郑劾相勾谋,计欲起兵谋反、以图大位,为人密告于大理寺卿吴奂颉,事败。

    大理寺卿吴奂颉挟此事以要郑劾,索取巨金,郑劾为自保,以珍宝万银馈吴奂颉,吴遂改卓少炎谋逆为通敌之罪,造假证以奏朝廷,诏卓少炎归京。

    景和十七年元月,卓少炎归京下狱,“卓少疆”坐通敌死罪,吴奂颉以狱中死囚代其刑,卓少炎得以全命、贬流北境。

    ……

    英肃然在表中还称,当时密告卓少炎谋反的知情人本就是吴奂颉的心腹,亦收受了吴奂颉的不少好处,故而在之后帮着吴、郑二人匿藏此事多时。可如今此人与吴奂颉交恶,恐自身性命难保,遂夜叩成王府,将前事种种告于英肃然,望能将功折罪。

    此人不仅将诸事坦白,还上交了足以证明卓少炎在过去数年间与兵部、大理寺重吏相勾结,一同欺君、谋逆的诸多证据。

    ……

    这奏札上的任何一句,都足够治卓少炎一个死罪。

    更何况是这触目惊心的连篇死罪,卓少炎纵是万死,亦不能抵其罪名。

    沈毓章待看罢,眉头已拧成个死结。

    他本欲将卓少炎冒兄长之名与她多年来在北境抗敌之真相大肆昭布于国中,以此连带揭出当年裴穆清含冤受死之前因,为已故裴穆清昭雪、追谥,亦为卓氏一门平冤。

    可如今英肃然先发制人,竟于此新帝即位之时,捏造诸般罪名以告卓少炎。

    沈毓章岂能料到,英肃然为了治卓少炎万死之罪,宁愿自折羽翼,将多年来亲附他的郑劾、吴奂颉一并送到断头台上。

    沈毓章复抬眼,看向英嘉央,一时竟无言。

    英嘉央眉目凝重,问他道:“成王这般想要卓少炎的命,定是恨极了卓少炎。卓少炎在北境的这五年,若无成王庇护,何以能成今日之大事?成王恨她,亦合情理。她当日若不曾背叛成王,必不会致卓氏惨殁如此。这般想来,成王表中所言卓少炎本欲谋反之事,只怕亦如她亲手弑兄一般,俱为真事。而卓少炎年初未死却被贬流北境,这竟是成王对她心慈手软、网开一面,其中岂非大有古怪。你当初因卓少疆坐通敌死罪而对父皇、对朝廷大失所望,殊不知卓少炎通敌事假、谋反事真。而你自北赴金峡关至今,从未听卓少炎对你提起过此事,她还有多少事将你瞒在鼓中,你有未想过?”

    沈毓章不须她道,亦已想到了这些。

    他的面色犹如被人泼了层墨般。

    然经思虑少顷,沈毓章抑住疑怒,意颇坚定道:“倘若我见章而疑少炎,则更中成王之下怀。少炎为国之赤胆是真,纵有瞒我之事,亦必有她之苦衷。”

    英嘉央苦笑了一下,道:“莫非只有她有苦衷?成王要新帝圣裁此事,就是要让朝臣们都看一看我与你会如何治此事,是公非公,是明非明,若由此而落口舌给成王,这帝位宇泽又何以能坐得住。卓少炎死,不死,成王都不输此局。”

    她轻按眉心,显出疲态来,又道:“毓章。这乱事何日能尽。这国中何日能得真正太平。”

    沈毓章闻此言,扔下奏札,走过去,扶住她的肩头,将她拥入怀里。

    英嘉央未挣。

    英氏统绪三百八十年,有过三位女帝,个个治江山不输男儿。她自幼长在宫中,熟知前朝诸事,身为英氏女儿,自有不同于士庶人家女儿的气血与心志,过去数年中纵有再多曲折、委屈、难解之事,她亦不曾软弱过一分。可如今她亲手将独子送上这一个帝位,方知江山在握,肩上重责如万钧之沉,一夜之间便能将她压得喘息涩难。

    身前男人的胸膛比六年前更加厚实,温热,蕴有足够令人放心倚靠的力量。

    只犹豫了短短一刻,英嘉央微微闭眼,纵着自己靠入他怀中,少歇一阵。

    沈毓章轻抚她的后背,道:“央央,你且放心。乱事终有尽时,天下必得太平之日。”

    ……

    少帝即位,昭庆上圣公主垂帘,颁的头一道诏书便是昭告朝中,以哪三位大臣为新帝辅臣。

    折威将军沈毓章位列三辅臣之首,无人意外。

    余下二位,一位是御史中丞朱子岐,一位是工部屯田郎中狄书驰。

    虽然近朝来兰台失势,朱子岐却不失其刚直方正、直谏敢言之脾性,朝中真正不畏成王之势的人为数不多,朱子岐是其中品秩最高的一个,昭庆选他做为辅臣,实在情理之中。

    而狄书驰年轻历浅,所居非要职,位亦不过从五品,昭庆以他为三辅臣之一,看中的则是他的门楣。狄氏祖上亦是开国重臣,忠正可与沈氏齐名,曾自开国起连续八代、每代皆出名将之材。然而与能够绵延近四百年的沈氏名望不同,狄氏铮铮将门,多少男丁战死沙场,香火一直难旺,自第十代之后子孙投军之志便逐渐衰没,再未出过祖上那般名震四方的良将。近几朝狄氏子孙多是入仕从文,虽未出过名臣大宰,却始终对皇室忠心耿耿,不负狄氏祖上忠正之名。如今狄书驰为新帝辅臣,众人虽有微词,却因碍于狄氏之门望,说不得什么。

    诏书既下,尘埃落定。

    有朝臣上表问称,云麟军所提的要求朝廷皆已满足,这云麟军何时能退兵回北境,还京畿以太平,而那北面金峡关城被拆毁的数段墙体,云麟军何时能修复?

    昭庆发还所奏,告众臣道,成王奏举卓少炎不臣之罪数条,事当下案验,待案验罢,再论如何处置云麟军上下。

    ……

    李惟巽的书信送到江豫燃手中时,他正在问卓少炎这财礼到底该备多少才算好。

    卓少炎笑着看江豫燃满心欢喜地拆开信,随后又四下看了看江豫燃自说自话地备下的催妆礼——人家惟巽还未说答应他呢,他就已火烧火燎地迫不及待了。

    从前她见江豫燃与李惟巽之情意,唯有悦然之祝福,从未有过感同身受的体会。如今她再看江豫燃,不自觉地就联想了到戚炳靖为她而制的那一袭婚服,心中自有不一样的感受与体悟。

    在他还未见过她、还未亲识她本人之时,他便已对她怀有那般深的爱意,他便已决计要娶她了。

    在未与她相见相识的那些日子中,他曾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望着那袭婚服、想象她穿上它的模样?

    只消一思及此,她便想要将那些日子补给他。

    将那些她没有像他爱她一样爱上他的那些日子,全数弥补给他。

    但她不知如何去补。

    若用她此生剩余的所有日子去补,够不够?

    ……

    待再回神时,卓少炎才发现江豫燃脸色之差。

    他拿着信的手指收得紧紧的。

    “豫燃?”卓少炎唤他一声。

    江豫燃很艰难地将目光自信笺上移开,声音涩哑:“卓帅。惟巽说她不愿嫁我。惟巽还说往后也不必再相见。”

    卓少炎紧了紧眉,上前,自江豫燃手中将信抽出,亲眼来阅。

    这信是李惟巽手书,字如其人,笔迹纤软。

    信上说,江豫燃从军多年,二人见少离多,她常为江豫燃担惊受怕而夜不能寐,她心中羡慕那些能够朝夕相处的夫妻,亦羡慕那些日日皆有丈夫疼爱的女子,她不愿再继续为了江豫燃的大志而委屈自己,故而不愿向江豫燃托付余生。

    卓少炎阅罢,将信还与江豫燃。

    她从未想过李惟巽会有背弃江豫燃的一日,以李惟巽对江豫燃的情意,不应如此,此事太过突然。

    但她转念又想到信上的字迹。

    那般纤细柔软的一个女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思念、失望与挣扎,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或许落在她眼中是突然,可落在李惟巽心中,是深思熟虑过后的一斩。

    卓少炎看向江豫燃,虽知说什么都不可能开解得了他,但仍是道:“豫燃,惟巽必有她的苦衷。”

    江豫燃捏了捏拳头,道:“她纵有苦衷,也该当面说给我听。卓帅,我要去找惟巽问个清楚。”

    ……

    江豫燃这一走,没能亲见兵部来人宣诏。

    成王所奏卓少炎大逆不臣数罪,事下案验。沈毓章因掌兵部事,亲自查问,会同刑部、御史台共验成王所举之事证。

    刑部早已按律将郑劾、吴奂颉收押,之后亦奏请收卓少炎下狱问审。昭庆闻此奏,以卓少炎拥立新帝功高,劝诸臣莫要轻举妄动,以免激起京中云麟军哗变,致事情难以收拾,提议不如先将卓少炎禁足于军中,待验过物证、审过人证后,如卓少炎仍旧不能脱去疑罪,再收卓少炎问审不迟。

    审案诸臣无异议,沈毓章遂命兵部派人前往宣诏。

    ……

    沈毓章与卓少炎私交如何,众人皆知,故而这案子并未放在兵部审理;大理寺承刑部之旨,此次大理寺卿吴奂颉涉案,这案子更不能放在刑部审理;几番权宜之后,朱子岐领事的御史台最终成了这桩大案审验之处。

    堂上,日影斑驳。

    细密的轻尘围着跪在地砖上的女子打转,迟迟不肯落下。

    女子的声音一如她的身形,又弱又柔:

    “下官大理司直李惟巽,问各位大人安。”

    朱子岐看一眼坐在右侧的沈毓章,见对方举袖微让,遂坐正了,开口问道:“向成王告发卓少炎、郑劾、吴奂颉等人大逆不臣的人,是你?”

    李惟巽点了点头。

    朱子岐又问:“当初得知卓少炎弑兄、冒卓少疆之名、欲于北境起兵谋反、向大理寺卿吴奂颉告密的人,也是你?”

    李惟巽再度点了点头。

    朱子岐看着她低垂的头颈,怎么也没有想到成王所举的告密之人,会是这样一个看似温柔、纤弱、毫无心机的微不足道的女官。

    无人说话时,她就老老实实地跪在那里,一副任是面对什么样的罪责与酷刑都不会抗争的样子。

    朱子岐见过不少告密图利之人,却从未见过她这样的。

    他推了一下案头的文书,让陪堂小吏拿去给她看,道:“这是你向成王所举的三人罪证,你可有要纠正或否认的?”

    李惟巽简单地翻阅了一下小吏扔在她眼前地上的文书,对上说:“回大人的话,下官没有什么要纠正或否认的。”

    朱子岐问:“卓少炎的这些秘事,你是如何知晓的?”

    李惟巽回答道:“我与卓少炎麾下大将江豫燃青梅竹马,江豫燃多年来一直视我为他的心上人。因他的关系,我与卓少炎亦有颇深的交情。卓少炎以女子之身从军北境,心中自有不能为旁人所道之苦闷,所以会将她的心里话与我千里传说。卓少炎信我,诸多秘事也不瞒我。”

    “照此说来,卓少炎所谋诸事,江豫燃一直知情,却从不上报朝廷?”

    “江豫燃并不知晓,卓少炎只同我说过。”

    “可你说江豫燃视你为心上之人,你知道的事情,会不曾告诉他?”

    “大人,我从未视他为心上之人。这些年来,全是江豫燃一厢情愿罢了。”

    李惟巽说这话时,声音虽弱,然目光凝冷,骗不了人。

    朱子岐再度看向沈毓章,低声道:“沈将军有什么要问的?”

    沈毓章盯着李惟巽半晌,只问了一句:“李惟巽。你可有什么隐衷?若有,可据实告来,朝廷必能为你做主。”

    李惟巽忽而轻轻笑了一下。她抬起头来,对上沈毓章的目光。她的眼神平和而冷静,她说:“沈将军。当初告发卓少炎谋反之事、致卓少炎受诏归京下狱的人,正是我。我没有什么隐衷,也不需朝廷为我做主。”

    她这句话有所指,朱子岐听不出,但沈毓章却听懂了。

    正是她。

    令成王得知卓少炎背叛他的人,致卓氏一门惨殁的人,正是她。

    沈毓章点头,冲差役道:“将她押下去。”

    ……

    快入夜时,兵部又派了人来。

    这回来的人是沈毓章带到兵部的亲从之一,行事非常低调。他在见到卓少炎后,递给她一封信札。

    卓少炎打开,里面薄薄一张纸,纸上是沈毓章亲笔手写的三个字。

    一个她分外熟悉的人名。

    卓少炎面无表情地将来人谢过,转手就将这张纸就着灯烛烧了。

    乌色纸烟之中,她的面庞渐渐变得青寒。

    回忆如烟,缭绕于周。

    ……

    大理寺狱中,面对顾易,她抬起血迹斑斑的手,拨了拨鬓角散乱的发,一字一句地问说:“向成王举证我谋反之罪的,是我身边的谁?”

    ……

    金峡关的武库中,她盯着顾易道:“此番沈将军之事毕,我已将我身边亲兵换过一轮,当年经顾大人之手插入我周遭的人,如今是一个不剩了。”

    ……

    卓少炎冷冷地笑出了声。

    何曾料到,英肃然及兵部的眼线,从未安插在她身边至亲至近的人当中。

    而是她至亲至近之人的至亲至近。

    豫燃……

    卓少炎的心口沉了沉。

    江豫燃与李惟巽两地相隔,每年只有年节时分能够短短相聚。他二人上一回见面,便是去岁末李惟巽北上军前探望他的那一次。

    而那一次,正在她与麾下最信任的诸亲将商定过起兵大计之后。

    ……

    在被晋军攻夺的豫州城外大帐中,她曾问过江豫燃:“付一心予一人,是什么感觉?”

    当时,江豫燃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为她死。”

    ……

    可为她死。

    倘若江豫燃得知这个他可为之赴死的女人做了什么,他的心又将付予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