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将军的读书郎在线阅读 -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17节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17节

    “大人尽管说,想要我做什么?或者帮忙想办法?都可以。”温润不会因为人家感动的叫一声“贤弟”,就真的当自己是人家的“贤弟”了,先说干什么吧。

    “贤弟你客气了,以后你就叫我远照兄即可!”辛明大人很是不高兴的道:“不用再叫大人那么生疏了。”

    辛明,辛大人的字,就是“远照”。

    辛明,辛远照。

    “远照兄。”温润从善如流。

    能跟这位拉近关系,也挺不错的啊!

    “如玉贤弟啊,事情是这样的,京城里这次派下来的学台大人,是一位叫张炳,张映灯的翰林,张翰林是如今翰林学士张科,张子畅的嫡长子,父子同朝为官且不说,张大人的父亲,张老大人曾经是当今圣上的伴读,不过已经去世了,可当年的张老大人可是圣上登基之后,第一届科举的状元郎!而张科学士是在太子出生那一年考中的,同样是状元郎,等到张炳大人科举的时候,就因为父亲和祖父都是状元郎,他也就顺理成章的被点为状元了。”

    “一门三状元!”温润瞪大了眼睛:“好神奇啊!”

    “是啊,这也是为什么皇上对他们张氏一门,如此恩宠的原因,一门三个都是状元,最神奇的是,张氏一门,三代单传!”温大人唏嘘不已:“就算是有人想要说什么,也没法说啊!他们家不缺钱,且都妻管严……。”

    “等等!你等等。”温润赶紧喊停:“妻管严是个什么意思?”

    “哦,已故的张老大人,迎娶的是当年开国郡王之女,欢喜郡主为妻,但是郡主只生了张学士一个,就身体不好了,但是张老大人在迎娶郡主的时候就说了,此生除非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否则就守着郡主一人过,而且郡主别看出身高贵,却是个将门虎女,谁敢给他做妾啊?不怕被打死吗?等到张学士这里,他也娶了个将门虎女做媳妇儿,还说媳妇儿身体好,将来生的孩子,身体就会好,而且会跟他白头到老,这位学士夫人也很厉害,反正张炳大人从小到大的确是很少生病,且张学士如今六十开外,还身体健康,每日都从家走着去上差,风雨不误!张炳大人也成了亲,他迎娶的就是董林董大将军的女儿董倩小姐,董倩小姐据说剑术非凡,深得董大将军的真传,哦,她就是董浩将军的堂姐。”

    温润眼睛有点发花:“你等等,这关系太乱了吧?”

    而且拐的有点长,他跟那位董浩将军也不是多熟悉。

    “不乱,董大将军已经仙逝,但董倩小姐的威名,我们这一辈人都有所耳闻。”辛明大人突然笑的有点不怀好意:“好几个人曾经也想求娶董倩小姐,结果都被拒之门外了,因为董倩小姐说我们都是一帮废材,跑两圈就大喘气,还是张炳大人好,跑三圈没大喘气,就嫁给他了,因为他气脉悠长,能长命百岁。”

    温润一脸黑线:“远照兄,你这陈年往事,嫂夫人知道吗?”

    县令大人同样一脸黑线:“你不会告我的状吧?”

    “听说远照兄得了一些上好的菊花茶,不多要,三五斤的就行。”温润慢悠悠的道:“还有那最新增订的《增广贤文》,也来一本。”

    “行行行,服了你了。”辛县令不再拐弯抹角:“这次张炳大人来这里,先去的永清跟永安,最后才会来永宁,然后回到府城那里,举办一个文会,咱们这里是不行了,但是……你能不能去一趟?好歹让人知道我永宁县也不是没有人才的,你的才华,我可是听你们吴山长提过好几次了。”

    温润就知道,吴山长这老头儿,心心念念的都是文会。

    他没去成文会,这老头儿还惦记呢。

    作者闲话:

    偷偷地问过了医生,每天最少要喝成瓶的那种五百毫升的矿泉水,六瓶!

    第118章 新的学政来了

    “我们吴山长啊,早就想让我去的,可我拒绝了一次,他还记住了,这么执着,非得让我去一趟。”温润哭笑不得的道:“不过吴山长是憋了一口气,我以前不知道,后来听人说,当年吴山长去过两次文会,结果很不理想,他虽有才华,却不在诗词之上,君子六艺倒是擅长了,可时间都花费在我们这群学生的身上,根本没有时间去琢磨那些琴棋书画,他想让永宁县出格雅士,甚至是出个名士,可惜,咱们这里啊,一直没培养出来,没人有那个闲情逸致,现在有了一个我,老人家就盯上了。”

    这话说得,把辛明大人都给逗笑了:“老人家一辈子教书育人,心里希望咱们永宁县能桃李满园。”

    “是啊,既然他老人家希望我去,那我就去一趟,我的才华与其他人,是不是有所高低,去会一会就知道了。”温润道:“我明天就去看望一下山长,与两位先生,正好,去送一下节礼。”

    “你去吧,对了,时间有点紧,眼看着中秋节了,过了中秋节,学台大人就过来了,你准备一下。”辛明告诉他:“预定时间,是八月十八,他来了之后,是要先去书院。”

    “好,我知道了。”温润点头。

    他是在这里用的饭,走的时候,县令大人又亲自送了他出来,还真的给他拎了五斤茶叶,二斤大红袍,三斤上好的菊花茶。

    回去之后,温润就真的分了一下礼物,第二天去了书院,跟许攸一起去的,俩人见过了吴山长跟两位先生,这次没去酒楼,而是在书院里用的简餐。

    书院的伙食一如既往的清汤寡水。

    白灼秋葵,清蒸鱼,爆炒茭白,凉拌马兰头。

    莲藕排骨汤,配的是白米饭。

    唯一的荤腥,就是清蒸鱼跟汤里的排骨。

    几个人坐在一起吃过了饭,聚到一起,寒暄什么的都过了,礼物也送了,吴山长端着个茶杯,主动提起了此事:“已经接到了通知,八月十八日,学政大人会来永宁书院,这书院里有你当初给的钱,修整了一下,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温润坐在一边开口道:“可有安排好食宿的地方?”

    “食宿就在我们三个平时休息的地方。”

    山长跟两位先生平时休息的地方,就是在书院里北边的一个单独的三座小院儿,是那种一进的三合院,平时不回家,或者是午休的时候,在那里休憩。

    偶尔也会在那里,会见一些前来拜访的客人。

    为此,这三个小院子共用一个大院子,这个大院子有一个很大的房间,这里的三间房子是打通的,是个很大的会客厅。

    他们三个让出来这么大一个地方,就是为了能让这位学政大人,有个相对宽松又安静的环境,在书院里居住。

    并且跟来伺候这位学政大人的人,肯定不少。

    这么大一块地方,肯定够住了。

    至于其他跟来的人,那就不管了,是在书院里跟认识的人挤一挤啊,还是另外找地方居住,就是他们的问题了。

    为此,县城里仅有的两家客栈,已经收拾了好几遍,就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贵客”们。

    “据我所知,这位学台大人,姓张名炳,字映灯,乃是京畿人氏,不过他虽然是北方人,却很喜欢竹子,北方是种不了竹子的,故而他只能用一些竹子制作的物件儿,比如说扇子、竹伞、竹筒等等,听说他装茶的茶叶筒,都是竹子做成的,就像是我的那个竹叶茶一样。”温润知道,县令大人跟他说的那么多,那么详细,不是说给他听的,是让他告诉旁人的,总不能让辛明按个告诉别人,这位学政大人的个人好恶吧?

    这事儿,要有一个传声筒。

    温润就是那个传声筒,同时也是卖个好给温润,让他在这帮人面前,有个“消息灵通”的印象。

    许攸他们果然吃惊了一下,就算是许攸,也不知道的这么详细,可温润知道了。

    不过许攸惊讶过后,就是高兴。

    温润的消息比他灵通,那他以后也多了一个消息渠道,总比他父亲每次都要往府城跑,跟自己的外家打听消息的强。

    自己的外家也不是那么通情达理的。

    “这……你是个什么意思?”吴山长喝了口茶。

    温润自打当了举人之后,这身份是涨了上去,可这本事,也逐渐的显露了出来,吴山长现在可是真的要倚重他了。

    “我想,咱们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这竹子。”温润笑了:“不如……。”

    温润说了半天,众人频频点头,吴山长不由得将此事交给了温润去办:“缺什么少什么,尽管说。”

    “其实以后这里,就是给每一位学政大人,来咱们这儿,暂住的地方。”温润道:“就算不是年年修缮,可只要二年一换新,就可以了,维护的费用,可以我出,或者是大家一人掏一点钱,这也不费什么事儿。”

    “这个思路很好,设定也不错,很好,很好。”吴山长点头道:“此事就拜托给你了。”

    “此事还是交给我吧。”许攸却开口:“温润先回去安排一下,准备一番,这不是要接待学政大人么,他还是别分心了。”

    “也是。”吴山长觉得许攸说的有道理。

    “那就麻烦悠然兄了。”温润跟许攸的关系更亲近一些,他的跟许攸,也不分什么。

    他还在许家有个单独的院落呢。

    事情有人去办了,温润也就放松了。

    第二天他就回了莲花坳,在莲花坳过得中秋节。

    中秋之前,温润给家里发了红包,长工们甚至一人分到了二斤猪rou,一只大肥鹅,还有月饼,然后给他们放了两天假,回家去过节。

    至于家里的仆佣们,给了红包,没发东西,反正他们吃住都在家里。

    中秋之夜,月亮刚升起来的时候,全家人聚到一起,赏月,吃月饼。

    除了月饼还有各色水果,小零食,摆的满桌子都是,大家坐在庭院里,旁边还有烧烤炉子支撑着,后厨的女眷们,嘻嘻哈哈的烤着一些东西。

    温润喝着菊花茶,让几个孩子,一人背一首,关于中秋的诗。

    “风吹玉露洗银河,爽气平分桂影高……。”这是王珏背诵的《中秋月二首·其一》

    “圆魄上寒空……。”这是王瑾背诵的《中秋月二首·其二》

    都是唐朝诗人李峤的诗句,只不过王珏背诵的是比较多的七言诗,王瑾背诵的是五言。

    王玫小姑娘只是跟温润说了一声“哥夫,中秋快乐”,温润就高兴了,特意给她买了一个玉石雕刻的小兔子,只有小姑娘巴掌大,送给她礼物,小姑娘高兴得摸着小兔子,很喜欢。

    倒是陈旭,念了一首李太白的《静夜思》,虽然有点文不对题,但是他喜欢,温润也不跟他计较这个,也给了他一个小红包。

    小少年高兴地笑了,越发俊俏的他,看起来真的很出色。

    温润喝着茶,吃着水果,闻着烧烤的味道:“那边什么东西熟了?”

    “烤蘑菇,烤羊rou串儿,还有烤鱼都好了。”

    “哦,拿一些烤蘑菇给我们。”温润觉得烤蘑菇能好一些,一群小孩子这么晚别搞那么多油腻的东西,所以他没想要烤rou串。

    可惜,有人惦记上了啊!

    “再给来点烤rou串!”王珏在一边喊了一嗓子:“羊rou串啊!”

    “这么点吃什么羊rou串?吃猪rou的吧。”温润立刻就改了口,他们家猪rou串用的是梅花rou,嫩啊。

    “好吧。”只要是rou就行,他们不挑剔。

    吃了点烧烤,菜多rou少,不过有点河鲜,烤的河蚌很好吃。

    第二天温润就给来上学的孩子们布置了一下功课,然后去了县城。

    到了老许家之后,许攸在跟他用茶的时候告诉他:“已经按照你的想法,让人去做了,你看还有什么要说的?”

    “没有了,你能办好,我呢,准备一下,那位听说是个才华横溢的官员,我可得好好的准备一二。”温润乐了。

    他需要养精蓄锐,来应付即将到来的风雨。

    很快,时间就到了八月十八。

    温润一大早就起来,洗漱之后,吃了一点东西,许夫人特意派人给他熬了一盅参汤,派了她身边的婆子送来,那婆子是许夫人的乳母:“夫人说,要提起精神,故而煮了一盅参汤给您提提神。”

    “好,请转告一下,多谢许伯母。”温润一口气就给干了,跟喝酒似的,喝完放下那盏小碗,就去换了衣服,然后上了马车走了。

    很是干脆利落,让那婆子目瞪口呆之余,心里也不禁佩服,回头跟许夫人道:“这才是做大事的才子呢,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他那是有事情必须要走,跟我一个妇道人家打什么连连?”许夫人笑着道:“我儿与他情谊深厚,这可是一个福缘。”

    “是,夫人说的是,大少爷就是运气好。”婆子也笑着道:“将来也考个举人回来,再去京都会试,考个状元什么的,那就阿弥陀佛啦!”

    “状元哪儿那么容易考?”把许夫人逗乐了。

    不过心里还是很期盼,儿子能一路考上去。

    温润上车直接去了城门口,那里已经很早就有人在等着了。

    城门口五里地之外的一个无名山丘上,原来是个类似“迎客亭”、“送客亭”之类的地方,是个已经很久了的草亭,年久失修,还有点漏雨呢。