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1106节
如果这一次成功了,他将会拿到陈南安南制药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这对于他们而言,十分重要。 而且,他和巴尔沙的约定,他们将会着力于针灸镇痛的研究工作。 这同样也是机会! 想到这里,乔弗里内心也不免激动了起来。 一旁的莫顿更是紧张的瞪大眼睛,一言不发。 直播间内! 所有人甚至已经为颜乐山欢呼起来。 相比名不见经传的陈南,颜乐山可是不少人的偶像啊! 颜乐山,外号三指山,靠的就是三根指头定乾坤。 “我靠,颜老太牛了!这脉诊可是真的被人家吃透了啊!” “谁说不是呢,哎……这差距太大了!” “嗯,这颜老的脉诊,早就不拘泥于左右,而是浑身皆为治法!” “难了!太难了!” “是啊!” 而陈南身后的陆平仁等人,也是担心了起来。 他们知道,时间越拖,陈南的压力会越大。 而且,如果颜乐山开始施针,那更加会难上加难。 尤定钟对着直播间说道:“此时,陈南已经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如果他迟迟还没有结果,等到颜乐山下针之后,必定输了!” “因为针灸有疏通经络的功效,对于脏腑之气也有调节!” “到时候这脉象,可真的就不准了啊!” “留给陈南的时间,不多了!” 尤老的这一番话,让直播间直接沸腾了起来。 而此时的陈南,身上压力倍增。 他的确也感觉到了这种危险。 以颜乐山的做派,他肯定会干预自己的诊断。 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一时间,陈南两鬓的汗珠,开始滑落下来,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但是,如此境遇之下,陈南反倒是冷静了下来,他心态沉稳,一言不发,闭目思考。 这是他的机会! 脉动应指的形象称为脉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四个方面。 但是,中医却认为包括位、数、形、势等四个方面。 这是构成脉象的基本要素,也是体察脉象的基本要点。 脉象的辨别,主要依据指下感觉,必须反复练习指感,细心体察,尤其是对脉象的位、数、形、势等更应反复体察,将各种脉象要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脉象,才能正确的分辨各种病脉。 所谓“位”,指脉搏跳动显现的部位和长度。 所谓“数”,指脉搏跳动的至数和节律。 所谓“形”,指脉搏跳动的宽度等形态。 所谓“势”,指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 …… 晋王叔和《脉经》细分为二十四脉!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增为二十七脉! 明李中梓《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脉。 陈南脑海疯狂运转,无论多少种脉象,全都是对于气血阴阳之气的揣摩。 但是,万物不离其纲领。 陈南忽然猛然睁开眼睛,他忽然之间,想到了! 之所以难以把握,是因为患者的病位,并非全在脏腑,而是在经络之上。 脉象,想要入微,必须要通过经络进行。 而经络,不仅仅是十二经络,还有奇经八脉。 他手指微微滑动,竟然朝着手外后方划去。 现场众人,根本没有人注意到陈南这一点。 就在这个时候! 陈南找到了关键了。 患者的病,压根不在寻常部位,虽然看似在心,而并非如此,根源在络上。 而且是在二维上! 所谓二维,阳维、阴维者! 二维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 这是一种环络诸身的经络。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 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又曰∶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这里的心痛,不是简单的心脏痛。 而阴阳如果不能相互维系,则会出现阴阳不交的情况。 一瞬间,伴随着陈南的种种感悟出现,似乎有一种福至心灵的感觉出现了。 破了! 打破了! 陈南知道,自己打破了这个瓶颈。 他已经可以细细的感受到了这种入微入门的感觉了。 虽然只是入门,却足以让陈南感觉到一种进步! 接下来,就是治疗了。 而此时…… 颜乐山看着陈南,笑着说道:“你结束了没有?” “我要开始施针治疗了!” 陈南看见对方取出十几根针,顿时微微一笑。 “轻便!” 说话间,陈南径直站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对方输了! 而尤定钟、陆平仁、吉本东野忽然察觉到了陈南的手指位置异样,顿时瞪大眼睛看向陈南。 他们似乎……都察觉到了一丝丝的不对劲儿。 而于眉更是瞪大眼睛看着陈南,然后拍了拍陆平仁:“你瞧……那是……” 陆平仁顿时呼吸急促起来。 他看着于眉,小声说道:“小陈……可能摸到了!” 于眉闻声,顿时松了口气,但是……还有些难以置信。 “真的?” 陆平仁摇头:“我也不确定,我只是看过一个病案,说的是……通晓入微者,不拘泥于三部……经络所行之处,皆有脉!” “小陈那里……似乎是阴阳二维?” …… 第342章 有必要吗 伴随陆平仁的这一番说出口,一旁的于眉等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到了这个境界,其实靠的就是每一个人的领悟。 每一个人对于入微的理解都是千差万别。 所以很多时候,脉诊入微,讲究的就是一个领悟,哪怕是陆平仁脉诊实力很强,在某些疾病中有入微理解,但是却也很难跟陈南讲的透彻是一个道理! 就比如朱老太太对于入微的理解,就在于妇科之理。 而陆平仁的一生,则是在传染病和流行性疾病领域。 很多时候,脉诊入微,不仅仅代表的是脉诊的境界和水平,还代表着对于中医的理解,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察微而变,察点而思全的地步。 每一个专家,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确定了其所擅长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