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汴京冷饮铺[美食]在线阅读 - 第101章

第101章

    地瓜耐储,又能当菜,又能当饭。

    甚至能做点心零食,比如晒干了做红薯干,做拔丝地瓜,或者搓成芋圆搭配各种冰点、饮子……地瓜做法多样,简直是整个冬天最可靠的美食了,当然应该放在采买首列。

    虞凝霜又问宋嬷嬷往常府中都贮什么秋菜,各贮藏多少斤,一般花费多少银钱,大伙儿都爱吃什么……样样记在心里。

    两人有来有回地聊着,谷晓星和三个孩子则心无旁骛地吃喝。

    大锅炖菜就是这样,那些氤氲热气和暖nongnong的汤汁,总能令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满足。

    一顿饭,所有人都吃的满嘴流油,肚腹服帖。

    吃完一轮,还有一轮。

    吃饭前煨的一炉冰糖莲子这时好了,鲜莲子软而不散,吸饱了糖汁之后,变得更饱满鲜嫩,还被赋予了真正珍珠一样亮泽的光芒。

    虞凝霜舀出几颗,吹了好一阵热气,才塞到孩子们嘴里,也让他们甜到了心里。

    小小的冰糖莲子,却是冰碗子的主角之一,虞凝霜笑着将偷吃的小手挨个拍过,开始带着孩子们设计冰碗子。

    此时众人还不知道,就在几天之后,他们于这个下午一同用心搭配出的冰碗子,由于物美价廉、配料丰富,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让汴京冷饮铺的名字进一步响彻汴京。

    然而,也不出意料的,让铺子遭遇了第一次被陷害的危机。

    第35章 卤毛豆、胭脂藕片

    “我投杨梅汁一票!因为我最喜欢吃杨梅了!”

    虞含雪一边欢快地喊着, 一边将手中一枚小石子放在装了杨梅的小碟子前。

    “好,小雪儿投完了。福寿郎,你呢?”

    虞凝霜弯下身, 搭着严澄的肩膀,耐心重复了一遍问题。

    “这几种用来给胭脂藕染色的汁水,在颜色方面,你觉得哪一种最合适?”

    严澄握紧手中的小石子,绕着摆了候选项的小桌相看许久,最后郑重地把票投给了红苋菜。

    “确实,红苋菜这粉色尤其鲜亮呢。”

    虞凝霜朝严澄点点头, 让虞川也投了票, 又问, “宋嬷嬷, 你呢?”

    “啊?啊!”

    忽然被点到的宋嬷嬷失了平日的稳重,如同被老师叫去黑板做数学题的学生一样, 一时慌乱起来。

    “老奴啊……我看看, 和福寿郎一样罢!”

    宋嬷嬷也用小石子标记了自己的选择,抬头, 就见严澄正朝她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

    宋嬷嬷心都要融化了, 马上也喜笑颜开。

    娘子怎么总有这么些新奇的法子, 她想,能把福寿郎哄得这么开心?

    此时此刻,虞凝霜正带着众人做实验。

    起因是冰碗子里要用到一味“胭脂藕片”做装饰, 她就准备了杨梅汁、红苋菜汁、红紫苏汁以及玫瑰花汁。

    用这数种不同的汁水来现场浸藕片, 然后让众人从颜色和味道两个角度投票, 选出他们认为最适合的汁水。

    作为主厨,要说虞凝霜心中没有最佳答案, 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比起一个完美的食材,她觉得大家一起玩闹着、思考着选出来的食材才更有意义。这才不辞力气的举办了这场小小的“选举”。

    效果如此出色,孩子们都十分积极,连谷晓星和宋嬷嬷都觉得有趣,不自觉讨论了起来,虞含雪更是已经因为虞川和她选的不一样,嘟着嘴撒娇闹腾了。

    众人基于颜色投完票,这又要开始品尝,从味道上评个高下。

    虞凝霜准备得极有仪式感,还一本正经地邀请众人挨个入场,依次品尝。

    尝完一份还要喝几口清口的淡茶,再尝下一份。

    逗得众人绷不住,一直笑场。

    桌上那四份胭脂藕一字排开,因为只来得及浸泡小半个时辰,虞凝霜特意将藕片切得极薄,便于入味和上色。

    那薄可透光的一片片藕片,浸在或深或浅的梅红色汁子中,如同轻盈的花瓣一般赏心悦目。

    味道上的差距,可比颜色明显许多,众人这一轮的投票便也果断许多。

    虞凝霜最后投,在她之前,只有严澄投了红苋菜。

    “福寿郎哥哥,你为什么又投苋菜呀?”

    虞含雪极其不解,凑到严澄跟前歪着头问。

    在她看来,玫瑰花汁浸的藕片缭绕着花香,红紫苏汁浸的则气味辛芳,更别提杨梅汁那酸甜果香。

    ——这三种汁子,都有着或浓烈或独特的味道。

    与它们相比,苋菜的味道极淡,既不华丽也不可口,显得灰头土脸的。

    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在“味道”一项上,严澄仍是投了红苋菜。

    严澄很想解释,可他说不出话,只能急得直跺脚。

    他快走几步,往其他配料放置的地方伸手比划着,可众人不明其意。

    唯有虞凝霜明白了他所想,毕竟这想法和她不谋而合,她斟酌着开口。

    “福寿郎的意思是,其他配料诸如菱角、莲子,都是清淡的味道。如果藕片的味道过于强烈,就会突兀地破坏这种和谐,是不是?”

    严澄眼睛一亮,猛地点点头。

    众人听了,不禁恍然大悟,觉得甚有几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