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女配自救靠美食在线阅读 - 女配自救靠美食 第411节

女配自救靠美食 第411节

    农场的规矩,单日每日早晚背各种农书,双日每天早晚就cao练起来,锻炼身体。

    一群工人没穿方便活动的短褐工装,人人一身直裾,外披大红色的短

    斗篷,一个个看着都斯文中还透着富丽。

    “哎哟,你瞧瞧老孙,穷了一辈子的,今年竟早早穿上这般大毛的衣裳了。”

    对面几个纳鞋底的老婶子,一边做活,一边饶有兴致地看他们立得齐齐整整,摇头晃脑地背书,啧啧称奇。

    “可不是,这老孙以前一到冬日,就得先去县里当铺把夏衣都给当了,再凑点银钱那冬衣给赎回来,要不一家子都要挨冻,他那身破烂冬衣,穿了得有二十多年,若不是人家当铺给他保管的好,怕都成破烂了,便是如此,也是破破旧旧,不知打了多少层的补丁。”

    “现在可不一样了,自从去了咱三娘子的农场,这真是年轻了十多岁,人也体面,我看说不得还能说上一门亲事,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

    “前日咱们村的媒人帮他去说亲,说的是大李村的金寡妇,金寡妇本来就有些意动,只是稍稍还有点犹豫,结果昨天他穿着这一身衣裳去见了金寡妇一面,这事当即就成了,瞧着吧,很快老孙就要成亲。”

    顾湘驻足看他们背了会儿书,又听了会儿八卦,说起村里老孙的事,她也是知道的。

    自从老孙和金寡妇的事一定,想疏通关系到她家农场做活的乡亲便更多了。

    不过眼下这时节,又没个多先进的机械工具,她的农场总归也一直缺人手,全村没有别的活做,又会种田,会养殖的乡亲都招揽进去,也没什么问题,目前来说,来再多人她也吃得下。

    顾庄周围这几个村子加起来,壮劳力也不过那些,人口数量严重不足,如今还远不到人口过剩的时候。

    正看热闹,就听不远处传来姜氏的声音隐隐传来:“干什么,干什么,你们两个快住手,在农场打,打坏了菜苗,你们谁赔?”

    顾湘一怔,连忙近前看去。

    其实姜氏的声音并不大,明显压着嗓子,只顾湘耳力好才听得到。

    就在暖房外,姜氏正一手扯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同另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对峙。

    许是担心让外人看农场的笑话,姜氏显然控制了情绪,声音并不高昂:“春妹既管着农场的纪律,那她首先是我们农场礼仪院的管事,其次才是你的儿媳,你不按规矩浇水,私自偷懒,耽误了育苗的正事,春妹罚你又有什么不对?你因为这个就打她,像话么?”

    顾湘叹了口气。

    便是顾庄乡亲们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仍是少不了矛盾,人心不足,没得法子。

    第七百一十七章 处置

    姜氏身边的年轻小娘子面上有些尴尬,目光躲闪,略低着头,讷讷不语,一脸的心虚。

    对面那个年纪稍大的,却是横眉怒目,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回过头对姜氏,却又是一脸的哀求可怜:“小姜嫂子是不知道,这小娘皮哪里是出自公心,根本就是昨日她烧菜想烫死我,我不过说了她两句,她就闹腾起来,闹得我们家里都不得安宁。”

    那小娘子低垂着眉眼,倏然一抬眸,目中露出些无奈。

    “这闹了一日,今天还没完,如今这是故意挑衅,您可不能听她胡咧咧,哼,我不过是脑袋疼,稍微躺了一会儿让她瞧见,就认定我偷懒……”

    姜氏翻了个白眼:“得了,刘氏,你这又不是头一回,若是不舒服便赶紧请假回家去,我们农场又不是不让请假。”

    刘氏白了那边年轻小娘子一眼,回过头却是满面的可怜:“小姜嫂子也知道,我弟弟要读书的,用钱用得厉害,咱们农场的全勤奖有足五十钱,我小弟的笔墨钱,就指着它——”

    顾湘缓步走至,倏然笑了笑:“我记得你弟弟只比你小五岁?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

    刘氏一眼看到顾湘,整个身体都缩了好几圈,面上顿时露出浓烈的谄媚来:“公,公主记得清楚!”

    她几乎不敢看顾湘的眉眼,却又忍不住心思动得厉害。

    这村里出了位公主的事,她自然是知道的,事情刚发生,刘氏在家里还嘲笑了几句,心道村里这马屁拍得也忒离谱,那顾湘是什么人,外人不知,她们这些人还不知?

    在村里这些年,可谓看着顾家那三娘子长大,那小丫头也就是运气好,不知怎么就得了贵人的青睐,一来二去,竟让她做了这么大的生意,赚了这么老些钱。

    可要说什么成了皇帝义女,永康公主?刘氏才不信,公主离他们这些乡下人有多远?公主在天上,是他们这样的人一辈子也够不着的。

    不成想,这事居然成了真。

    她是万万没想到!

    顾湘笑了笑,抬手招呼了萧灵韵过来,萧灵韵极了解顾湘,一过来便把农场的考勤及档案递了过来,中间还有几页稍稍折叠,她很随意地翻了翻,就不禁扬了扬眉,声音到是颇客气,对刘氏道:“你这个当jiejie的,想为了三十多岁的弟弟赚笔墨钱,可我这农场,却不想让你来撸羊毛。”

    刘氏一怔。

    顾湘笑起来:“看看这记录,都快被圈成了黑色,一个月内被抓住三次当值期间偷懒,只都没造成恶果,也不过是警告罢了。”

    摇了摇头,便对萧灵韵道,“我知道,大家是觉得都是本乡本土的乡亲,总想着多少留些颜面,我也很乐意给乡亲们多一些福利,多一些脸面。但咱们农场不行,农场的规矩就是规矩,我们养殖的,种植的都是rou和粮食,是咱们顾庄的根,也是我们顾家的根本。”

    “刘氏既屡次违规,自该按规矩处置。”

    说话间,顾湘对刘氏笑了笑,“刘婶子身子不舒坦?回去歇着吧,以后都不必来了。”

    刘氏大吃一惊,脸色登时涨红,急切道:“公主,我,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不敢的,求求您千万别辞了我,我弟……我家里一家子老小指着我吃饭,要是我失了这工作,那,那我可活不下去了。”

    顾湘点点头,面上露出些同情:“是挺不容易,刘婶子千万想开些,过日子心宽,才能活得痛快长久。”

    认真地劝慰了几句,顾湘便扶着姜氏,举步进了暖房的大门,再不理会这些。

    萧灵韵公事公办地让人把刘氏前半月的工钱领来给她。

    按照农场的规矩,就算如她这样犯了错被辞退的,工钱也不能少,哪怕本月只干了一日的活,也要给她这一日的工钱。

    好在刘氏属于临时雇工,只农忙时雇来看管菜园的,连契都没签过,更不在农场住。

    且分配给她的柜子,她也从不在里头放东西,生怕丢了,都用不着她再去休息室一次,到是简单方便得紧。

    刘氏愣了半晌,猛地坐在地上嚎啕,她不敢攀扯顾湘,只瞪着一开始捉到她短处的那个年轻小娘子咆哮,“你高兴了?老娘被你害得丢了手里的差事,以后家里就少我一份工钱,你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废物,早晚让我儿休了你。”

    年轻小娘低着头由着她骂,脸上略带几分麻木,显是习惯了。

    姜氏却是气得不轻,叫了农场的护卫,赶紧把人送走。

    顾湘笑道:“阿娘别气,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样米养百样人,哪里都少不了这般人物。”

    姜氏点点头:“不理她,咱们农场大部分兄弟姐妹,总归都是好的。”

    村民们进农场,都要先培训一月,一月内学各种规矩,考验德行,只有各方面都过关才能正式签订契书。

    且这些考核都是长久要进行,获取积分要德行分数,升职要看积分,德行不好的,一般来说在农场升不上去。

    萧灵韵的道德水准极高,人又灵活,一直是她负责这一块内容,也就是最近顾湘去了京城,又带走了得用的人,农场秩序才稍稍乱了一点,顾湘此时杀鸡儆猴,也算正是时候。

    进了暖房,看到那几株叶子枯黄的西红柿,姜氏心疼得脸色都发绿,恨恨道:“真是便宜了刘氏,你还给她工钱,应该让她赔!”

    今天这红柿出了问题,大家都急得不成,刘氏的儿媳妇过来举报了刘氏,他们才知道竟是刘氏干活偷懒,当值的半月,每天浇水都是直接把竹管子拖到菜圃边上一扔,便到长椅上高卧睡觉去。

    这水大多都浇到了几株西红柿上头,沤坏了根,怎么可能不枯?

    顾湘不懂农事,她看见西红柿,只知道怎么吃,至于它是怎么长的,那是一窍不通。

    不过一群老农围着那几株西红柿愁得满脸都是冷汗,又是给换土,又是给重新施肥,伺候起来比伺候他们家宝贝孙子还上心。

    顾湘:“……”

    这让她怎么好意思先回去歇着?

    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经事

    顾湘终于走出暖房,坐到农场图书室时,天色都暗淡下来。

    图书室里的灯光总是最明亮,最柔和。

    顾湘摊开自己的日记本——今天,我为了五株西红柿,在地上蹲了将近两个时辰,哎,多么金贵的西红柿!

    或许许久之后的后世,能有人理解她的这点无奈。

    唔,也或许不行?

    除非她这日记本能穿越平行时空,回到自己来的地方去。

    顾湘想象力总归还是比较丰富,像她这样爱写个网络的,要是没个脑洞,还真不好写下去。

    闲坐图书室,有一笔没一笔地写自己的日记,就遥想很多年以后,自己的墓被考古了,日记本出土,后世子孙们深入研究了一番,不知对自己信手写下的那些半编造,半真实的日记内容,会有什么有趣的解读?

    萧灵韵处理完外头的琐事,也到图书室歇一歇,顺手给赵素素和自家小娘子倒了两杯红枣茶喝,抬头看小娘子涣散的眼神,心下只当她心疼那几株红柿,便笑着宽解:“咱们农场的几位大叔,婶子都是种田的高手,这红柿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快就能养好的。”

    赵素素也道:“咱们农场的菜长得都好,根苗壮,便是有些病虫害,很快都能恢复。”

    以前的赵素素是才女,是诗人,是文人雅士,可待流落至此,种田也种了几年,磕磕绊绊地从丁点都不会,渐渐地,到也懂了不少,连她这样的二把刀也看得出,自家农场的粮食,果蔬,那都种得特别好,不用费太多力气,它们自己就长得好。

    赵素素想,或许是天命在自家小娘子身上,所以连水土都服膺。

    毕竟这顾庄也非风水宝地,村里良田也有,却是多年来一直很寻常,乡下人对土地都极上心,都是精心侍弄,只再怎么侍弄,产量依旧有限,和农场的田地出产没得比。

    村子里的乡亲们一年到头种地,那都是过三关闯斩六将,从播种到收成,期间出半点差错,一年的辛苦便都白费,纯粹靠天吃饭,日子实在过得艰难。

    村里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们,愿意拿自己的田地入股农场,把地赁给顾湘,自己再到农场里做活赚一笔工钱,如此一来,比自家种田少去许多辛苦,赚头却要翻一倍。

    不光如此,还旱涝保收。

    地赁给顾记的农场,钱已经到了自家口袋,粮食是丰还是歉,那都同自己没什么关系。

    赵素素前阵子还听村里的婶子们聚在一处聊天,说是自从把地赁给顾记农场以后,都觉得自己年轻了二十多岁,而且越活越年轻,这日子简直过得不要太舒坦。

    顾湘也只忙里偷闲了片刻,在日记本中吐槽了下自己这些时日遇到的各种奇葩事,便赵素素和萧灵韵过来说正经事。

    顾庄如今一派岁月静好。

    可外头却是风雨飘摇。

    想独善其身基本上不可能。

    眼看就到了麦收时节,顾庄实在经不起波折,收成若是丰足,之后一整年的日子就好过,若是麦收出了一丁点的差错,那接下来可不知要忙成什么样子。

    今年顾庄的地,有一半都在顾湘的农场,整个顾庄又都是她的封地,乡亲们种的粮食也要给她交税。

    顾湘最近和老族长和族老们仔细研究了一下,整个顾庄,包括农场要缴纳的田税都还是朝廷的田税,也就是每亩收一斗的税,当年新开的荒地自然是不交税的。

    至于其它各种加派的杂税,自然是都没了的。

    唯独商税还是要收。

    ‘顾记’本身首先要足额交税。

    顾湘一笑,想起当时老族长无奈的表情,她就觉得好玩。

    整个顾庄要缴纳的税,如今都是给顾湘的,也就是农场也好,‘顾记’酒楼也罢,交税也是交给她。

    这事一出,顾湘就好几日连轴转,累得不行,要翻看顾庄的各种记录资料,税目也要统计在册,既是正经收税,自然需要特别正规,总不能胡乱瞎记录。

    自从花满桃来到顾庄,陈旭宣旨,顾湘正经地做了这个公主,顾庄成了她的封地,她每日都有些睡眠不足,好在赵素素的数学虽差了些,也能当半个劳力使唤,萧灵韵是一等一的灵透,更能干活,一个能当三个用,秋丽,樱桃她们,还有乐儿等,并家里其他使女小厮都已经训练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